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22707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书书第!卷!第#期$ % % &年&月!地!质!论!评! ( ) * ) + , - *. ( / + (0!/ 1 2 3 ! !4 1 3 #5 6 2 7!$%&注!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89$ !万麻扎幅区域地质调查# 项目$ 编号$ % % $ 8 % % % % % !% & 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要演化阶段地层格架建立与对比研究$ 编号8 $ 8 $ % 8 % : 8 8 & % $%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 ! & $ % 8 ;% 的成果收稿日期!$ % % : 8 $ $ $( 改回日期!$ % % & % # ? 2!2 A B : : !8 $ :3

2、C 1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李博秦8!$! 姚建新8! 王峰$! 罗乾周$! 计文化! 尹宗义$! 蔺新望$!张清胜$! 孔文年$! 刘曦鹏$! 张俊良$! 陈高潮$8%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8 % %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咸阳)& 8 $ %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安)& 8 % % ! #内容提要! 西昆仑以其强烈的构造变形& 频繁的岩浆活动& 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及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所限) 该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一直较低$ % % $D$ % % 年度) 作者在

3、野外调查过程中) 在麻扎东陆续发现了三处五个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 化% 体它们与康西瓦D苏巴什构造带在空间& 时间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构成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虽然带内矿体品位较低) 但规模巨大) 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明显的化探异常显示) 找矿前景良好关键词! 多金属矿化带( 找矿勘查( 麻扎D黑恰达坂( 西昆仑!成矿作用与构造运动往往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构造运动愈强烈成矿作用愈明显在西昆仑由北向南分布着晚古生代阿羌D普鲁裂谷火山岩带&早古生代库地蛇绿混杂岩带和晚古生代康西瓦D苏巴什构造结合带) 它们与西昆仑矿产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沿西昆仑北部的阿羌D普鲁裂谷火山岩带分布着块状硫化物

4、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带$ 贾群子等)$ % % %( 李博秦)$ % % $% ) 沿库地蛇绿混杂岩带发现了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铁镍矿床&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铜矿化$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 #%)$ % % %年陕西省地调院在于田县进行89$ !万地质调查时) 在苏巴什一带发现了斑岩型铜矿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8 = = % 中提到苏巴什两侧古元古界片岩中有变质型铁矿化) 陕西省地调院$ % % $年在康西瓦一带发现了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化点$) 尽管很少有人明确提出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多金属成矿带) 但这些与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构造活动有关的矿化线索无疑已经证

5、明该构造结合带本身就是一个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野外工作过程中) 于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构造结合带的西段麻扎以东 D; # E 间发现了以铜为主的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它不但丰富了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成矿带的内容) 对于西昆仑成矿区带的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集的光& 薄片样品由陕西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周青山高工鉴定) 岩石化学样品由陕西地矿局中心实验室测试8!区域地质概况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 大致呈东西向横贯新疆南部和青海中部) 东与秦岭相接) 西连北帕米尔) 全长$ % % % E 以上) 以阿尔金断裂为界可将其分成东& 西昆仑$ 潘裕生等)8 = = :% 是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姜春发等)8 = = $($ % % % 以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结合带为界将青藏高原北部划分为两大+级构造单元) 即北部的古亚洲构造域和南部的昆南*羌北缝合系$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 :%结合带北侧主要出露老地层$, F! )5 G!)H I$% ) 南侧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 出露少量老的微陆块$H I 8#), F% 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结合带出露宽度一般8D: % E ) 在麻扎一带呈眼球状) 宽度8 % E 左右) 由火山弧杂岩块体! 与弧相关的沉积建造和构造混入的外来岩块构成构造混杂岩 李博秦等#$ % % :$ % 在苏巴什一带宽度达: % E # 其间

7、保存大量典型的蛇绿岩残片# 俯冲碎屑复理石增生楔和后期残留海沉积 计文化等#$ % % #$ &它包含了从新元古代到三叠纪不同性质的洋! 陆演化历史&图8!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略图J K 3 8! L 1 2 1 K C ? 2 M E L I C F ? N1 O I F LP ? Q ? RS L B ? T ? A ? UN 1 2 7 L I ? 2 2 C U L R ? 2 Q ? I 1 UQ 1 U LV8!赛力亚克达坂群%H S黄羊岭群%W8$ %温泉沟群%, F! 赛图拉岩群%&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 *辉绿岩%V+&)W黑云母二长花岗岩%H & )黑

