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珠三角中山需独特触角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21912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入珠三角中山需独特触角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融入珠三角中山需独特触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入珠三角中山需独特触角(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5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责编:张英 E-mail:ZHONGSHAN DAILY焦 点专家就我市文化如何在经济一体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等话题各抒己见 融入珠三角 中山需独特触角背景:我市拟打造特色博物 馆群, 计划以原 139 宾馆周边区 域为核心, 以现有的商业文化博 物馆、 收音机博物馆为重要组成 部分, 新建一座中山市博物馆总 馆, 区域中还包括华侨历史博物 馆、漫画博物馆、火花博物馆、中 山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 私人收 藏馆以及工艺品、 收藏品一条街 等,连同永安居(永安百货的员工 宿舍)、萧家大宅、郑藻如故居等 具有历史价值的特色建筑。 在中山创建特色博物馆群要 注意些什么? 博物

2、馆群如何突出 “中山制造”的典型特色?顾问们 纷纷贡献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打造 “海上香 山”历史博物馆 “现在全国有好几个地方都 提出要建博物馆群, 那么中山的 博物馆群如何 才能不被埋 没其 中, 我觉得必须保持本土特色。” 在打造博物馆群建设上, 中山大 学历史人类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 指出,要避免随大流。比如可以结 合中山八百年的历史,打造“海上 香山”历史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从 香山发源、演变到近代中山、改革 开放时期中山的历史。 刘志伟表 示:“只有保持中山原生态 的东 西,延续了城市深处的记忆,才能 让本地人能找 到归属感和 亲切 感, 让外来游客能找到新鲜感和 新奇感。” 刘志

3、伟同时也提出, 既然是 建博物馆群, 就要避免多个博物 馆的同质化, 须处理好不同主题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防止主题重 复, 从广泛的角度来揭示中山历 史文化的多种面相, 达到使各个 博物馆间相映成辉的目的。 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小萍提 出,通过建立中山市的博物馆群, 可以将静态固定的文化展示,变 为动态的文化信息, 把一个个原 生态的文化标点串联成一片亮丽 的“文化风景线”,但重点是不要 跟风,一定不要盲目追赶潮流。建议:博物馆必须“以 物为主” 省博物馆馆长萧洽龙指出, 博物馆群的建设落脚点还应放在 “物”即文物上,下一步还须加大 征集文物的力度,用来充实场馆。 此外,萧洽龙还强调,博物馆群的

4、 名称、定位和关系必须要明确,他 认为应该把博物馆群看作一个馆 而不应该看成多个, 各个专题馆 都应从属于中山市博物馆总馆, 如此一来,就提出了一个命题:如 何才能将综合馆建成一个独具特 色的馆, 与其它的专题馆区别开 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错开。 刘志伟等顾问也一再强调,博 物馆群必须“以物为主”,反对把教 科书之类的大量史书当成馆藏主 体,因为只有实物才能引领人们重 新触摸到历史痕迹,几件文物就相 当于一本鲜活的教科书。背景:中山新图书馆选址逸 仙湖公园附近,规划楼高 6 层,建 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左右。新馆建 成后将与旧馆形成互补。建议: 打造数字图书 馆参与联盟 文化顾问、 省立中

5、山图书馆 副馆长莫少强表示, 除了建新馆 和继续拓展镇区图书分馆及流动 图书车外, 中山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 可尝试在街头设置自助借 还书机系统, 方便市民享受公共 文化服务。 莫少强再三强调,中山的新 图 书馆 不应 把它 做为一个示 范 性的项目打造,而是要注重实用 性。他建议,中山可以新图书 馆 的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图书馆 分馆的建设,带动基层图书馆的 兴盛。 另外,莫少强还表示,目前全 省正在搭建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 馆联盟技术平台, 中山可以充分 利用这一资源,“近几年来, 国家 投入到(广东)图书馆建设上有12 个亿,其中公共图书馆5家,高校 系统18家,科技系统4家,全部 加起

6、来27家。这些资源很多都限 制在局域网应用。 大大削弱了数 字图书馆功能。 所以我们在这个 基础上,由文化厅、财政厅、科技 厅联合起来, 准备最近发文组织 公共、教育、科技这三大数字图书 馆要共享。” 与 会 的 部 分 顾 问 也 纷 纷 表 示, 新馆在追求创造高尚的环境 品质,现代化的智能结构,成为地 区最大图书馆等目标的同时,更 需要立足本土,挖掘中山特色,利 用 各方 资源 充分 论证图书馆 定 位,以人为本,从读者需求出发, 在阅读、辅导、交流、休闲等功能 上取得突破,创造亮点,用科学定 位指导图书馆事业发展。引专家之智, 把脉中山文化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 展规划纲要出台后,

