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67414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学生姓名:徐婷学生姓名:徐婷学院信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信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07 级级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生本科生出访项目:同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留学项目出访项目:同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留学项目出访时间:出访时间:2010 年年 9 月至月至 2011 年年 1 月月一、赴港前准备当看到学院里的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留学项目通知时,我就知道,我要申请,而且一定要成功。去一个新的地方,去祖国的特别行政区,感受香港的大学中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模式;感受香港城市那种国际大都市的潮流气息;感受香港独特的风土人情这是我一直的想往。于是

2、我马上按照申请要求设计自己的 CV,写好自己的 Personal Statement 和研究、学习经历,通过审核,我终于成功拿到了这次交流的机会。紧接着就是和香港那边联系,办理相关出境手续和入学手续。到达香港之前,我和另外两名交流生通过互联网详细了解了香港那边的例如:住宿、饮食、交通、消费水平等一系列资料,并且通过在深圳、香港的朋友联系,了解到香港的大学生活的基本状况。如此,我们顺利到达深圳,并从罗湖口岸出境,再乘港铁到达香港理工大学,开始了我们在香港理工大学的交流学习生涯。二、初识理大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缩写“

3、Poly U”),是一所充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大学在追求卓越学术水平的同时,又不断推陈出新,提供丰富且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辅修课程、各类培训、应用研究和专业顾问的等,培养的毕业生的使用价值,更被雇主视为“同侪之冠”。理大不大,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绕着学校走了一圈,但很古朴,使整个校园看上去美观、大方,蕴藏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古朴而又不失整洁的暗红色教学大楼,透视出理大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马路不宽,但却干净的让人联想到理大学者们的心灵。习惯了我们学校宽敞的马路,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一些陌生,却也有一番新奇。几乎每颗葱郁的树木和碧绿的小草都见证了理大的历史,因为,理大的每棵树,都是理大历来的

4、毕业生们在拥有傲人的成就后赠送给母校的礼物。是的,礼物并不贵重,也许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不稀罕的一顿饭钱,但是,它却将那些毕业生们对母校的情谊表达的淋漓尽致!理大的图书馆没有内地大学图书馆那么宏伟,但是每翻一本书,那最后一页中都看到了被借的频率,可想而知书籍的利用率之高!这就是我对理大最初的印象:是的,没错,理大没有想象中的大都市大学的那种气派,但很秀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学术气息。在这里,能感受到真正大学的静谧、和谐,却又不乏激昂,让我觉得这里也属于我。三、生活感受提起香港, 不禁会想起英国、殖民地、特别行政区等等。但也正因为种种的历史原因,让香港成为了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了中西文化的结合,

5、更拥有了前卫的思想和综合的文化。任何一国的人在这里,几乎都没有语言障碍,因为英文、普通话、粤语在香港都是常用语言。试想,能同时使用 3 种语言作为日常用语城市有几个呢?梦里的香港,有多情的维多利亚港,有梦幻的迪斯尼公园,有新奇的海洋公园,有魅力四射的海滩,有四通八达的港铁,更有让人充满遐想的“长江大厦”这些,成了香港的代名词,早已闻名遐迩,四海尽知。然而,对我来说,香港还一个犹抱琵琶的遮面女子,只闻其名却不曾窥其庐山真面目。很幸运,学校的交流项目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作为一名交换生到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时间虽短,但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初到台北,确实被这里炎

6、热的天气来了个下马威,以为这样的天气会持续很久,一周一次的台风倒带来了些许凉意。不过香港的夏天也确实持续了很长时间。当上海已下着小雪,同学们裹着厚厚的衣服的时候,我们依然身着短袖,这样大概持续到了 11 月中旬。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了解香港,适应香港的城市生活,特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交流生们举办了各似各样的活动,其中“City Hunt”让我们最为难忘。在 2 名 Local Students 带领下,我们组里的十多名成员花了一天的时间将香港整个城市遍历游览。包括维多利亚港、1881 广场、香港太空馆、美术馆,女人街、旺角、教堂、长江大厦等等。一直耳闻台湾的美食小吃,百闻不如一“尝”。清淡酸甜的卤

