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27465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氏幼儿叛逆期表现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自主期(叛逆期)表现与对策幼儿自主期(叛逆期)表现与对策作者:玥玥、叮当、宁宁妈、小满、梓锐自主期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大多数父母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表现得焦 虑,原来好用的方法不好用了,所以不知怎样引导了。另外和孩子的冲突越来 越多,与孩子的相处的快乐少了很多。 1、说不得。例如别人只是说这家店你没去过,也会引起孩子大哭:妈妈,他说 我!或者别人让孩子夹菜而已,也会引起孩子情绪对抗:你不要说我! 2、爱哭,但是哭笑转换在一瞬间,情绪大喜大落。 3、追求完美,走楼梯摔倒了都要退回第一个阶梯重新走,自己的凳子被别人坐 了,再坐另一张不可能。 4、为反对而反对,这件衣服不穿,那件衣服不穿;不准妈

2、妈上厕所,不准妈妈 吃饭,不准妈妈说话。提出的无理甚至荒诞要求一再触碰家长底线。 5、爱说讨厌的话,例如:妈妈我讨厌你,妈妈我不爱你,妈妈我不要你,妈妈 是大坏蛋,我要打死你等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到了“自主期” ,也就是叛逆期。一般 情况下,发生时间大多是 3-4 岁左右,可能会往前推一些时间,也可能往后推 一些时间。看大人压制和支配孩子的程度,压制力强的,孩子的叛逆期就晚出 来,也有学前期出不来的,到了青春期算总账。这样就会是问题青少年,最难 教育了。也有极少数的孩子,叛逆期表现不是很典型。 (非典)原理分析: 在家长看来是令人头疼的叛逆期,在孩子来看却是争取独立的自主期,其 实

3、是一码事,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同一个事物的两面。就像硬币那样。 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的时候,证明孩子他长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可能是想得到大人观念上的认同,或者引起大人的重视。如果这时大 人不予理会,忙自己的事情,大人不多听孩子的想法,不去理解孩子的一些行 为,那么孩子很容易跟大人唱反调。 总而言之,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算是一件好事情来的。一是表明孩子没有 受到太多的压制,另一个是表明孩子心理能量了。常见的错误引导方法: 可以肯定的是,打孩子是以强凌弱的办法,而不是平等的办法。等孩子到 了 18 岁,比你还高、还强壮,你又该怎么教呢?如果强者就可以动手打弱者, 那孩子总有比你强大的一

4、天,孩子可以打父母吗? 还有威胁的方法,比如,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乖,大灰狼 就来了,你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把你抱走等等,大人可以用,孩子为什么不能用?总有一天,或者是孩子结婚以后,跟你说,妈妈,你再不乖乖听我的,我就不 要你了。你怕不怕? 还有契约的方法,比如,你要是坐在这里乖乖不动半个小时,妈妈就给你 买什么等。如果你喜欢用这样的方法,那么孩子大了以后,会不会连写个作业、 考个试也会跟你要东西?会不会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学习? 还有欺骗的方法,比如,爱哭的孩子长不高,这个药虽然苦,但是吃了以 后能变聪明。 以上方法是不对等的,靠大人的身份压孩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且对 孩子未来的成

5、长发展来说,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既然孩子是想要自主,那不妨就多给他。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按孩子要求 的方法来做,大人只需要多理解孩子,多问问孩子要怎样,也就是使用同理心, 多给孩子当老大的感觉,也未尝不可。这可不是惯孩子,也不是丢面子的事。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放开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也希望自己动手的机会。我 们不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了他也可能不高兴。 那什么是放纵孩子?有危险的事情不能去做的吧,请思考:1、如果孩子 坚持要求家里的大门敞开,不许关上,你会同意吗?2、如果孩子坚持爬阳台 (没防护栏) ,你会同意吗? 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影响别人,请思考:1、如果孩子要在超市玩米

6、和豆豆,因为是别人要买的,而你不能把孩子玩过的东西全部买回家,这样会 不会影响到别人?2、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孩子要玩,但是对方不给,你会主 动上去要吗?人家的玩具,一定要给我们的孩子玩吗?人家到底可不可以说 “不”?我们的孩子被别人拒绝了,这种经历需要不需要? 所以也请大家一起考虑,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具体的引导方法及一些小技巧:(方法及技巧请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使用 才是最有效的)第一条:让孩子自己选择,俗称“挖坑” 例如:你是现在吃饭,还是过五分钟吃饭?你是现在吃饭,还是把这个积 木拼好以后再吃?这样一来,不管孩子怎样选择,都是吃饭。再说,虽然多等 上了孩子几分钟,孩子开心,家里也少了几

7、分矛盾。第二条:同理心原理(这跟第四条是不一样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重点 是大人经常跟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也知道大人的感受) 。而同理心原 理是指,大人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大人理解孩子,感受到孩子的感受。 (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可不容易哦)大人在执行这一条的时候,就想象自己是被告的辩护律师。再凶恶的人, 犯了再大的错,也需要律师,不能直接就宣判定罪哦。如果跟孩子说,你犯了 什么错误,应该适用哪条罚则,这就是法官。我们要把自己想象成律师而不是法官。先情后理,先让孩子接纳你,愿意听你说话,也能听进去你的话。同理心原理有一个误区 ,很多人在应用的时候,会用“对的” “是的”这 样表示

