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1、希罗多德 (约前 484—前 425 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他 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 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 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2、修昔底德 (约前 460—前 396 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所著《伯罗奔尼 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他高度发展了古代 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 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李维 (前 59—公元 17 年)古罗马学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 《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创立了通史体例,并重视历史垂训,且文笔优美 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尽管如此还是具有 很高的史料价值,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4、塔西佗 (约 55—120 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 《历史》和《编年史》 ,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对 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 观主义情绪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5、 《法兰克人史》 是六世纪法兰克国家历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格雷戈里是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全书始自 《圣经》所宣扬的“创世”,止于公元 591 年,共 10 卷,详近而略古,内容十分丰富,有 极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早期历史记载甚少,此书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格 雷戈里被誉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7、奥古斯丁 (公元 354 年-430 年) ,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重要代 表人物代表作《上帝之城》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才完成 该书发展并确立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反对异端学说,维护基督教神学体系,构建了神 学体系的基础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8、比德 (约 673—735 年)中世纪英国历史上的卓越学者、历史家毕生居住在修道院中,从事宗 教活动和撰述,传世之作《英国教会史》 ,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为基督教学者沿用至 今。
由于其史学成就卓著,被尊为“英国史学之父” 9、 《君主论》 马基亚维利的名著,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 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 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 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理论也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 10、伏尔泰 (1694-1778 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 旗手,最具影响的理性主义史学家代表作有《路易十四时代》 《论各国的道德与精神》 《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史》等,在西方近代史学上,最先把文化史引入历史学领域,倡导“文化史观”,堪称近代社会文化史之滥觞把理性主义放入历史研究之中,体现了时 代的精神,理性主义史学派的奠基人 11、吉本(1737—1794 年) 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的杰出代表 传世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 ,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的 全盛时代──安敦尼王朝奠基,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轫,共 6 卷 71 章,约 300 万字, 可谓体大思精、卷帙浩繁。
尽管吉本仍然恪守着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的 历史当作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连接起来,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12、维柯 (1668—1744 年)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鼻祖,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代表作《新科学》是 一部范围广阔,详论人类历史社会历史发展的鸿著,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并试图为它 寻求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了著名三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马 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他可以称得上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 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13、康德 (1724—1804 年)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 人对历史哲学也有独到的见解,1787 年写成《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 这篇历史哲学论文从理论上典型地发挥了他本人乃至整个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念,从而大大 推动了 18 世纪的历史哲学,成为后世历史哲学之先导 20、兰克学派 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他们形成了客观主 义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们重视第一手资 料,最求客观史实,使用大量的史料堆积而缺乏理论,重视微观研究忽视宏观研究。
