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80885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共 5 页 行业评论行业评论 特别特别评论评论 评级业务部评级业务部 张子春张子春 电话:010-88090285 邮件: 张平张平 电话:010-88090167 邮件: 第 95 期(总第 181 期) 2013 年 7 月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采用投资人付费业务模式的新型信用评级公司。中债资信将采用“为投资人服务、由投资人付费”的营运模式,并按照“独立、公正、创新、专业”的宗旨为投资人提供信用评级、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咨询等服务。 公司网站: 电 话:010-8809000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28 号院盈泰中心 2 号楼 6 层 费率市场化费率市场

2、化改革改革稳步稳步启动启动,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促进保险行业价值提升 观点简述:观点简述: 保监会 7 月 22 日透露, 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同意,其核心是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复利2.5%的上限放开, 保监会将通过调整准备金评估利率,并有效调控前后端合理定价。此举距央行发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仅有三日之隔,我国金融行业整体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预定利率上限放开,将导致保单价格下降,保险公司业务价值很可能降低,但“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使得准备金评估利率仍然没有放开,将从偿付能力角度限制保险公司恶性价格竞争。 秉承稳步审慎推进原则,此次预定利率放开只

3、涉及传统险,而近年来传统险产品呈萎缩趋势,在总体保费收入中占比较低,加之传统险的主要盈利点并不在利差益而是在死差益,由此传统险预定利率上升对保险公司整体业务价值水平影响有限。 从长期看,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放开,会促使保险公司改变经营模式,有利于推进产品创新,促进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内含价值。 第 2 页,共 5 页 行业评论行业评论 特别特别评论评论 焦点事件焦点事件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7 月 22 日,保监会在 2013 年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同意。保监会计划按照“先试点、再扩大、后全面实施”的总体部

4、署,全面推进人身保险业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并首先启动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费率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大致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形成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前端的产品预订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我国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等因素进行调整,然后通过后端影响前端,有效调控前后端合理定价。由此,通过费率市场化改革倒逼保险公司进行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撬动监管的改革创新。此举距央行发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仅有三日之隔,我国金融行业整体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预定利率上限放开,将导致预定利率上限放开,将导致保单保单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新新

5、业务价值很可能业务价值很可能降低降低,但但准备金评估准备金评估 利率仍然没有放开,将从偿付能力角度限制保险公司恶性价格竞争利率仍然没有放开,将从偿付能力角度限制保险公司恶性价格竞争 此前,保单预定利率上限为 2.5%,低于 3.0%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大大降低了保单的吸引力。上限放开后,预定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很大,这将拉低保单价格和保单利润率。但同时较低的价格也会提升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有助于销售。因此,预定利率上限放开对于保险公司新业务的影响有两面性,但短期内保单利润率降低的影响更大,因此新业务价值下降概率较大。 与此同时, “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下,准备金评估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评估

6、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国内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等因素调整决定。预计这方面变化不大,因此准备金、最低资本要求相对稳定。监管层能从偿付能力角度限制保险公司过度使用价格竞争手段,以免上限放开后爆发恶性价格竞争。此外,大幅提升新保单的预定利率会使得保险公面临已有保单面临退保压力,这是保险公司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另外,在保险公司报备新产品的环节,监管层的指导也会对恶性价格竞争起到缓解作用。 表表 1: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措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措施 分类监管分类监管 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 监管措施监管措施 充足 II 类公司 高于 150% - 充足 I 类公司 介于 100%150%

7、 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四个季度处于 100到 150之间的, 应当调整股 票投资策略 不足类公司 介于 70%100% 要求该公司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达到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要求,逾期未 达到的,可对该公司采取要求增加资本金、责令办理再保险、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固定资产购置等必要的监管措施。 介于 30%70% 除采取前款所列措施外,还可责令该公司拍卖不良资产、责令转让保 险业务、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以及采取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措 施。 低于 30% 中国保监会除采取前两款所列措施外,还可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对 保险公司进行接管。 资料来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中

8、债资信整理。 第 3 页,共 5 页 行业评论行业评论 特别特别评论评论 预定利率放开只涉及传统险,而预定利率放开只涉及传统险,而传统险产品呈萎缩趋势,在总体保费收入中占比较低,传统险产品呈萎缩趋势,在总体保费收入中占比较低,对对保保 险险公司公司整体整体业务价值业务价值水平水平影响影响有限有限 2013 年 3 月,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意见及具体实施办法等文件中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明确第一阶段开展普通型人身保险和与特定资产项目挂钩的专项保险产品(销售区域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城市)的费率政策改革试点。但此次保险产品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明确仅限定在普通型

