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18892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一些相关盆栽松树方面的技术资料和大家共享,都是整理学习他人的经验,并非本人 自身的经验,本人接触盆景时间尚短,只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比较多,实践比较少,不到之 处大家批评补充,谢谢。施肥施肥松树在野外大多数生长在贫脊或高海拔的地区,是阳性(好日光)的先驱树种,也就是 说松树不必施用太多的肥料,就可以生长的很好。园艺栽培为了使树能快速生长,缩短栽 培时间,还是会施用肥料,尤其是我们这些业余玩家,不惜肥料,恨不得树能一夜大一寸 。松树盆栽一般一年下两次肥(成品树甚至只下秋肥,但施行短叶法作业时最好在剪芽前 也施肥,促进新芽生长) 。春肥(主要是长芽、长叶) 树势弱的可以早一点下肥,时间在芽动后,约

2、 23 月。既然树势弱,就不能也不需要 一次施用太多肥料 树势强的稍晚一点,时间在展叶后摘芽前,约 35 月,太早易造成徒长或节间过长。虽 然节间太长可以用摘(或剪)芽的方式,把节间变短,但是长势太强,直射阳光又不够,新 芽很可能会长到 1030cm 以上才开始展叶,因为松树只在有定芽(叶子基处)的地方才会长 芽,这一段根本没叶子可供逼芽,缩短节间,最后只有将整枝剪掉(或全数绿芽摘掉),重 新再来(花市里经常可以看见这种情形,有一段主干很长都没有叶子,那么推估同一时期生 长的所有枝条,都有节间过长的问题) 。秋肥(主要是枝干长粗) 夏末秋初,约 89 月,天气开始转凉,松树经过夏眠后又开始快速

3、生长时。一般而言, 秋肥是一定要下的,秋天肥份吸收得不够,来年春天新芽生长会不好,影响整年的长势。 夏天温度过高日照强、冬天温度低日照弱,松树生长趋缓(夏天生长的细胞,和春秋生 长的一样大,甚至更大,从年轮是看不出夏天生长缓慢的现象的),不需要(太多的)肥份, 尤其在夏天全日照下,水份蒸发快速,盆土中如果残留太多的肥份,可能因为水份蒸发, 水中离子(肥份)浓度大幅升高,引起肥伤,即使没有到达肥伤的程度,也会因为渗透压的 问题,使植物吸收水份的能力降低,减少松树在气温高时,特别需要靠蒸散作用降温的效 果。 换盆后最好间隔 12 个月再施肥,如果错过时机,就等下次,一次没施肥没什么要紧 (只拔盆没

4、拆土,在一周后可以配合春秋的下肥时机施肥,但不宜过量影响新根的伸展)。简介肥料之不足与过剩简介肥料之不足与过剩#氮缺乏:植株矮小,全株叶色淡绿,老叶枯黄.过多: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叶色浓绿,叶大 而软弱.容易被病虫害感染。#磷缺乏:植株生长受阻,叶的宽度变窄,叶片较小,叶色暗绿无光泽,部分作物在老叶及 茎呈现紫色.过多:植株变矮,叶变肥厚,生育变坏。#钾缺乏:生长受阻,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溶性氮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降低,老 叶的叶缘先端黄化,叶缘叶肉呈现焦枯褐斑,植株软弱,缺水时易萎凋,新叶变暗绿色,伸长 抑制变小叶,根的伸长不佳,易腐烂。松虽是观叶植物,但是并不需要大量的氮肥,毕竟盆栽的要

5、求,是根、干、枝、叶之间 的平衡,氮肥过高,容易造成徒长、叶子、节间过长、植株软弱无力,整体而言很不美观 (尤其是成品树),而且松菌是非豆科的固氮共生菌,不施氮肥,松菌也能从空气中将氮气 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氮肥(不知道松菌是否有溶磷菌的特性) 过多:引起钙镁缺乏。因为我们大部分所用的是有机肥,其他植物所需的次要元素(Ca、Mg、S)、微量元素, 在这方面不会有缺乏的问题。比较需要注意是有机质含量的问题。有机质有一部份是腐质 酸。腐植酸归类在肥料类别中,但其主要功用并非供应“纯生长“的元素,但却有着灌顶加持 的特殊功能,尤其对根系一:对土壤1.增加土壤微生物繁殖2.增加土壤渗透力及保水力,使土

6、壤松软3.将土壤中过量的钠,铝离子溶解4.增加土壤中磷,铁,钙,钼之有效利用5.增加肥效,保肥力,减少肥料流失及被固定6.消除硝酸障碍之发生7.增进土壤解毒功能二:对作物1.增进作物根部细胞对养分的吸收力2.可加速水分,养分在植物体内之移行速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及作物生长并增强抗病力3.促进作物根群之发展4.促进种子之发芽5.增进作物品质,并提高产量施用有机肥几天后,经常可以看到肥料长出白色的菌丝,大多认为是肥料没有完全腐 熟。原料腐熟后,会成粉状,为了某些因素(可能是装袋、施用方便、美观.等等),厂商把 肥料做成颗粒状,在这个制程中,加入有黏着性的物体(像淀粉、植物胶之类),混合后加 入水搅拌

7、成流体,方便用机器成型,最后高温干燥、杀菌,才装袋、储存、销售 。我们施用后,肥料含水量增加,里头又有食物,接触空气、土壤中的微生物后,微生物 大量繁殖,于是产生许多肉眼就可以看见的菌丝。这个现象会伤害植物吗?只要肥料的厚度 不是太厚,使得温度不会急剧上升,是不会有影响的。这个过程反而是加速肥料的崩解,让肥份、有机质进入土壤内,供植物吸收。 如果直接把有机肥撒在土表上,水份容易蒸发、 微生物容易被紫外线杀死,肥料崩解慢,植物吸收就慢,还会吸引一些昆虫来。所以可以 稍微翻开土壤,施肥后再把土壤盖回去,让微生物大量繁殖,赶快把后来加入的黏性物质 分解掉,加速有机肥崩解的速度,也比较不会引来昆虫(传播病菌、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