1.云南民乐铜矿勘探云南民乐铜矿勘探 图 2 是云南民乐铜矿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图 2a 是 M03 测线的瞬变场断面图,早期瞬 变异常 A 和 B 幅值小, 它们是低阻风化层覆盖的地形高地的反映, 中晚期的瞬变异常 C 和 D 幅值高,左右对称,它们是地下陡倾矿体的反映(图 2b) 图 3 是在未知地段 01 测线上进行的瞬变电磁法解释结果,这里有一个向左缓倾的瞬变 场异常后经钻孔验证,分别在 120 米和 180 米深处见到 10 多米厚的富铜矿 图图 2 云南民乐铜矿云南民乐铜矿 M03 测线瞬变电磁勘探结果(据罗鉴凡资料)测线瞬变电磁勘探结果(据罗鉴凡资料) 图图 3 云南民乐铜矿云南民乐铜矿 01 测线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测线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 2. 个旧锡矿瞬变电磁法勘探个旧锡矿瞬变电磁法勘探 图 4a 是个旧大菁东锡矿瞬变场断面图,其总体特征是瞬变响应从剖面右端向左端逐渐 下降、减弱,并有四个高值瞬变异常出现,即 A、B、C、D,高值异常右支陡,左支斜 A,B 和 C 从早期到晚期均显示为高值,D 在晚期才显示为高值上述特点表明地下至少有四个高 导-低阻体从剖面右端向左倾,剖面右端的高导体埋深浅,因为早期就有很强的瞬变响应, 左端的埋藏深,因为中晚期才有瞬变响应。
图 4b 根据瞬变响应反映的电阻率剖面图,并标出了四个低阻体的位置和规模图 4c 是地质解释剖面,钻孔验证结果在 400m 深见到了锡矿 a b 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图图 4 个旧大菁东锡矿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据李文尧资料)个旧大菁东锡矿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据李文尧资料) 3.PROTEM67 对云南某锡矿勘探对云南某锡矿勘探 从图 5a 可见瞬变场在测点 14 开始缓慢下降,在测点 24-26 之间急剧上升,然后再快速下降,表明低阻矿床从剖面左端缓慢下倾,然后急剧上隆,再迅速倾伏图 5b 是根据瞬变场反演的电阻率剖面,图 5c 是推断的地质断面,其中粗兰线表示锡矿带分布,深达 1300米,已被钻孔证实 图图5a 云南某锡矿瞬变场断面图云南某锡矿瞬变场断面图 图图5b 视电阻率剖面图视电阻率剖面图 图图5c 地质解释地质解释剖面剖面图图 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PROTEM67 对新疆沙尔湖铜矿勘探对新疆沙尔湖铜矿勘探 图 6a 瞬变场断面图表明,早期瞬变响应很强,平铺,没有异常显现 A,它是浅层低阻 沉积盖层的反映,晚期瞬变场高值异常 B 可能是深埋铜矿的响应,异常 C 也可能是矿体或 矿化带的响应。
图 6b 是根据瞬变场反演的电阻率剖面图,推断-400m 到-500m 深的低阻薄 层可能是剪切带,点距 3200-3300m 的中阻层(异常 C,黄色)可能是矿化带,矿体(异常 B)位于该矿化带左上端 图图 6 新疆沙尔湖铜矿瞬变电磁仪验收结果新疆沙尔湖铜矿瞬变电磁仪验收结果 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Queensland IDCG 矿床瞬变电磁法勘探矿床瞬变电磁法勘探 图 7a 是对澳大利亚 Queensland IDCG 矿床的瞬变场断面图IDCG 是金—铜矿,赋存在 角砾火山岩之中,上覆 45m 厚的导电沉积层图 7b 表明,强幅度的局部响应○A是矿化角砾岩反映,异常特点类似于浅部的倾斜板状体浅部导电沉积层的响应○D在早期是高强度的、平坦的 次高强度的, 宽缓的瞬变响应○B是导电的剪切带引起的, 该响应可延伸至第 11 道,形成明显的异常体○C在主异○C左侧出现的、很窄的微小异常是基底风化带的反映 图 8 是西澳大利亚 Trilogy 矿的瞬变响应断面图和地质解释剖面图Trilogy 矿是多金属 矿床,由产于硅质和千枚岩/板岩之中的亚块状和细脉状矿脉所组成一直延续到晚期的、 宽缓的瞬变响应○A是由亚块状和细脉状硫化矿体产生的。
响应○A的幅值在断面右方升高后再a b 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缓慢消失, 表示该矿体向右倾 左边弱的晚期响应○B和○C可能是该矿体的浅部所产生的瞬变响应(因为矿体的τ 值大,所以在晚期仍有响应) 响应宽度随延迟时间而增加并最终消失 的异常○D应该是基底低阻风化带产生的低阻风化层,也可能包括千枚岩(半空间)控制了响应○E在断面中部早期出现的下降响应○F可能与风化层中的高阻硅质千枚岩有关 图图 7 Queensland IDCG 矿瞬变电磁响应和地质矿瞬变电磁响应和地质剖剖面图面图 图图 8 Trilogy 矿瞬变响应和地质矿瞬变响应和地质剖剖面图面图 6. PROTEM47HP 对广西某锡矿井下勘探对广西某锡矿井下勘探 瞬变电磁仪 PROTEM47 plus 在广西某锡矿井下进行探测,寻找巷道侧帮前方的锡矿 采用侧帮探装置点距 10m图 9 是垂直侧帮的水平方向的视电阻率平面图,纵坐标是垂直 侧帮方向的水平距离,即沿侧帮方向的水平距离可见在横坐标 130m-160m、纵坐标 80m-130m 范围内发现明显的低阻异常区(蓝色) ,低阻异常区的位置与矿方推测的矿体位 置吻合,并经钻孔证实。
