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砌石坝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3663882 上传时间:2017-08-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砌石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砌石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砌石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砌石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砌石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砌石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砌石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砌石坝施工关键词:砌石坝 施工速度 施工质量1 总述浆砌石坝的优点是:就地取材、节约钢材、木材、水泥,水化热低,温控措施简单,坝顶可以泄流,施工期允许坝体过水,施工技术易于掌握,工期安排灵活。缺点是施工机械化较困难,施工速度较慢,使用劳力较多,施工质量容易波动。近年来随着新型筑坝材料及筑坝工艺的发展,由于浆砌石坝在施工质量和速度上的不足,大型水库使用甚少,但是在中小工程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细石砼砌石坝与浆砌石坝的不同之处是把胶结材料由砂浆改为细石砼,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坝体的密实度、容重容易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由于施工作业面相对平整,可适当增加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施工过

2、程中,筑坝石料、胶结材料、砌筑工艺、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特殊的技术要点。2 筑坝材料要求2.1 筑坝石料砌体材料为块石,石料必须质地坚硬,尽量使用新鲜岩石,最低必须保证每块石料有两个新鲜面,石料标号不低于 300 号,石块尺寸原理上越大越好,可以节省胶结材料,提高砌体强度,但石料太大,人工搬运砌筑困难。因此要求石块重量以 24 人能够抬运为宜,采用 50200Kg。砌筑时,为了各种尺寸的石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通常大、中、小块石搭配使用,有利于减少砌体的空隙,节省胶结材料用量,提高砌体密实度。块石使用搭配方法是:大块石(50200Kg)占 70%;中块石(2050Kg)占 20

3、%;小块石(2.520Kg)占 10%。石方开采总量计算:V=Vn(1e)P/ 式中:V石方需要开采总量,m3;Vn砌石坝体的几何体积,m3;e块石空隙率,按 12%;P石料施工损失系数,取 1.051.1。石料开采成品率,%;(由爆破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块石按 6080%);规划阶段选择石料料场时,料场石料的储藏量应大于需要开采量的 23 倍,施工阶段应大于开采量的1.5 倍。2.2 胶结材料细石砼砌块石胶结材料为 C10 细石砼。材料组成:水泥、砂、水、一级细石。细石粒径:一级细石520mm。材料配比:通过实验确定,塌落度为 58cm 为宜。使用特点:受力好,节省水泥,但和易性较差,不

4、容易捣实。改善方法:配制时,掺入适量的塑化剂或者其他掺和料,用以改善和易性,并用小型振捣器捣实。3 砌筑工艺浆砌石坝施工最大的难题是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浆砌石坝的质量要求主要控制指标是砌体容重和石料间粘结力,重力坝的抗滑稳定与砌体容重、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密切相关,细石砼砌石坝采用分层砌筑,对同一砌筑层之间的石料粘结力容易达到结构标准,重点要控制层间的粘结力,应注意层面的清理,保证层面干净,确保新老层间能很好地粘结,保证砌体完整性。要保证砌体的容重能达到设计指标,一是应选用密度大的石块,二是砌体要尽量密实,不能出现架空。砌石工程施工的工序流程是:砌筑工作面清理材料选择铺垫砂浆石料安放竖缝灌浆表面勾

5、缝质量检查成品养护。采用分层砌筑,均衡上升的施工顺序。砌筑工作面清理是一道关键工作,因为砌石坝施工以手工为主,工作面上活动的人员较多,而且材料运输主要是从工作面上经过,施工中很难保证层面的新鲜,因此在砌筑下一层之前一定要认真清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砌筑施工,否则层间结合不好,摩擦系数达不到设计指标,会造成安全隐患。铺垫砂浆:铺浆主要是控制铺浆的厚度,以确保砂浆饱满,安石稳固。座浆厚度应比设计砌缝宽度厚1/3 为宜,对于毛石砌体,座浆厚度约 8cm 左右,以盖住凹凸不平的层面为度。铺浆后经人工稍加平整,并剔除超径突出的骨料,然后摆放石料。胶结材料铺设后,石料的安砌应在座浆初凝时间以内完成。砂浆超

6、前铺垫宽度一般不超过 1.5m,以免石料安砌完成前砂浆发生凝固。石料安放:在已座浆的砌筑面上,摆放洗净湿润的石料,摆正后用铁锤敲击石面,使座浆开始溢出为度。石料安放主要是控制块石之间灰缝的宽度。要求石料之间的竖缝宽度为细石砼骨料最大粒径的22.5 倍,约 45cm。石料必须在砂浆初凝前完成安放。竖缝灌浆与捣实:竖缝灌浆与捣实,是保证砌体质量的重要措施。石料安放好,应立即进行灌捣工作。砌层高度在 50cm 以下的,可以一次性灌平后,用小型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超过 50cm 时应分层贯注、振捣。由于块石的不规则性,有的地方竖缝较大,为了节省细石砼用量,同时有利于增加砌体容重,在灌上砼的竖缝上嵌入

