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63947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服降糖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口服降糖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口服降糖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口服降糖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口服降糖药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服降糖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服降糖药(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服降糖药,王警兵郑州和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QQ578445564,和衷共济 关注健康,前 言,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出现尿糖,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全身无力,并且容易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由于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所以还缺乏根治的方法,不过大家不要灰心,尽管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通过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可以防止或推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使儿童也可以得到正常生长发育。,治疗原则与措施,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具体措施:以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

2、炼为基 础,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以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常用口服降糖药,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2 双胍类降糖药3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4 噻唑烷二酮类。,(一)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降糖药 苯甲酸衍生物,磺脲类降糖药,作用机理,1 刺激胰腺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2 抑制肝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 改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缺陷,增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等作用。 4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除以上作用外,还兼有其他作用,如:格列 吡嗪和格列齐特,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浆高凝状态等优点, 所以对防治糖尿病性大、中、微血管病变有益。 5 第三代磺脲类药物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 素的

3、敏感性方面明显优于第一、第二代。,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缺陷,副作用,1 低血糖反应:心慌、出汗、面色苍白、手抖、无 力,严重者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主要见于药物 用量过大、药物与饮食配合不当的病人。2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少数出现黄 疸,中毒性肝炎。3 皮肤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光敏性皮炎。4 偶见血细胞减少: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减 少,或全血细胞减少。5 神经系统反应:头晕、视物模糊、共济失调。,适应症,型糖尿病病人1 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血糖得到良 好控制。2 如果已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在20- 30u。3 对胰岛素抵抗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需要 量虽超过30u,也可试着加用

4、磺脲类药物。,禁忌症,1型糖尿病病人。 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有严重感染、酮症酸 中毒、高渗性昏迷、大手术前后、肝肾 功能不全、妊娠和分娩。,磺脲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增强磺脲类药物作用的药物: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磺胺药,如:coSMZ;-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如:心得安、倍他洛 克;氯霉素、保泰松、胍乙啶和利血平等。 这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磺脲类药物要适当减量。,磺脲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2)降低磺脲类药物作用的药物: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 噻;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 这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会降低磺脲类药

5、物的降糖作用,磺脲类药物要适当加量。,目前临床常用磺脲类药物:,(1)甲磺丁脲 商品名:D860,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作用比较弱,但降糖作用肯定,毒副作用较小。05 g/片,16片/天,23次/天。 (2)格列苯脲: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并且持久,容易发生低血糖。商品名:优降糖,2.5mg/片,18片/天,12次/天。,目前临床常用磺脲类药物:,(3)格列吡嗪: 降糖作用比较温和。商品名:美吡哒,利糖妥。5mg/片,1/26片/天,13次/天。迪沙2.5 mg/片,1-12片/天,1-3次/天。瑞易宁,秦苏,长效控释片,5 mg/片,1-2片/天,1-2次/天。 (4)格列齐特: 第二

6、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少。商品名:达美康,80mg/片,13片/天,13次/天。,目前临床常用磺脲类药物:,(5)格列喹酮: 商品名:糖适平,此药的降糖作用除了比D860强以外,比其他药物都弱。但因此药95%经胆道排泄,极少量经肾脏排泄,因此适应于有肾脏并发症的病人。30mg/片,16片/天,12次/天。(6)格列美脲: 为第三代磺脲类药物,它的主要优势在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作用比较强。商品名有:迪北 1mg/片 阿茉立 2mg/片,1mg-8mg/天,1-2次/天。,磺脲类药物服药时间,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最合适。,苯甲酸衍生物,作用:和磺脲类药物的主要作用一样,刺激胰岛素分泌。

7、只是在胰岛B细胞上的作用部位不同。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和磺脲类药物一样。,苯甲酸衍生物,最突出的优点: 胃肠道吸收快,服药后一个小时血浆浓度就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因此又叫作即刻降血糖药。服药时间比较灵活,与磺脲类药物不同,不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可在饭前15分钟以内任何时间服用。该药92%经胆道排泄,8%经肾脏排泄,所以对于早期肾病病人可应用苯甲酸衍生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萘 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剂型:0.5mg、1.0mg、2.0mg/片0.54mg/次,34次/天,最大剂量16 mg/天。,(二)双胍类药物,作 用,1 主要促进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和利 用葡

