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25437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国际知识流动与经济成就对证据的初步调查 作者:G. B. 纳瓦里蒂(Giorgio BARAB NAVARETTI)* 大卫. 塔尔(David TARR)* 本专题论文集收集了一些在贸易与技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的证据会议上递交的论文,这次会议于 1997 年 4 月 18 至 19 日在米兰举行,是由埃尼安里科马特伊基金会(Fondazione Eni Enrico Mattei)和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的贸易小组共同组织的。我们谨感谢会议的与会者所发表的意见,尤其感谢詹姆斯

2、泰鲍特对组织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主要影响及对本文所提出的广泛意见。这里所表达的观点是这些作者的观点,并不反映世界银行或埃尼安里科马特伊基金会(Fondazione Eni Enrico Mattei)的观点。 * 安科纳大学(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Ancona), 卢卡达利亚诺研究中心(Centro Studi Luca dAgliano), 埃尼 安里科 马特伊基金会(Fonadazione Eni Enrico Mattei) * 世界银行 摘摘摘摘 要要要要 对贸易和知识传播间的微量联系进行以经验为依据的分析, 这允许我们对内在增长的理论文献的主要预测加以区别。

3、这种文献认定,当贸易进入更广泛的或更先进的技术范围时,总要素生产率就更高。这里回顾的论文发现相当可观的证据,即进口的技术对进口国家的总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特别是当这些技术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获得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总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有些模式认为进口是有效的学习渠道,这里的证据也对这些模式提供了某些支持。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好坏混合,如有助于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伤害了国内的竞争对手。相对要素和机械成本,技能和技术影响进口技术的选择。虽然总得来说,获得外国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总要素生产率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些国家被证明购买的是过时的、较为简单的技术。而政府限制或指导技术选择的政策很可能对增长

4、有着负面影响,因为政府要么强迫生产者选择他们无法使用的先进的技术,要么政府阻止生产者获得最合适最有效的技术。相反,旨在促进技术发展的政策应加强进口国家的吸收能力,办法是处理好人力资本与有形资本间的互补性关系。 越来越多的公司部门称之为 知识部 或 知识流动与管理主管 。 世界银行 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就是论发展知识 。这些报告是两个信号,即增强对商务业绩、经济增长与发展知识重要性的意识。 加纳和南朝鲜间的比较就非常能说明问题:1960 年,这两个国家人均收入相同;今天,在南朝鲜,人均收入是加纳的 7 倍。不仅仅这种成就差距,这一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分析人员就无法找出这一差距的根源。 人

5、力资本与有形资本的积累简直就说明了人均收入方面的三倍的差距。其余的 4000 美元的差距尚有待解释。许多分析家认为,知识很可能是南朝鲜生产力增长的主要隐藏的要素 (世界银行, 1999 年; 罗德里格兹克莱尔, 1997 年) 。 知识作为一种经济利益的特点可能说明了, 为什么这种起初被忽视而现在被积极调查研究的生产要素仍然相对来说是隐蔽的。知识是一种公益,很少有强行的产权;很少被量化或定价; 有时被编成法典, 但常常是默示的, 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难以或不可能被观察到。知识的所有衡量标准是间接的,要么是投入(学校教育年限,手册) ,要么是知识积累的产出(人力资本、专利,增长会计中未说明的余项)

6、。 两种因素共同确定了知识可能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证据表明,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也大量备有对知识投入与产出的间接衡量标准,事实表明知识廉价而迅速地传播。严格地说,本专题论文专门对国际技术知识的传播和微观水平的经济成就进行依据经验的分析。 虽然得到理论和秘闻的公认, 但知识积累和增长间的联系却没有怎么得到相对来说严格的依据经验分析的验证。 在这方面, 引证最多的是科埃(Coe)和赫尔普曼 (Helpman) 1995年的论文和 1997 年的论文,1995 年论文集中分析了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间的知识传播问题,1997 年论文把这项分析工作扩大到了发展中国家。 这些分析工作使用综合数据来判断知识