7、小块石,边振捣边用脚踩小块石,使小块石挤进竖缝中。表面应尽量砌平整,可用砼砂浆和小石块把大石块间的凹陷部位填平,以利于下一层施工时材料运输交通。石料砌筑要求可归纳为 “平、稳、满、错”:“平”:同一层石块应大致砌平,相邻石块高差不宜过大,以便上下层水平缝座浆结合密实,并有利于丁、顺石的交错安砌。“稳”:单块石料的安砌务求自身稳定,要求大面向下放置,切勿轻重倒置或依赖小块石或片石支撑维持稳定,上下两面应稍加平整,四角应无尖角突出。任何石料均不得属于有扭曲、楔形等异形石,以免形成架空。“满”:砌体上下左右砌缝中的胶结材料必须饱满密实,使各单块石料能互相胶结紧密。水平砌缝应防止被石瘤或小石架空。“错

8、”:同一砌筑层内,石块应互相错缝砌筑,不允许存在顺流向的通缝;上下相邻砌筑层的石块应错缝搭接,避免形成竖向通缝。做到同一层径向错缝,上下层竖向错缝。浆砌石体砌筑时还应注意:应先从外围的边行开始砌筑,行列定位的镶面石应选用坚硬、平整的石料。石料需事先试放,不合适的地方用小锤修凿,保证石块放平座稳。砌体每层厚度视石块尺寸而定,约为 50cm。但由于石块大小不一,故应每砌三层找平一次。为了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当砌筑工作需要中断时,在间断处宜留平缓的台阶。禁止在已砌成但砂浆未达足够强度的砌体上敲击、滚动石块、拖拉重物,以防震动脱缝。浆砌石体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砌体经砌筑完成或在

9、间歇时间内应及时进行养护,砼砌体养护时间为 21 天。4 施工机械与材料上坝及进仓浆砌石工程是一种主要依靠手工施工为主的工程,所需施工机械主要有塔吊或门机用于提升石料及砼进仓,自卸汽车运输块石及砼进仓,砼搅拌机拌制细石砼,小型插入式振捣器石缝砼振捣,保证砌石密实度。浆砌石坝施工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坝及进仓方法落后,传统的进仓方法是靠人工抬,架子车运输,或采用简易提升设备运输上坝,因而难于提高施工速度。利用坝肩修筑上坝公路、合理利用坝体断面宽度,采用自卸汽车通过坝面运输可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抗压强度验算:以汽10 为例,前轴重力为 30KN,后轴重力为 70KN,前轮着地宽度及长度为0.250

10、.22,后轮为 0.50.22,汽车对地面地压强为:前轮为 0.3Mpa,后轮为 0.35Mpa,冲击系数取 2,则汽车对地面地最大压强为 0.7Mpa。坝体胶结材料为 C10 砼,气温为 25时,3 天砼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的 43,5时,可达到设计强度的 20。则 C10 砼 3 天的胶结强度为 24.3Mpa,远大于 0.7Mpa。砌石体完成 3 天后,汽车即可在上面运输行走。塔吊输送进仓是汽车运输进仓的有效补充途径。采用钢丝绳自制的绳网作为吊篮,人工把块石搬入钢丝网内,冲洗干净后直接进仓砌筑。石料储存是影响施工速度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必须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料场较远或者有夜间施工要求的应在

11、坝址附近设立储料场,设立在坝址上游还是下游应根据水库蓄水计划及施工期洪水合理布置。雨季前应储备一定的石料,避免洪水毁坏运输道路导致材料供应中断影响施工。5 质量控制及检测砼砌石坝的主要质量控制项目有仓面清理、砌筑厚度、坝体排水孔保护、坝体分缝。每砌一层砌体时,前一层砌体表面的浮碴必须清除,砂浆或砼表面必须凿毛,并将仓面冲洗干净,排干积水。控制砌体每层的砌筑厚度,防止厚度过大造成漏振和架空,每层砌筑厚度为 50cm 左右。因为仓面上作业人员较多,相互干扰大,应避免小块石、砼掉入排水孔内造成堵塞。坝体分缝应挂线砌筑,做到上下垂直,前后平顺,分缝面用 M7.5 砂浆摸平。砌体质量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砌

12、体的容重、灰浆是否饱满、砌筑的坝体是否存在漏水通道等。通常采用挖试坑的办法进行检测,计算砌体干容重,干容重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容重。对开挖试坑还应进行表面观测,观察试坑表面胶结材料的密实情况,同时直接对试坑进行充水,观测砌体漏水情况。各项参数必须符合设计及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的要求。试坑要求每砌 510m 挖一组,每组 3 个试坑。6 结论砼砌石坝是浆砌石坝改进的坝型,施工技术简单,施工设备投入小,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建筑材料丰富,在中小型工程中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关键是规范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解决材料的上坝及进仓以提高施工速度。从施工实践总结来看,砼砌石干容重达到了 2.35t/m3 以上,完全满足设计 2.2t/m3的要求,而且缩短了工期。参考文献:1王国欣 建筑材料Z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5:47482 SD120-84 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 水利电力部.1984:19,29363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水系水工教研室 水工建筑物Z.1977:2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