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67297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1、2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 1 章章 第第 1 1、2 2 节节(本本栏栏目内容,在学生用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书中以活中以活页页形式分册装形式分册装订订!)一、选择题1(2012济南模拟)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都有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都是 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答案: B2据 2010 年 10 月 22 日中新网报道,巴西官方已宣布发现一种新“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KPC”,这与南亚发现的“超级细菌”不同,该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够抵抗所有抗生素,

2、并有致人死亡的病例报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 DNA 主要分布于拟核中的染色体上B细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C细菌抗药性增强是其发生突变和重组后自然选择的结果D该细菌感染机体后致人死亡,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解析: 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和线粒体;细菌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不发生基因重组,故选项 A、B、C 都错误;细菌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溶酶体消化降解入侵细菌。若溶酶体不能分解入侵细菌,则入侵细菌会大量繁殖,使人致病,并可能导致死亡。答案: D3(2012淮北一中质检)“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 H 和 N 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

3、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2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不能杀灭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解析: 病毒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故 A 错误;B 中遗传信息应储存在核糖核苷酸中;D 中方法能杀灭 H1N1 病毒。答案: C4下图为某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错误的叙述是( )A4 种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B4 种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Ca 在结构上属于真核细胞D4 种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解析: 人体中的细胞都是

4、由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的。4 种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功能是不同的。答案: D5(2012福州模拟)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只具有一种核酸C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D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答案: D6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

5、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 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得出的。3答案: B7绿藻被认为是 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颤藻科)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D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绿

6、藻和螺旋藻大量繁殖解析: 绿藻是真核生物,螺旋藻是原核生物;绿藻含有叶绿体,而螺旋藻不含叶绿体。答案: A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由蛋白质和 mRNA 组成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解析: 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 组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答案: C9(2012合肥模拟)“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

7、型 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达菲”能阻止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B “达菲”能阻止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C “达菲”能使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D “达菲”能使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解析: 该药物能使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即不能使其产生的子代病毒继续侵染人体其他正常细胞。答案: B10下列是表示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内都是

8、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框图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4C框图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框图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解析: A 中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B 中硝化细菌可利用土壤中的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即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C 中衣藻和金鱼藻属于植物,有细胞壁;酵母菌为真菌,硝化细菌属细菌,都具有细胞壁;D 中硝化细菌属自养生物,进行分裂生殖;而酵母菌在外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外界条件不好时进行有性生殖。答案: C11(2012济宁市第一中学第一次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不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

9、定是原核细胞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C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D绿色植物是生产者,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解析: 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答案: A12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 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BHIV 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DHIV 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解析: 左图是艾滋

10、病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右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二者的化学结构不同,故 A 错;艾滋病病毒和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都是蛋白质外壳,故 B 错;都含有核酸和外壳,但不同,故 C 正确;二者都没有细胞结构,故 D 错。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5(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_。(4)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_。答案: (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 DNA 分子(3

11、)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甲14如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内才能进行。(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_。(4)_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_。答案: (1)C 无细胞结构 寄主(活)细胞 (2)A、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3)B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遗

12、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15(实验探究)俄罗斯科学院研制用于加工乳酸食品的新型酵母菌,由于用其加工出来的乳酸食品中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专门适合俄罗斯人的体质,俄罗斯媒体称这种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媒体称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存在知识性错误,原因是酵母菌和细菌不是一类生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2)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有细胞壁,请探究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否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实验步骤: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 A、B。_。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_。答案: (1)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2)实验步骤:取 A 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 B 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若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