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17995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主义(思修论文)及海大课程论文封面 崇少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就是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中华文明五千年,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与时代价值,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意义,但这 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关键词】爱国主义;伟大复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时代内涵;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五千年的历史证明,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

2、;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 、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一、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一)中国传统爱国主义,非常重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的实现为基础。 “黄帝作冕”、 “仓颉作书”、“史

3、皇作图”、 “胡曹作衣”、 “挥始作弓”等远古传说中的英雄人物都是“成命百物”、“明民共财”的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等思想都强调把个人的生命活动与国家需要融为一体,在必要时,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勇 敢地承担“平治天下”、 “泽加于民”的社会责任。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其根本原因在于爱国之心使其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深深的爱国之情成为其强劲动力,个人人生价值

4、也就从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二)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尽管对于爱国主义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实际上,列宁指出了爱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即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同。历史的发展是有其一般规律的,爱国主义的发展也必然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成为共产主义道德重要规范之一。它要求人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变成自己的行动,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坚

5、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同国际主义相联系,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要求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三)爱国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内涵

6、从人生价值观角度去分析,爱国主义意味着承认祖国的价值至高无上,个人的价值服从祖国的价值,这是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标准。1、民族自尊感客观上民族的尊严与个人的尊严是有联系的,但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则只能来自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2、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以强烈的归属感为前提的,因此要求个体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自豪感不仅来自个体对民族群体的深沉的爱,而且来自对民族地位和前途的理性思考,即来自民族的自信心。3、民族责任感-民族责任感的基础是个人对自己与民族、国家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高度认同。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最终汇聚成爱国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具体行动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个人的一切。在人

7、生价值观上,是集体主义精神与奉献精神的统一。二、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同样的爱国不是哗众、取宠!什么是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我们绝不能象所谓的“民主”精英那样搞拿来主义,也不能象充满热情的青年那样凭空想象。中国现阶段的最高爱国主义表现形式要在中国的历史中探求,要在中国民族的发展趋势中探求,要在中国的未来中探求。事实胜于雄辩:1840 年鸦片战争始至 1949 年共和国成立,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共和国建设至今,共产党的成绩有目共睹,现阶段无一个政党能取代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这是事实!中国的未来昌盛靠谁来带领我们实现,绝不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党和美国人民,而一定

8、是具有爱国情怀、远大抱负的中国政府,中国政党和中国人民。中国的政党中谁制订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政治纲领?哪个政党更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团结号召力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爱国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支持人民政府,支持国家和爱国人士维护、争取民族利益的行动,反对“网络特务”和敌对势力对国家、民族和共产党的诋毁、污蔑和破坏爱国民众之间的团结。明辨是非,从民族发展的角度,开放胸怀,放眼世界,深度思考,勇于实践,这才是一个爱国青年所应当具有的正确观点。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共产党,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有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中华民

9、族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政党,带领我们实现伟大民族梦想的政党!爱国,不以贫穷而抛弃;爱党,不以挫折而放弃;爱政府,不以失误而唾弃。这就是爱国,爱人民,爱民族的另一种最高体现。(二)从对中国历史的回顾中发现,中国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由狭隘的爱国主义走向广义上的爱国主义的。中国在各民族未大融合,各自为政时,总是以一小国的利益为驱使,相互开战吞并,经常弄得民不聊生。在饱受战乱之苦后,中国在 1949 获得历史上千百年来的真正统一解放。而这一历史上的大统一,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奋斗的结果。共产党成为广泛意义上的爱国主义的标志性符号。它代表着更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了世界上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着世界上

10、先进的文化。它是共产主义的代言人。爱国主义的最高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即共产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个时候,整个地球就成为一个“国家” ,一个完全富裕,自由,完全按需分配的社会。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华夏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毋庸置疑,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鼓舞中华民族努力奋进、生生不息的重要的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

11、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成员热爱祖国的生命激情的激励,离不开本民族成员忠诚祖国的生命理念的启迪和引导,离不开人们献身祖国的生命情操的自觉和守持,离不开人民建设祖国母亲的生命活动的推动。这种流淌在民族文明长河的物质之躯、沉积在祖国发展史的精神之体中的生命情结,是民族文明进步的生命之

12、根,祖国发展壮大的精神之本,也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之源。这种物质与文明相互交织互渗的神奇力量就是爱国主义。(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新时期的宏伟奋斗目标,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真正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图大业。纵观历史,可以说,没有一个对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展开自己的历史活动的。人们对于祖国的挚爱,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普遍幸福及共同富裕的殷切期望上。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和社

13、会全面进步的追求和贡献,在于真正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图大业。这是因为,经济不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人民的幸福,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民族的独立也是不巩固的。中国共产党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制订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实现这个基本纲领,也就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其艰巨、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事业。这就更加需要全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爱国抱负。

14、我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更应该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为口号,努力学习并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每一位大学生不管以什么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实学与报效祖国的志向结合起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追求。【参考文献】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0 修订版 41.2江泽民文选:第 4 卷 M.人民出版社,2001.3张岱年,朱贻庭.绪论A.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4方增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J.北京党史, 2009, (4): 34.开场白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

15、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 “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