8、云母花岗闪长岩%8多金属矿化带%$多金属矿化点%主干断裂(断层%#公路里程碑%!化探综合异常及编号%:雪被区%&新藏公路%;矿化带位置V8!W ? 2 7 ? E L T ? A ? U R 1 6 N%H SS 6 ? U K 7 ? U K 2 U K R 1 6 N%W8$ %0 L U B 6 ? U K 1 6 R 1 6 N%, F! W ? I 6 2 ?M 6 I LR 1 C E%&K R ? U I L%T 1 R I L%(K ? A A R 1%) *T ? A ? M L%V+&)WA 1 I I L? T ? L 2 2 I L%H & )A 1 I I LK R

9、? U 1 T 1 R I L%8N 1 2 7 L I ? 2 2 C1 R LA L 2 I%$N 1 2 7 L I ? 2 2 C1 C C 6 R R L U C L%M 6 2 L M I 1 U L%!I F L? U 1 ? 2 7 ? N1 O K L 1 C F L C ? 2 L G N 2 1 R ? I 1 U? U TM L R ? 2 U 6 A L R%:M U 1 XC 1 Y L R%&I F LF K F Z U ? U KI 1Z Q ? U KV A L I$ %;2 1 C ? I 1 U1 O I F L U L R ? 2 Q ? I 1 UQ

10、1 U L$!矿化带地质特征矿化带赋存在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构造结合带内# 其延展方向! 产状严格受结合带控制 图8$ &构造结合带走向40# 长度! % % E # 宽度8,$ E #向北陡倾&结合带由多期叠加! 复合的断裂带以及夹于其中的残留火山弧! 相关边缘建造组成# 其上为三叠纪山间磨拉石V8!$ 以断层或不整合覆盖&矿化带南侧出露志留系温泉沟群W8&%$ 变质长石石英杂砂岩# 变质细砂岩# 变质石英粉砂岩# 变质细粒长石砂岩# 黄羊岭群H S$ 深灰色斑点状板岩! 粉砂质板岩% 北侧出露赛图拉岩群, F! $ 石榴黑云石英片岩! 含石榴长石浅粒岩! 石榴斜长黑云石英片岩&受构造作用影

11、响# 岩浆活动较为频繁# 二叠纪形成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三叠纪形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均分布在构造带北侧&目前在研究区构造带内已发现三处矿化共五个矿 化$ 体# 分别分布在新藏公路$ & E 处北沟! 黑恰达坂及新藏公路 $ # E 处# 它们构成新疆叶城县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典型矿 化$ 点特征! #!新疆叶城县新藏公路$ % ! & 处北沟多金属矿化点! # #!矿区地质特征该矿点位于新疆叶城县新藏公路$ & E 处北沟内&矿区的南部出露志留系深灰色粉砂质板岩#产状8 % : % # 中部为钙质糜棱岩夹少量碳质糜棱岩# 二者断层接触# 北部为一套火山角砾岩! 玄武岩#岩石有绿帘石化!

12、绿泥石化等蚀变# 西北角为三叠系浅灰色厚层状砂砾岩# 产状$ & % ! # 与南侧火山角砾岩! 玄武岩角度不整合接触&矿区岩浆活动频繁# 有早期就位的辉长岩! 闪长岩# 也有晚期侵入的$地!质!论!评$ % % &年中细粒花岗岩! 它们分布在矿区的中部! 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矿区断裂构造发 育! 产 状8 ; % ,8 ; ! ! % ,& ! ! 与区域构造线一 致-号 多 金 属 矿# 化$ 体出露在康西瓦构造带边部糜棱岩带中%.号铜矿# 化$ 体出露在中细粒花岗岩内%/号铜矿# 化$体出露在玄武岩内图$!叶城县新藏公路$ & E 处多金属矿体平面图J K 3 $!H 2 ? U O 1

13、R 1 ON 1 2 7 L I ? 2 2 C1 R L A 1 T L M UI F L$ & E 1 OI F LZ U ? U KI 1Z Q ? U K#V A L I$F K F X ? 7! L C F L U KC 1 6 U I 7V8!&砂砾岩%W8$ %&粉砂质板岩%( A&火山角砾岩%&玄武岩%(&辉长岩%) *&辉绿玢岩%&闪长岩%&花岗岩% 2&糜棱岩%8&矿体及编号%$&断层%&地层产状%#&接触产状%!&水系V8! !&K 2 6 I L U I L%W8$ %& L ? 2 7M 2 ? I L%( A&Y 1 2 C ? U CA R L C C ?%&A