9、人身保险产品领域,其涉及的产品范围进一步缩窄,目的是保证现有保险业务的稳定和促进新业务的增长,防止严重的退保现象出现,体现出监管层对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审慎态度。 普通型人身保险即传统险,投保人投保的主要目的是风险保障,此类产品并没有投资功能,而是具有很强的储蓄性质。近年来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投资功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要求较高的回报率,为应对市场需求,保险公司开发的分红险、万能险等投资性保险产品种类多样,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也急剧增长。相比而言,传统险因受到预定利率上限管制影响,不能满足投保人的回报率要求,传统险保费收入份额逐年缩减,在行业总体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较低,已经成为非主流险种

10、。 从上市的四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看,2012 年太保、平安、新华三家传统险在总保费中的占比分别为 17.61%、4.10%、和 0.87%。中国人寿虽未公布相关数据,但由于其产品仍集中在传统险和分红险上,因此我们预计此次放开预定利率对中国人寿的影响最大。如果只看新单保费,依然是太保和国寿较高,预计分别有 4.3%和 3.1%,而新华和平安预计有 1%。近年来,大部分公司传统险在总保费中的占比逐步走低,平均占比只有 10%左右,价值影响力越来越小。 表表 2:20092012 年中国太保各类寿险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年中国太保各类寿险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寿险险种寿险险种 20

11、09 年年 2010 年年 2011 年年 2012 年年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传统险传统险 151.49 24.43% 152.48 17.35% 156.36 16.78% 164.57 17.61% 分红险 434.19 70.03% 684.34 77.88% 728.73 78.19% 719.92 77.03% 万能险 0.94 0.15% 0.85 0.10% 0.81 0.09% 0.62 0.07% 短期意外与健康险 33.36 5.38% 41.06 4.67% 46.13 4.95% 49.50 5.30% 合计

12、合计 619.98 100.00% 878.73 100.00% 932.03 100.00% 934.61 100.00% 资料来源:中国太保年报 表表 3:20092012 年中国平安各类寿险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单位:亿元)年中国平安各类寿险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单位:亿元) 寿险险种寿险险种 2009 年年 2010 年年 2011 年年 2012 年年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分红险 498.10 37.03% 696.96 42.38% 923.72 49.33% 982.29 49.24% 万能险 576.41 42.85% 662

13、.94 40.31% 648.61 34.64% 678.66 34.02% 长期健康险 87.90 6.54% 95.01 5.78% 105.06 5.61% 122.51 6.14% 第 4 页,共 5 页 行业评论行业评论 特别特别评论评论 寿险险种寿险险种 2009 年年 2010 年年 2011 年年 2012 年年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意外及短期健康险 59.49 4.42% 62.04 3.77% 72.24 3.86% 83.26 4.17% 传统寿险传统寿险 49.64 3.69% 54.56 3.32% 64.9

14、4 3.47% 81.73 4.10% 投资连结险 45.68 3.40% 48.42 2.94% 36.82 1.97% 28.65 1.44% 年金 27.81 2.07% 24.55 1.49% 21.17 1.13% 17.73 0.89% 合计合计 1,345.03 100.00% 1,644.48 100.00% 1,872.56 100.00% 1,994.83 100.00% 资料来源:中国平安年报 表表 4:20102012 年新华保险各类寿险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单位:亿元)年新华保险各类寿险险种保费收入占比(单位:亿元) 寿险险种寿险险种 2010 年年 2011 年年 20

15、12 年年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金额金额 占比占比 传统险传统险 6.32 0.69% 7.04 0.74% 8.48 0.87% 分红险 859.98 93.80% 879.40 92.77% 893.18 91.40% 万能险 0.27 0.03% 0.32 0.03% 0.37 0.04% 投资连结保险 0.005 0.00% 0.005 0.00% 0.005 0.00% 健康保险 43.01 4.69% 52.55 5.54% 64.91 6.64% 意外保险 7.21 0.79% 8.66 0.91% 10.25 1.05% 合计合计 916.79 100.00

16、% 947.97 100.00% 977.19 100.00% 资料来源:新华保险年报 由于保险公司经营普通型人身保险,从中赚取的主要是死差益1(占比约 30%60%)而非利差益2,但此次预定利率放开主要是对保险公司利差益有所影响,加之近年来传统型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由此,人身保险对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影响有限。 从长期看,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放开促使保险公司改变经营模式,有利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从长期看,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放开促使保险公司改变经营模式,有利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 展展,提升行业,提升行业整体整体内含价值内含价值 在传统险市场上,1999 年以前是保险公司自由定价阶段,到 1999 年 6 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 ,规定了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不超过年复利 2.5%的上限,形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