图图 9 垂直巷道侧帮的水平方向视电阻率平面图(根据仪器验收结果)垂直巷道侧帮的水平方向视电阻率平面图(根据仪器验收结果) 7. PROTEM 对福建某铅锌矿的面积勘探对福建某铅锌矿的面积勘探 在该铅锌矿区共布置 4 个 400X600m 大定源发射线,20 条观测剖面进行面积勘探,共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现 9 个低阻异常体 D1-D9(图 10a) 对穿过 D9 低阻异常区第 19 测线的瞬变场断面图做进一步分析可见(图 10b) ,早期道(1-4 道)和中、晚期均出现瞬变场高值异常,高值异常南缓、北陡,表明其对应的低阻体向南倾由于该异常为双峰值,峰值分别在 11 号点和 14 号点上方:早期道 14 号点的峰值为 11 号点的两倍,到晚期两者接近,由此推断是多层低阻体的组合异常11 号点的峰值异常虽然与低地形吻合,但该异常从早期到晚期都存在且幅值不减,所以不是地形的影响 图图 10a 第第 10 道(道(0.6313ms)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及低阻异常分布和测点位置(黑点)图)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及低阻异常分布和测点位置(黑点)图 图图 10b 沿南北向剖面穿过沿南北向剖面穿过 D9 低阻异常区瞬变场断面图低阻异常区瞬变场断面图 8. PROTEM57 对安徽某铜矿探测对安徽某铜矿探测 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图图 11a 瞬变电磁场断面图瞬变电磁场断面图 图图 11b 地质解释剖面图地质解释剖面图 安徽某铜矿位于铜陵—戴家汇断块中的戴公山背斜之东南翼, 为矽卡岩型矿床, 受花岗斑岩与黄龙组、船山组接触带控制。
为探测铜矿的蕴藏情况开展了瞬变电磁法勘探,图 11a是其中一条测线的瞬变场断面图,图 11b 是其地质解释剖面 从图 11a 可见瞬变响应总体上从北向南增强,在南部测点 15 左右开始下降,表明总体上地下电阻率从北向南降低 结合已知的地质资料对瞬变场断面做进一步分析可见, 在断面最南端瞬变响应很弱,它与出露志留—泥盆系高阻砂岩和下覆的花岗闪长岩有关,测点 80附近的瞬变异常 A 可能与断裂 F1 有关,测点 60 和测点 30 的早期高值瞬变异常是地表第四纪沉物 Q 的反映,测点 45-15 的中-晚期宽缓的瞬变异常 D 推断是深埋的铜矿床的反映(图11b) 后经钻孔验证,在深 320m 钻遇富集的铜矿 9. PROTEM57 对脉状金矿探测对脉状金矿探测 图 12 是黑龙江省某金矿瞬变电磁法反演的电阻率剖面该矿是石英脉型金矿,已知的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含金石英脉发育区,总体呈高值瞬变响应,反演后为低阻区(Ⅰ号异常体) ,据此推测Ⅱ号和Ⅲ号低阻异常区也可能是含金石英脉发育区 图图 12 PROTEM57 对黑龙江某金矿探测结果对黑龙江某金矿探测结果(根据赵国泽资料)(根据赵国泽资料) 10. PROTEM57 对澳大利亚西部对澳大利亚西部 Jenetny 金矿探测结果金矿探测结果 该金矿发育在高阻绿岩带内,绿岩带分布在低阻沉积岩内,瞬变电磁法主要探测岩性分布。
在瞬变场断面的中部普遍出现宽缓的瞬变场低值区,反演后为高阻区,即绿岩带分布区,其外围低阻区为沉积岩分布区(图 13) 图图 13 PROTEM57 对澳大利亚西部对澳大利亚西部 JENETNY 金矿探测结果金矿探测结果(根据赵国泽资料)(根据赵国泽资料) 11. PROTEM 探测地质结构探测地质结构 图 14 是 PROTEM 探测福州市八一水库的地下地质结构, 可见电性分层细致, 地质结构清晰 图图 14 福州市八一水库地下地质结构福州市八一水库地下地质结构 上述一些实例表明,瞬变电磁法在直接找矿,通过岩性和控制构造找矿,以及探测地下地质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结构、构造等方面效果突出,瞬变场断面图可直观反映矿体的存在和地质结构特征,反演结 果可定量给出矿体埋深,规模和产状等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水,热水资源,煤炭资源以及工 程地质探测等方面的效果也很突出 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