14、? 2& 7 2 1 U I L%8&1 R L A 1 T L M ? U T I F L R U 6 A L R M%$&O ? 6 2 I ? K L%&M I R ? I ? 2 ? I I I 6 T L%#&? I I I 6 T L1 O U I L R O ? C L%!&X ? I L RM 7 M I L !3 #3 $!矿点地质概况矿点由三个矿体组成! 包括铜矿体#/$ 铜矿化体#.$ 和多金属矿化体#-$ # 图$ -号多金属矿化体( 主要赋存在碳质糜棱岩中!呈透镜状 饼状 脉状 串珠状沿糜棱面理分布! 出露宽度# % ! 长度#8 % % % 规模受碳质糜棱岩控制!产

15、状8 ; ! ! ! # 图$! 图版- ?$ 矿化主要表现为孔雀石化! 呈细脉状 浸染状分布# 图版- !长 度#8 $ % % ! 产状8 ; % ! % 矿化主要表现为孔雀石化! 矿化较均匀硅化蚀变较强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脉石矿物为黄铁矿 石英 绢云母 长石黄铁矿呈浸染状 星点状伴生金 银采化学拣块样! 经陕西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 化学方法$ 分析! 铜含量%3 8 =_% 金含量%3 8 & K)I% 银含量3 %K)I/号铜矿体( 赋存在玄武岩内! 岩石破碎! 辉绿岩脉 辉长岩脉发育! 硅化 黄铁矿化蚀变强烈与围岩 为 渐 变 过 度 关 系出 露 宽 度$ 8 ! 长 度#$ %

16、% % ! 产状8 & % ; % 受玄武岩与次级断裂控制矿化主要表现为黄铜矿化黄铜矿呈微细粒浸染状 脉状分布脉石矿物为石英 黄铁矿等经化学分析铜含量%3 $ $_% 金含量%3 % = K)I% 银含量83& K)I!3 #3 !控矿因素康西瓦D麻扎构造混杂岩带!3 #3 (!成因类型据宏观地质及矿石矿物组合 分布特征分析!-号多金属矿化体成因类型可能为构造蚀变岩型%.号铜矿化体可能为岩浆热液型%/号铜矿体可能为构造D火山岩型!3 #3 )!成矿时代矿化形成时间与麻扎D康西瓦D苏巴什构造带聚合时间基本一致! 推断其成矿时代为石炭D二叠纪!3 $!新疆叶城县新藏公路! $ ( & 处多金属矿化

17、点!3 $3 #!矿区地质特征位于新疆叶城县新藏公路 $ #公里东8公里处叶尔羌河东侧矿区主要出露长城纪二云石英片岩 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 岩石变形强烈! 普遍糜棱岩化片岩内夹蛇纹岩化泥灰岩在矿# 化$ 点的南部为志留系深灰色斑点状粉砂质板岩! 深灰色斑点状粉砂质板岩与糜棱岩化二云石英片岩呈断层接触长城系北侧为二长花岗岩! 与长城系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断层接触矿# 化$ 体出露在长城系糜棱第#期李博秦等(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岩化二云石英片岩中!蚀变辉绿岩脉较发育!3 $3 $!矿! 化 体地质特征矿 化# 体产于构造带内$ 走向近东西$ 与构造带走向一致$ 产状8

18、; % $ 8 % ! ! & % !出露宽度%3 !$ $ 断续延伸 图# !围岩为糜棱岩化二云石英片岩$ 硅化蚀变强烈!矿化主要表现为孔雀石化$ 较均匀!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 脉石矿物为黄铁矿& 石英& 黑云母& 白云母等$ 黄铁矿粒度细小$ 呈浸染状分布!主要为铜& 铅& 锌矿化$ 伴生金& 银矿化!采化学拣块样$ 经陕西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 化学方 法# 分 析$ 铜& 铅& 锌 含 量 分 别 为%3 8 _&%38 ;_&%3 :_% 金& 银为%3 % # KI 83 KI!根据矿石蚀变& 矿化特征$ 初步认为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图!叶城县新藏公路 $ # E 处多金属矿体平