7、传播通过贸易流向的影响。然而,知识对生产率的大部分影响常常主要是在微观水平上可以观察得到。 例如, 干中学常常是具体的部门;进口技术也常常是具体的部门;技术升级与生产工艺的提高发生在公司一级,而且取决于公司的特征; 知识部门的组织与效率也可以在公司一级观察到。因此,重要的是把对全国推广的知识过程的依据经验的分析与对这些过程如何在微观水平上更加集中的理解结合起来。 确切地说,这就是本期论文集所收集的论文所共有的目标。这些论文对知识在工业和公司级别上三种国际渠道的作用; 机器的进口和其它投入以及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国外直接投资或本地公司与外国公司的其它形式的合作;和通过出口学习等方面进行了

8、分析。这种说明性的论文报告了这些论文的主要发现,并把这些论文与更广泛的文献联系起来。 如果技术转让被认为是外在的, 那么进行基于微观的依据经验的分析的范围就是更精确地衡量这种外部学习过程的不同成分,检验这一过程是否的确发生预定的方向。然而,显然对国际技术投入的供求不是外在的。这一点已有理论依据。例如,学习的内在性是国际贸易增长模式的一部分,在国际贸易中,知识的储存增加,因为革新者要从其对研究与开发中获得利润。同样,转让的形式(独资,合资,发放专利许可证或直接销售机械)影响着专有知识的传播,进而也影响着垄断租金。公司将依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选择技术转让的渠道,这意味着转让的形式也是内在的可变的决定

9、。因此,从这点来看,不同的渠道可能对知识积累和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技术传播各种形式的影响以及对总体上可能观察不到的这种作用加以分析是很重要的。 这里收集的依据经验的论文有着开放经济内在增长的早期模式理论的根据。 本文献研究了知识积累的两个主要机制。第一个机制与下面事实有关,即贸易可能改变一个国家专业化的格局。如果这个国家专门生产具有高知识潜能商品,学习就比较快(卢卡斯,1993年论文,科卢格曼,1987 年论文,斯托基,1988 年和 1991 年论文,杨(Young) ,1991年论文) 。 技术升级不仅仅基于国内资源。 如果革新取决于通过研究与开发积累的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如果这种

10、知识在国际范围内传播,那么革新与经济增长受益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与开发。因此,本专题论文集中谈论的第二个机制就是,商品贸易和生产要素贸易开辟了技术投入的新的潜在来源。其中一些技术投入是经过深思熟虑购买(新机器,外国投资,技术人员) ,其它投入是通过间接影响获得的,如通过与技术更先进的伙伴进行贸易,通过在外国市场上收集信息,通过学习进口的先进的商品(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91 年论文,里维拉巴蒂兹和罗默,1991 年论文) 。 下一节简要概述这些主要内在增长作用。 第二节对贸易在传递研究与开发的间接影响的作用及其对进口国的总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部门一级加以考查。第三节报告关于通过进口外国中间产品

11、,通过进口和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的公司一级的证据。第四节对进口国对技术投入的需求与技术选择加以考查,并讨论政策影响。第五节结论。 1. 贸易、知识与增长:理论背景贸易、知识与增长:理论背景贸易、知识与增长:理论背景贸易、知识与增长:理论背景 关于经济开放国家的知识与增长的文献假定有不同的机制,知识可通过这种机制积累。从广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有两组作用:那些学习本来是一种国内事务的模式和那些从国外进口并通过访问全球知识库来收集知识的模式1。 在与我们分析有关的国内学习的模式中,其中许多模式涉及到干中学。例如,杨(Young)19912论文设想了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在制造产出的过程中,管理人员

