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讲座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18695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案例讲座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案例讲座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案例讲座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案例讲座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案例讲座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案例讲座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案例讲座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案例讲座稿导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党和国家提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1999 年正式开 始启动课程改革。原因是只有素质教育进入课程改革这一层面,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是非常成熟、非常成 功,非常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产生了诸多困惑。 (比如说水桶理论) 。 于是加强培训,潜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成为政府角度认可并执行的解决此问题 的制度保障。 “以校为本,校本研修”核心要求是:注重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和反思,辅之 以校内合作、校际合作、高校与教育一线合作等方式,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

2、教师 专业化成长的摇篮。 教育案例则作为教师学习和反思的一种主要手段而被提出。 教育案例是什么?一、定义及由来 案例,case,原意是“事件” ,源于医学界和法学界。本质都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普 遍的个案,进行研究积累,获得对具体事件处理的智慧和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 水平。 案例教学法,20 世纪 70 年代逐渐运用到教育领域,随之推广,以致教师的继续教育 培训。通过他人的教育案例是一线教师取得他人的间接经验,通过自己撰写教育案例可以 整理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实现教师能力的提高,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教育案例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定义也是纷繁复杂。这里选取比较典型的一个来学习。教育

3、案例是指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蕴含了一定教育理论的典型实例。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可以使教育教学经历变为宝贵的财富; 可以促进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和提升自我; 可以共享教育资源,构建新型教师文化; 可以拓展教育科研平台; 可以为撰书立说奠定基础。三、教育案例的类型 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又研究价值的实例,只要体现着案例的一般性特点, “在被描 述的德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 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就可以视为 是教育案例。 一线教师在育人、教学的生涯中,身边会发生许多生动有趣、感人至深、

4、催人奋进的 事件,只要用心稍加整理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丰富多、彩的 教育教学生活和不同的教学个性,极大丰富了案例的形式,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形 式。 根据案例的特征、评价标准、撰写要求、教育教学实际等可以将教育案例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每位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选择其中几种来撰写。 1、教育故事 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经验中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人、真事、 真情感。通常运用叙述的手法,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述、曲折的情节、巧妙的构思、深 刻的内涵等文学艺术的魅力让读者的思想产生碰撞,由此受到启迪并获得美的享受。 梅德平 的 愿阳光洒遍被隔离的世界

5、(后续一切以此为例) 特点:典型性、时代性、理论性、真实性、教育性、故事性 A、教育故事的内容 (1)对事件有关情况和背景以及事件起因的交代。 (2)故事的过程。 (3)理性思考 B、写作的基本要求 (1)每个故事要有一个包含矛盾冲突的完整叙事,要突出一个主题,说明一个道理, 使他人能通过这个故事有所收获。 (2)提高对教育故事的认识。不是文学创作;不是通讯报道;不是检讨书;不是简 单的事例+理论。 (3)要有可读性。引人入胜、篇幅精干等。 (4)文风宽松,写法较为随意,用过去时态。 (5)故事的掩饰处理。对学校、教师、学生姓名改头换面。 C、基本结构 (1)题目。 可以用事件命题、主题命题、

6、名言名句命题,等等,要根据需要,但应注意确切鲜明。(2)事件。对事件有关情况、背景、过程的叙述。 注意:背景不需要面面俱到,重点在事件发生的特别原因和条件;记叙事件过程中写清关键细节;记叙要讲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说明与叙述相结合。 (3)理性思考。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也就是作者的思考与反思。 理性思考可以安排在故事结尾、或融入抒情、或融入叙述、或夹叙夹议。 D、写作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材要精。 、强调研究性。 (2)构思要巧。动笔前要充分谋篇布局。 (3)开头结尾要新。 (4)语言要活。 (5)修改要细。 2、教育随笔和教育日记 教育随笔一般是根据某一事件的具体事情而引发议论。就

7、是结合现象,以独特的视角, 抒发作者的深刻见解、体验和感悟。 教育日记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 题,并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是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研究融为一体的有目的、自 觉的行为。 特点:及时性、简单性、提升性、 A、要求有情有节,就事论理,夹叙夹议,观点鲜明,犀利精悍,思想深邃 B、基本结构 灵活多样 C、注意:内容实,立意新、观点明 3、教学课例研究 就是从研究的角度,对一次非常成功或带有许多遗憾的但已经过加工改进的课堂教学 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为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是篇幅最长,体系最为复杂的一种教育案例。 建议在

8、互联网上搜索“浓浓人间情 贾桂霞”关键词,即可看到最为典型的教学课例 研究。但只是课堂教学实录而已。完整的教学课例研究要包括:设计理念、学生分析、教 学目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五部分。其实是一个从教学设计到实施到反馈的完整过程。 特点:优越性和真实性、参照性和资料性、研究性和提高性。 A、基本内容 背景、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评析 B、基本结构形式,可以创新 (1)标题 (2)背景或引言或设计理念或教学设想 (3)目标设定 (4)教学流程 (5)课后反思 C、要注意的问题 (1)对课例进行真实的、全面的、系统得、详细的、重点地总结 (2)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 (3)要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