兰克 学派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在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 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 19 世纪末、20 世 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 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攸西比乌斯:攸西比乌斯: (约 263—339)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家,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 他是巴勒斯坦恺撒 里亚的主教,他充分利用恺撒里亚保存完好的图书馆在 313 年君士坦丁堡承认基督教这种 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写了大量的书主要著作有《编年史》 、 《教会史》 、 《巴勒斯坦殉教 者传》 、 《古代殉教者传集》 、 《君士坦丁传》等,他的著作最明显的价值在于史料的保存方 面, 《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史中最大的一部, 《巴勒斯坦殉教者传》开创了圣徒传这种以 圣徒、殉教者为中心的传记类型问答 1.简述希罗多德的治史方法 ①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史料,对收集到的史料注重分析、整理、鉴别具有历史批判精 神 ②注重收集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直接证据,使得作品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③对收集到的资料中说法矛盾、难以取舍的一一列出,让读者鉴别(这种方法被称为存疑) 。
④对难以证实的史事在书中也加以说明2.评价希罗多德的历史观 他在史学中的地位毋容置疑,肯定为主 积极方面: 它具有开拓性的视野,首先,他发掘了文化史的形态(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文化史) 其次,也被认为是熟练应用历史批判方法的第一人,此外,从这部著作的内容来看他尊重 了历史研究的客观主义原则,对其他民族也不存在偏见,认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 消极方面: ①犯有希腊中心论,对波斯多有诋毁 ②采取欲扬先抑的方法,赞扬希腊民主制的优越 ③是一个唯心史观者,比较迷信神谶(chen)认为世界的变化发展是由超自然的力量决定 的 ③对一些史事有杜撰 3.修昔底德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①在西方史学中,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政治史体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集中叙述军 事历史,对思想文化基本不提,因此被后人称为政治史之父 ②他使历史叙事体更加完善,作品首尾相连,完整连续,把事件的叙述与编年相结合,使 得时间脉络更加准确清晰 ③在写作技巧上,文笔简略,主题表达清晰,精心编撰了大量的演讲词,这些演讲词对反 映人物的性格和时间的情节,都有很大的作用,并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④注重收集采纳第一手资料,并提出了史料鉴别的原则与方法。
⑤发展了古希腊的人本观念,人推动历史,人是第一重要,一切历史都是人创造的 ⑥致力于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被认为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个意思到 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非常的深刻 4、波利比阿的史学思想 ①波利比阿具有世界主义的史学观,他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 史,历史叙述不应具有种族主义观念,反对罗马中心论 ②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认为历史研究应有 3 部分构成;第一:收集整 理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和鉴别;第二:史学家应具备地理知识;第三:史学家应具备政 治头脑和经验;作为史学家三者缺一不可 ③波利比阿继承了希腊的历史发展循环论的史学观,提出了政体循环论的观点 ④认为历史是一门以事实为训的哲学,主张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认为史学研究的目的在 于实用(西方实用主义的开源) ⑤波利比阿依然奉行历史发展的天命论的史学观 ⑥波利比阿的著作缺乏文采,平铺直叙,比较呆板,可读性比较差 5、李维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①开创了通史体例,把罗马 700 多年的历史融为一体,对于树立罗马新的史学观有重要的 意义②李维注重历史的垂训功能,主张以传统的道德观知道历史创作,继承了希腊史学 家的一贯传统。
③他把编年和纪事本末 2 种形式相结合,使得时间线索清晰,事件叙述完 整 ④著作叙事生动,文笔顺畅,分析透彻,使用了大量的演讲词,使其著作有较强的可读性, 他继承了古希腊史学文辞华美的叙事方式⑤著作有浓厚的神意观念,迷信天命,在有些 章节中,存在着对前人著作的编撰、改写、抄录;缺乏严密的考证 6、塔西陀的主要史学观点和著作 塔西陀是古代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代表之作有:《阿格里古拉传》 《日耳曼尼亚 志》 《对话集》 《历史》 《编年史》 ; 主要史学观点: ①认为历史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并赏善罚恶,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和 现实的实用目的②认为史学家应注重当代史的研究③继承了希腊罗马关于“历史发展 循环论”的史学观④注重政治史的研究和民族史的研究⑤著作文笔简略、概括,可读性 较强 8、基督教史学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①从历史认识论上看,基督教史学第一次打破了古典史学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循环论的观念, 历史第一次被理解为由固定起点(创世纪)到固定终点(末日审判)的直线运动 ②从方法论上看,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上帝的安排,而不是人类的历史活动的结果,因此历 史发展有预定性和启示性。
③基督教史学抛弃了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认为历史的发展不再是达到人的目标,而是实 现上帝的旨意,用神本观念取代了人本观念,并引伸出“历史发展是一个有生有灭的过程, 任何历史过程都是暂时的,只适用于某个历史阶段”的历史观念 ④基督教史学以基督诞生为标志,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黑暗和光明 2 个部分,这就形成了基 督教史学中历史分期的观点,以耶稣诞生作为推算历史年代的界标,这就为历史研究年代 学做出了贡献 ⑤基督教史学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出发,形成了新的世界史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全球通 史的概念,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国家、民族的范围,而是形成于普遍的文明史的概念 9、欧洲中世纪有那些重要的编年史家,他们的主要观点及其著作 主要编年史家 ②都尔主教格雷戈里( 538-594) 著作《法兰克人史》 主要观点:主张神意历史观,以基督教的标准去评述历史 ③英国史家比德( 672-735) 著作《英国教会史》 主要观点:比德被誉为“英国史学之父”,他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推算历史年代的界标,把 耶稣诞生前的年代称为公元前(B.C.) 、耶稣诞生后的年代称为公元(A.D.) 10、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 ①人文主义史学抛弃了中世纪史学的神意历史观,他们用理性来解释历史,历史创作立足 于现实世界,主张历史研究应该主要探讨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总结历史的经验,为现实 服务。
②反对以犹太史和教会史为中心的世界史的体系,主张重点研究本地区、城市,以及世俗 君主的历史,缺乏整体历史观和世界史观 ③反对中世纪宣扬的罗马帝国不灭论以及罗马帝国的迁移论,主张罗马与中世纪是 2 个不 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