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26651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内角和农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内角和导学内容:P85 例 5导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导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的规律。导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规律导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一、预习学案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 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3如图,已知1=35,275,求3 的度数二、导学案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

2、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先画 4 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 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 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

3、,减少度量的次数呢?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 18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三、课堂检测我会填1、在一

4、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 30,另一个锐角是( )。2、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40,它的一个顶角是( 生活中的数学1、一条红领巾,它的顶角是 10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2、妈妈给丹丹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 3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5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四、课堂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五、课外拓展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义

5、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2829 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任意三角形,剪刀,纸,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你知道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吗?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钝角三角

6、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师:(出示一副三角尺)这是一副三角尺,它们都是什么形状?每块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生: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拿起等腰的三角尺)这块三角尺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45、45和 90;另一块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 30、60、90。教师指三角尺的角:这三个角都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生:一个三角形有三个内角。师:这两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分别是多少度?生:都是 180。师: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和称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二、 提出问题,猜想验证1. 猜想。师:请同学拿出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把这两块同样的三

7、角尺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看一看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活动后,反馈:你拼成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 1:我拼成的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 60,它的内角和是 180。生 2:我拼成的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 30、30、120,它的内角和也是 180。生 3:我拼成的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 45、45、90,它的内角和也是 180。师:从这一现象中,你能猜想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存在的规律吗?生 1:我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生 2:我猜想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 180大。生 3:不对。我拼的这个三角形(用两块三角尺拼成一个三个内角是 30、30、120的三角形)就

8、是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它的内角和也是 180。师:还有不同的猜想吗?师:研究数学问题就要像这样,既能大胆地猜想,又敢于对结论提出质疑。有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这一猜想提出质疑吗?你能说清楚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的理由吗?(没有人举手)是的,由猜想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2. 验证。师:怎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可以怎样进行验证?再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比一比,哪个组验证的方法多,有创意。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是怎样验证的?小组 1:我们小组

9、每个人画了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量,量出各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再加一加,并列出了一张表格,(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下面的表格)请大家来看一看。通过计算,我们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小组 2:我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边说边演示)我们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我们也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结论是对的。小组 3:我们小组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我们将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这样,就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的四个直角的和是 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是 180。小组 4:我们小组采用的是拼一拼的方法。我们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

10、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 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是 180。3. 归纳。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生: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这个结论的?生:我们是用先猜想再验证的方法得出结论的。师:是的,“猜想验证”是一种很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就是通过这一方法得到的。4. 教学“试一试”。师: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就可以运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我们来“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题目)你能根据1 和2 的度数,算出3 的度数吗?自己先算一算,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与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

11、学生汇报结果。三、 灵活运用,巩固练习1. 出示“想想做做”第 1 题。师:你能算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吗?独立完成。学生活动后,集体反馈。2. 出示下图。师:用今天学习的结论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这里的三张纸片都被撕去了一个角,你能猜一猜,它们原来是什么三角形吗?生 1:第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因为已知的两个角的和大于 90了。生 2: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因为两个已知的角的和等于 90。生 3:第三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因为已知的两个角的和只有 40,被撕去的那个角一定是钝角。师:从这几道题中,还知道了什么?生: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师:大家的判断真是

12、有理有据,算一算,每个三角形中被去撕去的角是多少度。学生计算后校对。3. 出示“想想做做”第 4 题。师: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 的度数吗?学生练习后,集体反馈。4. 出示“想想做做”第 5 题。师: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的度数,你能算出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吗?先看第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 35,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算的?生 1:因为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所以,用 180 - 90 - 35 = 55,2 等于 55。生 2:因为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90,所以,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 90。可以直接用 90减去1 的度数,得到2 等于 55。师:第二个直角三角形中,2 等于多少度?(略)四、 总结评价,延伸拓展师: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还想学习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学生口答。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还能利用它去研究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呢!有信心吗?(有)我们来看这样的问题。(出示第 34 页思考题)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如果谁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就把你发现的规律写在黑板上,与大家共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