19、面图J K 3 !H 2 ? U O 1 R 1 ON 1 2 7 L I ? 2 1 R L A 1 T L M? I $ # E 1 OI F LZ U ? U KI 1Z Q ? U KV A L I#F K F X ? 7$ L C F L U KC 1 6 U I 7? 2#(第四系冲 积物%, F! 8(长城系 片 岩%, F! $(糜 棱 岩 化 片岩%+&(二长花岗岩%) *(蚀变辉绿岩脉%8(矿体%$(断层及产状? 2#( 6 ? I L R U ? R 7M 7 M I L %, F! 8(M C F M I1 O, F ? U K C F L U K ? UW 7 M %

20、, F! $( 7 2 1 U I LM C F M I%+&(? T ? L 2 2 I L%) *( L I ? 1 R N F CT ? A ? M LY L U%8(1 R L A 1 T L M%$(O ? 6 2 I ? K L? U T? I I I 6 T L!3 !黑恰达坂多金属矿点矿点位于黑恰达坂西侧!研究区出露一套志留系深灰色粉砂质板岩$ 斑点状板岩$ 绢云母板岩等!板理产状)$ ! : ! !岩石变形较强$ 次级断裂较为发育$ 岩浆活动微弱!矿体产于次级断裂之中$ 矿体出露宽度83 !D8 % $ 有些地段出露达 %余米 图版- C# !形态不规则$ 产状)$ 8 !

21、& $ 围岩为斑点状粉砂质板岩!硅化& 绢云母化& 黄铁矿化蚀变强烈!主要为锌& 铅&铜& 银矿化$ 矿石为浸染状结构 图版- T# & 矿石矿物的脉状结构 图版- L# & 自形粒状结构 或晶族# 图版- O# $ 沿断裂带可见到等轴晶系的方铅矿晶体 图版- K# !致密块状构造$ 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 黄铜矿等$ 脉石矿物为黄铁矿& 石英& 绢云母等!锌& 铅& 铜& 银含量分别为)%3 $ :_,;3 & 8_&%3 8_,$ 83 8 %_&%3 8_,%3 & ;_&83 & KI!私有企业已经开始开采 图版- F# !#!化探异常特征89! %万化探资料0显示带内异常以, 6

22、&- 6&- K&P 1&- M&W A&J L $ ) &P U&, 1&0&W U为主$ 伴有H A&a U& &4 A&a R&* &/&P K )&V &, R&4 等元素异常!异常规模大& 强度高$ 元素组分多$ 重合好!带内 西 段 以, 6&- K&- 6&- M&W A&H A&a U&J L$)&P U&, 1&P 1&W U&0等元素异常为主$ 而东段则以- 6&, 6&- M&J L$)&P U&, 1&a R&4 A&* &, R&4 &/&V 等元素异常为主!表明西段是寻找铜& 银& 金多金属矿产的有利地区$ 而东段则是寻找金& 铜矿床的有利地区!$ !乙8&$ #乙

23、8&$ 乙8&$ $丙&$ #丙综合异常分布在矿化带上或矿化带两侧 图8# $ 对带内$ !乙8异常进行查证$ 发现了铜矿化带和铜金矿化带两条!在$ 乙8异常和: #乙异常内见孔雀石化&蓝铜矿化转石多处!找矿方向8#一般认为$ 矿床的形成 成矿作用# 与构造活动& 岩浆活动& 变质变形作用密切相关$ 并与它们的活动& 变质强度成正相关$ 构造& 岩浆& 变质的叠加更有利于成矿!麻扎D康西瓦构造结合带经历了漫长的 石炭D三叠纪# 板块俯冲& 碰撞$ 伴有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强烈的变质变形$ 为多成因& 多矿种的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尤其是强烈的变质变形$ 不但对成矿非常有利$ 而且其形成的断

24、裂& 裂隙为矿液的运移& 沉淀提供了空间$ 研究区发现的矿化体大多赋存在构造裂隙或韧性剪切带中%$#明铁盖D麻扎D阿克赛钦金矿床 孙海田等$ % % # 也应该是位于该带的东端!再向东延伸$东部的德尔尼地区火山岩型铜 钴# 矿床& 铜峪沟等大中型矿床也是该带东段的中型铜矿床!主要成因类型为火山岩型及火山喷流型$ 东部带内所发现的铜矿床均分布于晚古生代火山D沉积岩系中$ 主要受火山岩穹窿和层状火山构造控制%#研究区沿该带已发现三处矿化点$ 矿化严格受康西瓦构造带控制$ 且规模较大!成因类型有#地!质!论!评$ % % &年构造D火山岩型! 构造蚀变岩型! 构造热液型! 岩浆热液型等 与区域上东部