8、肯定的语言,事实上,这样的语言越少越好 ,可以点点头,或者用“嗯” “哦”代替。或者“重复对方所说的话” ,因为这代表我关注你了。第三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比如:家里有规定,你不让孩子看电视, 那干脆全家都不看。或者规定只能爷爷奶奶看,孩子和爸爸妈妈不看。不让孩 子成为家里的小霸王,不让孩子一个人说了算。请思考:全家看电视,孩子规 定只能看少儿频道,家里有老人,也都忍着,不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样会不 会让孩子觉得他是家庭的中心人物?他掌控着所有人的情绪?他一闹全家都不 开心?第四条,平时多跟孩子做情感交流,从而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 具体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增进亲子感情,游戏一方面培养了亲子感情

9、,一 方面还提高了孩子的能力。 (情感交流还有一个方法,即每天抽出 20 分钟的时间与孩子谈心,家长可 以谈谈工作遇到了些困难,然后是怎么克服的。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然后通 过怎样的换位思考冷静地处理。遇到了惹人不高兴的小孩,回家跟家里人说说, 这个孩子怎么不好了,自己希望小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都能吸收到这些信息)第五条,专业的引导技巧,包括:正面语言引导、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 问、假设性提问等。这些方法是很专业的,不过家长并不一定能够掌握。正面语言引导,就是用正面的语言、好的语言来给孩子好的暗示及鼓励, 如“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 “请把脏鞋子脱在门口,换好干净的鞋子再进来” “请排队洗

10、好小手,洗干净了以后吃饭” 。尽量少用负面的语言,如,大卫,不 可以!因为孩子不明白,究竟是不可以下雨天出去玩?还是不可以穿雨鞋进屋? “你怎么又玩水?”孩子理解不了,听不出来“你怎么又”的含义,只听到了 “玩水”两个字。 “你真够可以的,你真脏”孩子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哪里做 错了。孩子会以为,做小孩子就是用来给人骂的。开放式提问,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是 谁?做什么?孩子可以在这样的问题中认真动脑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要看 情况使用,提问不好的话,孩子就不愿意说了。如,孩子画了一幅画,爸爸先 问:你画的是什么啊?孩子说不上来,妈妈说:好像一只青蛙。爸爸继续问: 为什么

11、?孩子和妈妈都无语了,不知道怎么来回答。本来孩子小,他的年龄特 点就不是心里想到什么,然后再画的。随手画了几个线条,像青蛙就是凑巧了, 但是为什么凑巧像青蛙?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封闭式提问,通常都是有固定范围答案的,如: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 等。这一招又称为“挖坑” 。前面有举例。 假设性提问,就是做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一个模拟提问“如果那么 会怎样呢” 。正面引导+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假设性提问,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做 到了这几点,就可以去掉自己语言当中的支配成份,从而跟孩子的正面冲突就 少一些。第六条,也是最后一招才是冷处理。比如,孩子(为了达到某种不合理目的而)哭闹时,家长讲清楚自

12、己的立 场以后,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理睬孩子,当孩子是透明的(不能一边做自己 的事,一边用眼光看孩子。如果被孩子发现,你其实还在关注着他,你就 S 定 了) 。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 这一招也是在其他的引导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当然,有时叛逆期的孩子情绪起来,就是毫无章法道理可言,用方法和技 巧不一定能解决,糟糕的情绪会蔓延给大人,这种最坏的时候恰恰也是一个最 佳的以身作则的时候,大人可以如实对孩子说明自己的情绪很糟糕,可能无法 正确处理问题,需要先行冷静。然后大人对自己做冷处理,避免在情绪不佳之 际引导孩子引发冲突,甚至动手,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13、。 大人在冷处理自己的时候,孩子一般还是不依不饶的,大人可以用简单的 恩,啊,哦等词不带表情回应即可,若孩子继续缠绕,可重复对孩子表达自己 情绪很糟糕需要冷静。 事后双方情绪稳定时,妈妈可以给孩子爱和拥抱,让孩子知道妈妈永远爱 他/她。在叛逆期的期间,孩子哭闹,我一般是抱着孩子,让孩子听到左边的心跳, 就抱着他,什么都不说,他哭着哭着慢慢声音就小了,有时候我在想,在所谓 的叛逆期,孩子或许只需要妈妈的一个拥抱?玥玥妈感悟: 教育孩子,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而正确的方法,首先建立在对儿童发展和 儿童心理了解的基础上。 对待叛逆期的孩子,我觉得首先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在爱和了解孩 子的基础上,选择

14、最适合自己的。叮当感悟: 有两个概念,非常容易跟自主期混淆。 自我期,我理解是自我发展期的简称,始于叛逆期(含),终于学龄期 (不含)。到了孩子 6 岁,就可以基本上断定,自我已经建构起来,今后的路 要怎么走,他自己就有了小算盘,大人可以影响的部分是相当地小。他对于大 人说的话,就是有选择性地听了,对他的口味他就听,不对口味的他就不听。 其实只要是 6 岁以下的孩子,趁他的自我还没有建构起来,就会 100%吸收环境 中的信息,因此也比较好的教育时机。本我期,一般始于 2 岁,到了叛逆期来一次总爆发。本我期是一切以“我” 为中心,听不进大人讲的道理。所以又称为小狗教育法。本我期早于自我期。 在本我期以前,孩子是没我的。宁妈的感悟: 第一,我很高兴见到宁的叛逆期来临,这点可能对我在后来处理宁的叛逆 行为起了决定作用。第二,坚持态度软,行为硬,我给孩子发泄的机会,提供 相对安全的哭闹空间,离孩子远一点,也平和我的情绪。但随时关注孩子的情 绪变化。稍有稳定,我会及时介入。第三,对宁的无理要求,我经常以不变应 万变,但是中间夹杂合理要求,我会及时满足。第四,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有 意培养,创造环境。宁懒,但凡能依赖我,他是不动手的,而我发现只要我离 开,他还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