9、 (4)课例要具有创意和特色,叙述突出主要步骤。 (5)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 (6)精心写好评析和反思 (7)能够启发他人,改进自己 4、教学片断赏析 从优秀或典型的教学课例中精心截取并聚焦精彩片断,循着新课程的新理念,进行赏 析点评,给人启迪。 特点:大中取小、短小精悍、开门见山 5、案例分析和反思 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实践中的真实情境作为个案,加以典型 化处理,运用形象化的描述和深刻的剖析形成供学习研究者思考分析和借鉴参考的案例。 特点:更突出理性认识、具有较大的容他性。 A、基本内容 案例、分析和反思 B、基本结构 (1)标题 (2)案例 (3)分析

10、与反思 C、注意 (1)强化反思意识(2)细心查找失败的原因。教育是遗憾的艺术。6、教师、校长成长个案研究 7、学生个案追踪 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研究性思考”所作的详细记录。可以延 伸到家庭,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两轮驱动。 A、基本内容 (1)个案问题的发现 (2)成长指导措施 (3)教育取得的成效 B、基本结构 (1)标题 (2)背景简介 (3)问题分析 (4)主要工作 (5)主要成效 (6)主要特点 C、注意 (1)注意个案选择的范围 (2)注意教育规律的揭示形式多样,注意选择怎样写好教育案例?一,勤于读书学习,提高理论修养1、学习什么 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学

11、习教育政策法规和各级领导对教育的最新指示; 古今圣贤的教育经典,如论语 ; 学习国外教育经典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 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哲学、美学等理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习最新的教育案例的专著、文章; 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以及其他新课改的著作文章; 读自己的喜欢的书。 2、怎样读书学习? 坚持六个结合。与更新教育思想相结合;与形成教育理念结合;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 与新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相结合;与总结和整理教育 案例需要相结合。 二、积极参加实践,实践获得真知 素材来自于实践。 1、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写好

12、教育案例的基本前提。 如魏书生,被誉为“当代教育改革家” ,1978 年从工人走上讲台,他的成长与坚持记 教育日记分不开。他的教育日记主要是记录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记叙、议论、 抒情、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深入浅出,积累教育教学经验。2、实践出真知 教师只有亲身参与新课改的教育教学实践,才会遇到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新困难, 也包括遇到的令人费解的未知与困惑。 当然这正是真正教育家产生的土壤。如顾凌源教授。 三、学会自我反思,努力成就自我 反思是教师获得成长的阶梯。 新课改催生了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第一特征就是自我反思。 反思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分析过程;而自我反思则

13、是一种有关教 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和内省,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叶澜教授(华东师大)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 师写三年的反思,就能成为名师” 。 反思与实践结合的意义非常大。实践中不重视反思,实践再丰富,收益也不大。而反 思之后应当用再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反思的唯一标准。再实践以后再反思,再寻求 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再去针对性的学习。促进学习更有效。 在座都是骨干教师应该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一观点。因为只有注重了反思,才能够在 广大的一线教师当中脱颖而出。自我反思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波纳斯提出了教

14、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也有个类似公式: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 四、重视资料积累,弘扬竭泽而渔的精神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积累便是研究,积累便是学问。搜集资料要巨细无遗,和有竭 泽而渔的精神。 1、为写好教育案例,需要积累什么? 教育类书籍;订阅与自己教育教学有关的专业报刊;搜集教改动态等教研资料;保留 用过的教科书、教案、教学笔记、教学总结等;随时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好想法、课堂 上闪光点,丰富原始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2、如何积累? 记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片;编目录索引;简报粘贴;善于利用图书馆;善于搜集网 络资源。 五、走出认识误区,端正撰写态度 1、人为

15、撰写教育案例高不可攀,基层教师讲好课就行,尽管产生了一些好想法,但 总是提不起笔来。 2、多年没写教育案例,也这样过来了,写不写无所谓。 3、一线教师工作繁忙辛苦,没有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从教育效益看,先期投入 将导致后期成果。 4、为名和利而撰写。 5、认为是雕虫小技,看不出别人案例的好来,也看不出自己的不足。 6、勤于动笔撰文,不断提高能力 7、遵循写作步骤,增长创造才华 确定选题计划; 搜集资料(素材) ; 整理分析资料素材; 推敲题目; 撰写初稿;认真修改; 定稿。 8、强化学校管理,创设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共生效应,形成群体优势; 进行关于写作教育案例的课题研究,坚持撰写并争取发表; 通过校本培训,开展教育案例撰写评比活动。结语:各位老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 “自己的作 品节,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建议各位老师不要把任何理论书籍或 文章当作“灵丹妙药” ,而应该结合着他人理论的指点和意见,结合阅读各类与教育相关的 报刊,多积累一些教育案例的精品,当作例子,分析分析,品味品味,琢磨琢磨,练习练 习,积累多了,见得多了,写的多了,写好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相信各位已经在教育实践一线取得相当成绩的骨干教师们,一定可以在课改背景下, 迅速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