8、萄糖,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2 促进无氧糖酵解。3 抑制肝糖原分解。4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5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副作用,1 肠道反应,如口干苦、厌食、恶心、呕 吐、腹泻、口腔有金属味等,减少剂量和 饭中、饭后服用可以减轻症状。2 部分病人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 荨麻疹。3 最严重的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适应症,1 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2 单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 病病人。3 1型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血糖 波动较大者,加用双胍类药物有利于稳定 血糖。4 对胰岛素不敏感的病人。,禁忌症,因双胍类药物易致胃肠道反应和高乳

9、酸血症,因此禁用或慎用于: 1 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 竭、肺部疾病等缺氧血症病人。 2 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 3 凡不适宜单独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情况, 也不适宜单独用双胍类药物治疗。,常用双胍类药物,1) 苯乙双胍:商品名为降糖灵,25mg/片 2) 二甲双胍:国内商品名为盐酸二甲双胍、美迪康、君立达,250mg/片;国外商品名为格华止,850mg/片。中国人二甲双胍每天应用的最佳剂量为1500mg。降糖灵胃肠道反应大,二甲双胍作用平和,副作用小,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机会只有降糖灵的1/201/40。,二甲双胍服药时间,可放在饭前、饭中或饭后服用,如果吃了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果

10、同时服用有磺脲类药物,最好和磺脲类药物一起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 用,在小肠内抑制-葡萄糖苷酶,阻止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副作用:腹部不适、腹胀、排气等,腹泻较少见。适应症:适应于1、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适用于糖耐量减低的病人,一般与磺脲类、双胍类药物合用,也可与胰岛素合用。禁忌症:不用于胃肠疾病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18岁以下的病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法和用量: 阿卡波糖(拜糖平):50mg/片,2550mg/次, 13次/天 伏格列波糖(倍欣):0.2mg/片,0.1-0.2 mg/次,13次/天 服药时间: 拜糖平在吃第

11、一口饭时嚼碎服用效果较好。 倍欣在饭前10分钟内服用效果较好。,(四)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1主要作用: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所以又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2适应症:主要适应于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人,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副作用和禁忌症,肝损伤:有肝脏病的患者禁用(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2.5倍者禁用)。用后前半年每两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半年后定期复查。钠水潴留:用心功能不全、心衰的病人禁用应用噻唑烷二酮类出现水肿的机率为3%-5%,应用胰岛素病人出现水肿的机率为15%,两者合用可以使一些无明显心脏病的病人出现心

12、衰。所以对于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年龄在70岁以上的病人,最好不与胰岛素合用。,常用药物及服药时间,罗格列酮:商品名 文迪雅,太罗,4mg/片,4-8mg/天,每日一次或分次服用。吡格列酮:商品名艾汀, 瑞彤,卡司平,顿灵,15mg/片,每日一片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1)严格的饮食治疗适当的运动疗法2)首选磺脲类药物或苯甲酸衍生物3)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仍不能满意控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这类病人应用胰岛素不宜太迟。,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1)严格的饮食治疗适当的运动疗法2)首选双胍类药物或和噻唑烷二酮类3)磺脲类

13、药物或苯甲酸衍生物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仍达不到满意控制,可改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病人,1)应用胰岛素2)二甲双胍3)噻唑烷二酮类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但绝对不能只用口服降糖药!,同类药物,一般不联合应用:1)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诺和龙、孚来 迪)2)磺脲类各种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一种 磺脲类药物失效可改用另一种。,中药,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西药的优势:降血糖作用强且明确。中药优势:治疗慢性并发症方面有较大优势,但降糖作用较弱。 中西医结合,用西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用中药防治慢性并发症。,中药,单方食疗:玉米须、南瓜粉、猪胰、山药方剂: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多因阴虚燥热。上消清肺生津,中消用玉女煎清胃热,下消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中 药,中成药: 脉络宁、血栓通、葛根素、络泰、一匡素宁等活血化瘀药物对治疗糖尿病病人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眼底有新鲜出血者禁用)有较好的疗效。气功和针灸:对改善症状也有一定疗效。,注 意!,消渴丸、糖威胶囊及很多广告所做的所谓的纯中药降糖药都含有优降糖,不是纯中药,用时要小心低血糖(10粒消渴丸相当于1片优降糖)。同时注意避免大量服用蜜丸、含糖冲剂和口服液,以免造成血糖波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