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64025 上传时间:2017-08-1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063专业代码:105118二 一三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暨学位论文调律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Tiao lv soup clinical observationof treatment of arrhythmia专 业:中医内科学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 究 生:王世成指导教师:樊瑞红 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二一三年四月致谢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三年过去;往事历历在目,走进天津中医药大学那一刻,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党提供我们稳定环境、优良的教育资源,感谢天津中医药大学给我继续深造的机会,从陌生到熟悉到留恋,一花一草,都变得那样亲切,沉浸在无尽的怀念感慨中。首先特别感谢我最尊敬导师樊瑞红教

2、授,在我生活学习中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关怀,对于我们这样那样的缺点伟大包容,像母亲一样关心关怀我们,让我们这些离家在外的学子得到许多温暖。感谢我的师姐及师弟师妹们在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各项课题研究中的帮助。感谢我的同学给予我在学习生活中的帮助及支持,感谢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孙媛老师、张洁老师、霍錦生老师等给予实习期间许多的指导,感谢心内科全体护士在心内科实习间提供的便利及帮助。感谢科教科李树茂、裘东老师等老师在学习的指导,感谢所有在医院我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感谢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徐院长、胡书记、陈老师、苏老师、贾老师等全体老师在学习上给与的指导帮助。感谢天津卫生局对本研究的

3、资助!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1ABSTRACT2英文缩略词表4综述: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药研究进展5综述参考文献8前言10临床研究 13一 资料与方法131.一般资料132 诊断标准143 疗效评价标准144 病例选择标准 155 临床实验病例采集信息166 实验及统计学方法16二、研究结果 161 基线资料162 疗效评价比较 173 随访记录184 脱落及终止试验19三、安全性评价191 不良事件统计192 不良事件分类193 肝 肾 功能 比 较 20四、讨论211 临床实验分析212 祖国医学对心律失 常的认识 213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 常的认识 221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

4、位论文4 方药分析235 药理分析25结论30参考文献3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362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及背景: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抗心律失常药物西药治疗有不少的副作用,如致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在控制心律失常同时,增加了死亡率,依赖性等。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相对安全,副作用少,作用持久,多层次作用。调律汤是我师樊瑞红教授,二十多年的经验方,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前期症状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规范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调律汤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及机理。方法:采取临床观察的方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患者,采取单盲方法,符合气阴两虚型心

5、率变异性异常的心律失常患者,分类入组:A 组西药组、B 组调律汤加西药组、C 组调律汤组,每组 65 例。进行基本化验检查,符合后进行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病例入组进行服药,30 天后再次进行化验检查、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停药 15 天后进行复发随访,最后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 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检验,三组组间比较 P 值0.05 显示两组间不存在差异,且 A 组有效率为 72.3%,C 组有效率 69.2%,差距不大,所以两组疗效没有差异。所以,A、B 组间比较显示

6、X=5.992,P=0.014, 0.5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group A waseffective rate of 72.3%, C group was 69.2%,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was no difference. So, A, B group comparison shows that X = 5.992, P = 0.014, 0.05。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房早疗效评价、窦性心动过缓疗效评价标准,24 小时动态

7、心电图治疗效果为显示本研究的治疗效果:总体 X=8.493, P=0.0140.5 显示两组间不存在差异 ,且 A 组有效率为 72.3%,C 组有效率69.2%,差距不大,所以两组疗效没有差异。所以,A、 B 组间比较显示 X=5.992,P=0.014,0.05。评价 A 组西药组、C 组中药组治疗前心率变异性有无差异,统计结果显示两组 A 组西药组、C 组中药组组间 SDNN、三角指数比较均无差异,P 均大于 0.05,见表 4;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评价进行 A、C 心率变异性疗效进行比较。17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统计,t 检验 SDNN、三角指数 P 值均小于 0.05,调律汤 C

8、 组与西药 A 组有差异,由均数标准差,C 组均大于 A 组,C 组心率变异性疗效优于 A 组。见表 5表 4 治疗前心率变异性基线比较比较项 A 组 C 组 P 值24 小时 RR 间期标准差(SDNN)三角指数69.3513.2314.332.9569.2912.9314.753.020.9790.052表 5 治疗后 A、C 组心率变异性疗效对比比较项A 组 C 组 P 值SDNN三角指数72.2613.2515.423.5377.0610.3716.753.540.0230.0333随访记录根据随访患者情况,A 组西药组复发 12 例,B 组中药加西药组复发 11 例,C 组复发 8例

9、,复发率 A 组较多, B、C 组较为接近,而复发类型以阵发性房颤较多,其次为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较少,详见表 6 表 7。表 6 随访记录表A 组 B 组 C 组有效例数复发例数4712581145818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百分率 25.5 18.9 17.7表 7 复发类型统计表复发类型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颤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合计A 组(例)2244012B 组(例)3322111C 组(例)2222084脱落及终止试验情况本实验用药 30 天随访 15 天,各组未发现脱落及终止试验的病人。三、 安全性评价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西药组不良反应较多,9 例

10、,占 13.84%,以恶心、心慌较多,调律汤加西药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6 例,占 9.23%,而单纯调律汤组最少 2 例占 3.07%。推测可能是在加用西药产生的副作用。1 不良事件统计表 8 不良事件统计表组别A 组B 组C 组不良反应例数962占百分比13.849.233.072 不良事件分类(例)表 9 不良事件分类表19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项目心慌药疹恶心口干头晕合计A 组(N=65)314019B 组( N=65)122106C 组(N =65)0011023肝肾功能比较1)谷草转氨酶 三组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入组与完成时自身前后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

11、差异 P0.05;2)尿素氮 三组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入组与完成时自身前后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P0.05;3)肌酐 三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入组与完成时自身前后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P0.05;表 10 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变化比较相关指标时间 A 组 B 组 C 组 P 值谷草转氨酶(U/L)肌酐mm/L尿素氮mm/L入组基线完成时入组基线完成时入组基线完成时29.0611.9130.9211.0069.8815.5971.3417.106.231.176.231.1832.6811.0434.1810.1672.2617.3274.1218.

12、226.071.476.051.4331.8912.2432.8010.1467.6019.2169.5716.526.081.4346.101.390.1850.2050.3150.3200.7670.71320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讨论1临床实验分析从一般资料示心律失常患者冠心病或单纯心肌缺血的 133 例,占 68.2%,推测冠心病心肌缺血对于心律失常发作有重要意义,纳入患者中,单纯的心肌缺血患者往往是青少年,长期学习工作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等引起心肌损伤,影响心肌供血;对于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血脂患者,长期的控制不理想,心脏外环境及内环境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特别是冠状动脉血管及传

13、导系统、调节神经,高糖高脂高压情况下都有损伤;心力衰竭往往是冠心病患者的宿命,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出现供血问题,在心功能下降的同时,经常出现内分泌失调,水钠储留,神经调节失调等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则是其常见伴随症状;焦虑患者往是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功能紊乱后波及心脏调节神经,就会引起心律失常。临床资料中心律失常类型多是期前收缩,早搏患者,共 140 例,而相比较来说文献中认为房早发病要多于室早,但认为部分房早患者能耐受房早症状,而室早患者症状较重,耐受性差,室早就医者较房早相对多;调律汤与西药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西药起效要比中药快,吸收快,这是西药优势,但是药物代谢完,症状易发,空白期是其缺点,而且用药控制后易复发,需要逐渐减少用药剂量,不能骤然停药,如不然病情可能恶化,依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