25、的矿种! 矿化类型及成因类型均可对比 它应为康西瓦铜! 金成矿远景带的西延#$#%向东陕西地调院在康西瓦一带于同构造带中亦发现多处铜! 铅! 锌等矿化 铅锌含量均高出对应工业品位十倍左右$#$!%陕西省地调院$ % % %D$ % % $年在叶尔羌河上游进行89!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据他们分析 它们对紧邻麻扎D康西瓦构造带$ 及位于带内以岩块方式产出的% 的温泉沟群$W8$ % ! 黄羊岭群$H S% 进行了含矿性评价0&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 温泉沟群$W8$ %, 6!- 6!- K!W A!P 1!4 !H A相对富集分布不均匀极不均匀 相对成矿指数较高&有利于铜! 金! 银多金属等矿产

26、的形成# 黄羊岭群$H S% 中H A!a U!- K!, T!S K!, 6!4 相对富集且分布不均匀 相对成矿指数高&有利于铅! 锌! 银! 铜等矿产的形成&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 % 在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阿克赛钦铜! 金! 银! 铁! 钼成矿亚带$ 位于康西瓦断裂! 哈巴达克达坂南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之间%0&同时还对成矿亚带内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储量进行了估算 其中, 6#3 亿吨!- 6$3$万吨!- K8 $ :万吨!J L $ ) & ! # =亿吨 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潜力&对带内部分化探异常进行了查证 发现了铜! 金矿化$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 $% 说明研究

27、区内的化探异常主要是由矿化作用引起的&他们由此也得出该带是寻找大型铜! 金! 银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这一结论&总之 矿化带位于中央造山带西段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结合部位&构造演化历史长 出露的岩石类型复杂多样 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 昆仑山D阿尔金山重力异常梯度带横贯全区$ 孙海田等$ % % % 这一切都体现了研究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也反映出麻扎D康西瓦构造带蕴藏着丰富的铜! 铅! 锌! 金! 银等多金属矿产资源 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通过进一步工作 有望发现大型铜!铅! 锌! 金! 银矿床&主攻矿种方向为铜! 铅! 锌! 银!金等多金属矿产&致谢!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陕西省区域

28、地质矿产研究院肖新元高级工程师提出了宝贵意见 部分插图由陕西省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许革新完成 本文岩石化学样品由陕西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完成 对他$ 她% 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注!释#陕西省地质调查院3 $ % % $3伯力克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89$ ! % % % %3$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 $3新疆西昆仑叶尔羌河地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30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89! % % % % %水系沉积物测量报告3陕西省 地 质 调 查 院3$ % % #3麻 扎 幅 区 域 地 质 调 查 报 告89$ ! % % % %3%中国地质调查局

29、西安地质调查中心3 $ % % :3青藏高原北部基础地质研究报告3参!考!文!献!* + , + - + . / + 0贾群子 李文明 于浦生 等3 $ % % %3西昆仑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预测3北京( 地质出版社3姜春发 杨经绥 冯秉贵 朱志直 赵民 柴耀楚 施希德 王怀达 胡金庆3 8 = = $3昆仑开合构造3北京( 地质出版社$ $ #3姜春发 王宗起 李锦轶 等3 $ % % %3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3北京( 地质出版社8 ! #3计文化 韩芳林 王巨川 等3 $ % % #3西昆仑于田南部苏巴什蛇绿混杂岩的组成! 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3地质通报$ $8 $% (8 8 =

30、 :D8 $ % 83李博秦3 $ % % $3普鲁裂谷火山岩带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陕西地质$ %$% (! =,: !3李博秦 姚建新 计文化 等3 $ % % :3西昆仑叶城南部麻扎地区弧火成岩特征及锆石W S. + PH b 北沟-号多金属矿化体外貌特征#A浸染状孔雀石#C黑恰达坂多金属矿点外貌#T浸染状闪锌矿! 方铅矿#L网脉状闪锌矿#O闪锌矿晶族#K方铅矿晶体#F采矿洞&!第#期李博秦等(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1 2 0 / 3 4 + - 53 , 6 7 +8 3 9 5 + 6 : 9 9 2 /; 2 . + - : 9 2 : 6