7、举办了10多年的中山市文化艺术顾问会 议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 下,正在打造文化名城的中山将如何更好地融入珠三角,中山的 文化将如何在经济一体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昨日,与会的专家各 抒己见,希望借纲要契机,珠三角城市在文化领域展开更加紧 密的合作和联动,让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挖掘共同的文化语言立足 本土广东省广播电台副台长李宏 图表示,尽管慈善万人行、咸水歌 等已形成中山的文化品牌,中山还 应在本土文化中找到珠三角共同 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城市 联动融合,让本土文化在珠三角发 扬光大,成为区域文化需求的重要 引领者。 “比如慈善万人行已成为文

8、化 品牌, 但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山,能 不能与省慈善机构合作,由省选取 捐助对象,让我们的万人行活动走 到全省需要慈善捐助的地方去?这 样,慈善文化就可以从中山辐射到 珠三角,在和其他城市联动的过程中,把中山引领的慈善文化变成珠 三角的重要文化品牌。” 李宏图表示,区域经济的一体 化,将会推动文化的发展,将文化 引入更加理性的发展轨道。“珠三 角 9 个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必然推 动文化的繁荣,珠三角的文化界将 会出现更高层次的合作,这里的人 们的文化需求会走向更高的品位, 各城市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也必将 加大。” 他表示, 中山经济实力强 大、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本土的文 化实践又走在前面,完全有可

9、能在 文化建设方面在珠三角城市中扮 演重要角色。串起 “孙中山文化”错位 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 席李明华表示, 珠三角经济的一体 化, 必然包括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和 融合,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珠三角 9 个地级市,每个城市的文 化都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要在文化 上错位发展、突出重点,中山要在孙 中山文化上下功夫,在珠三角甚至 更广的区域,串起孙中山文化。” 李明华表示,孙中山是全世界 独一无二的资源,如果能够在中山 市成立全世界一流的孙中山研究 中心, 广泛收集有关孙中山的理论、学术、文物等资料,建立系统的 资料库,那么,孙中山文化将成为 珠三角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文化品 牌。“

10、据我所知,整个珠三角有很多 人都在研究孙中山,都收藏着有关 孙中山的文物,许多地方都留下了 孙中山的足迹,这些都是可以利用 的资源,中山打孙中山的品牌还不 够。” 可试着把珠三角研究孙中山 的人才引进到中山来,把藏品集中 到中山等。这样既扩大了中山文化 的影响,又在和其他城市的互动中 发挥了自己的特色。近几年,珠三角的文化创意产 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一个不容 忽视的问题是,文化领域的版权保 护一直困扰着文化产业。广东省新 闻出版局、版权局副局长钱永红对 记者表示,中山应积极行动,率先 在一些文化产品制造领域形成版 权保护体系,保护企业核心的版权 的同时,提高城市的吸引力。 据钱永红介绍,纲要

11、的出台 将推动区域经济的联合,进而推动 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联动,而省 版权局正在建立“珠三角版权保护 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我市港口镇已经成为了“版 权兴业示范基地”, 保护游戏游艺 产业文化内容、创新的形式;古镇 正在对该镇的灯饰启动版权保护 体系,防止其外观和核心创意被产 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盗用。 “世界各国优秀的企业都非常 重视版权的保护,我建议中山积极 打造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这 样可以把重视版权的保护作为城 市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后盾,吸引 更多的企业到中山来,这样,中山 将会成为珠三角文化建设中一个 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建立文化保护体系先行 一步焦点话题观点集粹省

12、音协专职副主 席、作曲家方天行:中山 民间创作是优势。原创歌 曲在全省名列前茅,获奖 层次在全省21个地级市 中含金量是较高的。中山 民间歌曲创作要尽可能 保证创作面的广阔,从民 间汲取营养。省舞蹈家协会名 誉主席陈翘:民俗文化是 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当地的干部可以在开 会时候穿着中山装,学生 校服也可以做成中山式, 通过这些方式把中山的 根寻找出来。省广播电台副台 长李宏图:中山要大胆走 出去,走向世界。孙中山 本身就是具备文化资源 国际性,中山可以和日本 东京,美国檀香山等孙中 山先生走过的地方联合 宣传推广孙中山文化。省艺术研究所所长 梅小萍: 建立中山市的博 物馆群, 可以将静态

13、固定 的文化展示, 变为动态的 文化信息, 把一个个原生 态的文化标点串联成一片 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中山大学中国第三 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 凡: 中山的文化产业要立 足核心层。 目前中山文化 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有 艺术造诣的企业家, 造成 了产业发展的桎梏。 没有 一定文化底蕴的企业家, 无法办好文化相关产业。 要多开放文化行业的渠 道, 让外企也有机会参与 到当地的文化建设中去。【】焦点: 筹建博物馆群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焦点: 建设新图书馆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中山的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了进一步构建 “文化民生工 程”,推行“文化惠民”,我市提出了打造博物馆群(139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新图书馆的 构想和规划。昨日的会议中,这两大主题自然成为了“焦点”话题。文/本报记者 黄启艳 禹媚 实习记者 梁东麒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专家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