7、鱿鱼,嚼劲十足的鱼蛋,风味浓郁的奶茶,香甜可口的蛋挞,弹弹的车仔面让我们大饱口福。香港的小吃虽然多而美味,然后大学的食堂却不尽人意。第一次走进学校餐厅,各式各样的自助餐,让人眼花缭乱。然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饭菜基本都是西餐,很少是中餐。沙拉、汉堡、炸鸡腿、牛排、空心粉、咖喱、可口可乐、橙汁、罗宋汤虽然精致、种类繁多,但却一点提不起我的口味。相反,我更愿意去学校对面的国之都餐厅去吃饭,那里的有素食餐厅,味道很适合大陆去的学生,还有各式各样的外国风味餐厅,很适合我们这些去交流的、想尝尽各个国家菜的学生,而且价格实惠,对学生还有优惠,因此,那里吸引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香港的便利店很多,seve

8、neleven、全家遍布大街小巷,各种大小超市也不少,像惠康、百家、吉之岛,几乎每条街都有。因此,购物非常方便。再说说住吧,学校为我们交换生提供的是两人间,设施齐全,干净舒适,带有独立洗手间、空调、冰箱、网线等。特别应提到的是,每两层楼都会有一个堂的名字。例如,我们住在 12 楼,而 11 楼、12 楼被称作“务贤堂”,其他堂例如还有“励志堂”等等姣好的名字。没层楼的中堂还有公共厨房,供部分学生自己煮食物。厨房设备也齐全,有 2 台电磁炉、2 台微波炉,洗洁精、抹布无限量免费供应。宿舍的第二层是大家的阅览室、电脑室、健身房、游泳池,洗衣房等,对学生公用设施基本免费。餐厅也在宿舍楼的一层,吃饭十

9、分方便,但口味欠佳,价格也比学校的食堂贵一点。平时,宿舍里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大家一起欢乐,一起交流。对于我们新去的交流生,宿舍的学生组织们会给予额为的关照。有两次活动最让我们难忘,一次是“交流生大锅饭”,来自各个国家的交流生欢聚一堂,吃着大锅菜,聊着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家一起表演节目,参与各类游戏。这时,我们的友谊跨越了国界,感受到整个世界就在这小小的宿舍中堂中。另外一个活动是 Hall 里一学期一度的“High table dinner”,这个可不是一般的 dinner。因为男的需要穿正装,女的需要穿礼服,是一个十分正式的高级晚宴。各种打扮的帅男靓女们汇聚一堂。这时,没有吃“大锅饭”时的

10、疯狂,因为看到的是风度翩翩的绅士们和高贵典雅的淑女们,大家友好点头,善意微笑,低声交谈着。一曲轻音乐响起,就看见男生们潇洒的伸出一只手,礼貌的邀请女士们跳一曲“华尔兹”,舞池里翩翩起舞的一对对,让人们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仅仅是还未入世的学生们,而误以为是早已驰骋职场多年的高级人物温馨的宿舍,没有让我们感到一种身处异地的陌生,反而是一种有家一样的感觉!在出行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占据了一块金土地,它位于香港红磡的中心地段。出了校门,下了阶梯,就是香港巴士总站;横过天桥就是四通八达的港铁;再往上一层,就是通往大陆的专列,再沿着马路走 10 几分钟,就到了轮渡,再乘个公交或者打的,不到 1 个小时就到了香港

11、的机场。在上海,特别是雨雪天气、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十分拥堵。而在这里,虽然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和其他车辆的密集度不亚于上海,而且马路宽度更不及上海一半,但是这里由于城市规划好,道路设计合理,因此很少发生长时间拥堵现象,交通可谓便捷十足。就是忠孝东路,除了公车站,学校门口就是捷运站,交通十分便利。由于对于学生乘坐港铁,拥有半价的优惠,所以我们基本都靠乘坐地铁出行。 在香港的生活,非常便利。虽然物价高,当让人真正享受到“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的内涵。这里的人们基本都非常高,谈吐也彬彬有礼。在大马路上,看不到一个公民会随处吸烟,也看不到一个人会在街上打骂。乘坐电梯,看不到一个人会左推右挤;购买商品也