31、2 3 .= 3 . + 2 .; : + 2 ? 2 : : A : .B - + :!C + 0 6D E . 9 E .!: . F 6 0G + 3 9 3 H 2 / : 9 I 2 H . 2 , 2 / : . / +* + 1 B U8!$!-)5 ? U G U8!0-4J L U$!* b) ? U Q F 1 6$!5 +0 L U F 6 ?! + 4a 1 U K 7 $!* + 4Z U X ? U K$!a S-4 U K M F L U K$!d)4 0 L U U ? U$!* + bZ N L U K$!a S-45 6 U 2 ? U K$!,S( 4 ?

32、 1 C F ? 1$8 ( ! ) * + , -. + , / , % 0!1 2 ) ( 34 5 3 6 + 7 0, -. + , / , % ) 5 3 /8 5 ) + ( 5 + !9 + ) : ) ( %!8 % % % &#$8 2 3 3 ( ; ) ( ! ) * +, -. + , / , % ) 5 3 /8 * ) 3 ( 0 3 ( %!8 2 3 3 ( ; )!& $ 8 % % %# )e3 ( ( ! ) * +, -. + , / , % 03 ( 6? ) ( + 3 / + ! , * 5 + !1 2 ) ( 3. + , / , % ) 5

33、3 /8 * )e3 (!& 8 % % ! #B A 0 6 - : / 6P ? K ? I 1 UX ? M O R L B 6 L U I!I L C I 1 U CT L O 1 R ? I 1 UX ? MY 1 2 L U I!I F LF M I 1 R 71 OK L 1 2 1 K C ? 2 L Y 1 2 Y L L U IX ? M2 1 U K? U TK L 1 2 1 K C ? 2 C 1 U T I 1 U1 ON R 1 T 6 C U K U L R ? 2X ? MK 1 1 T U0 L M Id 6 U 2 6 U3 V F L R L M? T

34、Y ? U I ? K L TK L 1 2 1 K U L R ? 2 U0 L M Id 6 U 2 6 U!A 6 I I F LK R ? T L1 O C 1 1 T I 7R L M L ? R C F M 2 1 XA L C ? 6 M L1 OI F LL G L C R ? A 2 LN F 7 M C ? 2K L 1 K R ? N F 7 3c 6 R U KI F LO L 2 TR L M L ? R C F U KO R 1 $ % % $I 1$ % % !I F R L L U L R ? 2 Q ? I 1 U MX F C F? 2 2F ? Y L O

35、 Y L1 R LA 1 T L MX L R L O 1 6 U TI 1I F LL ? M I1 OP ? Q ? RA 7? 6 I F 1 R 3V F L M L1 R LA 1 T L MU L ? R 2 7T L N L U T1 Ud ? U K G X ?I L C I 1 U CA L 2 I UI L!M N ? C L? U T1 R K U3V F LI F R L L U L R ? 2 Q ? I 1 U M U C 2 6 T U KO Y L1 R LA 1 T L MC 1 U M I I 6 I L I F L1 R LA ? U T1 ON 1 2

36、7 L I ? 2 US L B ? T ? A ? U3- 2 I F 1 6 K FI F LI L U 1 R1 O I F L1 R LA 1 T L M U1 R LA ? U T MR L 2 ? I Y L 2 1 X!I F L1 R LA ? U TF ? MF 6 K LM Q L!F ? MK 1 1 TK L 1 2 1 K C ? 2 C 1 U T I 1 U1 ON R 1 T 6 C U K U L R ? 2 ? U TC 2 L ? R6 U I 71 OK L 1 C F L C ? 2 L G N 2 1 R ? I 1 U!?A L I I L R O 6 I 6 R L1 O M L ? R C FO 1 R U L R ? 2 M MM F 1 X L T 3D + 5J 3 - 0%N 1 2 7 L I ? 2 2 C1 R LA ? U T#1 R L M L ? R C F? U TL G N 2 1 R ? I 1 U#P ? Q ? R DS L B ? T ? A ? U? R L ?#0 L M Id 6 U 2 6 U:地!质!论!评$ % % &年&第#期李博秦等! 西昆仑麻扎D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