12、与工人获得可使他们提高生产率的经验。一条使工艺比生产成本与累积单位收益3有关的“学习曲线”对这一有充分证据的现象作了典型的概述。学习曲线向下呈斜线,但是最终随着学习潜能的耗尽而呈平线。如果每一种工艺与一种特定的产品联系在一起,那么知识积累就是这种 1. 本节并非旨在进行一次综合调查,而只是表示这类文献的主要调查结果。关于贸易与技术传播的综合调查,请见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两人 1995 年的论文。 2. 增长与干中学的早期文稿包括卢卡斯 1988 年的论文,该论文详述了科卢格曼 1987 年的论文和斯托基 1988 年论文。3. 许多研究发现了确凿的证据,即生产经验降低单位成本。本卡德 1997

13、年论文是一篇近期优秀的论文,对因经验而产生的部分间接影响提供了证据,这种经验是从生产一代宽体飞机的经验到下一代效率的经验。马勒巴 1992 年论文对这一文献及其证据作了近期回顾。产品的累积产出的非下降的、凹形的、跳跃式的作用。在第二种模式中,斯托基 1991年论文表明, 学校教育可以代替干中学, 而没有对杨 1991 年的结论作太多的变动。 杨 1991年论文和斯托基 1991 年论文各自都把生产率增长归因于使生产日益先进的产品成为可能的学习的过程,归因于有关的知识间接影响,这种影响只局限于学习发生的国家。学习越快要么通过学校教育,要么通过干中学生产率增长就越高。 现在,如果只在国内学习,我们

14、为什么还要关心贸易呢?因为贸易影响着具有不同程度学习潜能的各国商品专业化的格局,而且间接影响着知识的积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的可能、但非必然结果是抑制对高档商品的需求,从而限制了学习量。 虽然杨和斯托基模式太有约束性,不能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订,但是这些模式是重要的论文, 因为它们明确表明了当贸易不产生国际知识流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的确,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干中学或教育的副产品。尤其是,跨越国界的知识积累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例如,各国的知识可随着他们贸易伙伴的知识积累而增加。这就是说,存在国际知识间接影响的问题,这种间接影响可能通过贸易增加。 因此,现在我们来谈谈知识并非限制在国界内的模

15、式,知识传播的渠道的确很重要。贸易(特别是各种技术投入的进口) ,国外投资,行政主管和技术人员旅行都是知识国际传播的渠道。经济开放的国家得益于范围广泛的学习渠道。 允许知识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模式是里维拉巴蒂兹和罗默 1991 年论文论述的模式。他们假设一种投入有横向差别的经济体。研究发现,新的投入多样化和额外投入多样化对最终商品行业的生产率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投入多样化越多,最终商品部门就可以选择更适合其准确要求的投入。这样,用相同的成本开支,它可以采购大批的有着更高生产率的中间投入。 这是埃斯尔 (Ethier) 1982 年论文对迪克斯特施蒂格里兹 (Dixt-Stiglitz)模式应用

16、的动态延伸。他们对转让技术知识的两种可供选择的渠道进行了调查研究:创意传播,可独立于商品进行交换(知识驱动型研究与开发模式4) ,含有新创意的中间投入的传播(试验室设备模式) 。 在这两种模式中,知识国际流动对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任何国家的生产者可得到的知识储备在增加。注意,这两种模式意味着知识传播的机制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知识储备对世界经济国家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是一样的,通过间接影响免费传播5。在第二种情况下,知识被立即排斥在外,因为知识只能通过购买投入来传播,没有间接影响。 4起初由罗默于 1990 年提出 5不过,一旦一项设计被一种中间产品采纳,生产者必须为独家使用这种设计而支付费用。这种机制对研究部门产生垄断利润,并产生一种创新的动力。 在试验室设备模式中, 只有有商品贸易时知识才会国际传播, 因为知识体现在商品中。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来自贸易,稳定的国家增长率增长。在知识驱动型模式中,如果允许贸易,各国就会鼓励专门从事非重叠的革新。然后,知识是通过商品贸易和创意来传播。福利效益是很大的,因为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