12、看不到商家会与顾客因商品质量问题或者客户服务问题发生口角,因为商家们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影响自己的口碑,相反,每当顾客光临,他们都会说声“多谢”。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好比我们学校通用的银行卡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在理大,通用的是“恒生银行”。开学初我在银行办理银行卡(这里办银行卡与大陆不同,密码不能在办理时自己在柜台上设置,而是先办卡,由银行给一张临时卡和密码卡,1 周后,将收到正式卡和密码卡,随后自己在 ATM 机上自行修改密码),不知是何缘故,寄给我的密码卡一直都是无效密码,导致我无法在 ATM 机上取款。柜台服务人员建议我去投诉,并告知技术部门。这一举动我没有意料到,因为在大陆没有一个商

13、家会建议顾客投诉自己虽然如此,我还是十分气愤,电话投诉时我说话十分激动,几乎是很不礼貌,咄咄逼人。因为我在大陆遇到问题有了经验,只要你不及时说出凶话,商家必然一拖再拖,不予及时解决甚至不去解决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出乎我预料之外的是,不到 1 个小时,银行总技术部马上给回了电话,表示抱歉,表示如果来得及他们愿意重新帮我办了银行卡,如果来不及愿意让我免费成为柜台 VIP 成员,可以无需排队,直接在香港任何一家门店取款。对此处理,我非常惊讶,原以为会无疾而终的事情居然得到了如此待遇,我怎能不多加感慨!在香港的生活,虽然节奏飞快,但却有条不紊,井井有秩,非但没有感到劳累,反而是一种城市的享受。不知不觉

14、,我对这个城市产生一种久违的感觉。四、学习方面再说说学习吧,这也是来香港交流最重要的目的。短短一个学期的生活,我感慨颇多。来之前就拿到了课表,总共 5 门课,14 个学分,学期中途还选了一门辅修。虽然可多,却并没有感到十分劳累。刚进大学,校长给我们新生的开学典礼和实验室参观就我觉得两所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有很大差别。开学典礼中,校长的发言让我们激情澎湃,我们深深感受到来这里学习,不是仅仅为了学习,而是要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专业,进而爱上自己的专业,愿意去专业,愿意去为学术提高而奋斗。实验室所有的设备从来不会关闭,只要学生愿意,随时可以出入实验室,哪怕是深夜,也可以在实验室拼搏着,并且会有专人保护学生的

15、人身安全。这里的理念,不是害怕学生损坏了实验室的仪器,而是担心学生不去实验室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学术水平。因此,再精密、再昂贵的实验仪器也会有学生操作着,甚至操作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生或者是刚入学的新生!在这一点,我想我们学校是远远不及的。哪怕我们是真的急需实验仪器验证自己的理论知识,想要进入实验室也会有很大障碍,特别是针对本科生,我想说有几个本科生真正享受到正常使用实验设备的待遇?难道是本科生不会使用仪器吗?难道是我们没有付学费吗?难道是国家规定本科生不能随时使用仪器吗?都不是,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掌管实验室的老师要么没空不在本校区,要么不肯担起责任,生怕我们损坏仪器,或者耽误他们的

16、本该是工作时间的私人时间!这也是我们学校虽然实验设备精良,但因使用率低,无人操作而生锈最终无法使用的原因。这里的教学,基本都采用英文教学,这恐怕是与我们学校最大的区别吧。但这也许是历史原因,无所谓好坏。只要教学质量上去了,那么中文教学和英文教学又有何异同呢?在教材选用上,我们基本都由学院选用国内学者专家或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极少用到英文原版书籍,而香港理工大学很多课程都采用英文原版的教材,并且有教师自行判断教材的好坏,上课进度也有教师自行做主。一切导师责任制,学校不看教学的过程,而看学生最终的学术水平高低。除此,理大的学生基本不会购买教材,学校也没有教材科。如果有需要,学生可以自己去书店购买。但是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做的。其一,大家都知道香港的书籍非常贵,甚至一本教材可以买到成百上千的价格;其二,没有必要购买教材。因为教师会在课堂上分发课件,并且图书馆有教材可以借阅。借阅之前可以预定,等有空出书时会用邮件的形式通知。如此,增加了循环利用,不但节约了纸张,也培养了大家爱惜书本,明白书本的价值不在于纸张的价格而在于知识的价值。在这里,永远没有家庭作业,代替的是,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