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11625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论 文文 题题 目:目: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 同学 生 XXX 学 号 XXXXXXXXXX 专 业 土木工程 层 次 XXXX 通讯地址 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XXXXXXXXX毕 业 论 文浅析浅析“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与与“节能建筑节能建筑”的异同的异同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

2、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目 录1 “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概念.21.1 节能建筑.21.2 生态建筑.22 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2.1 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2.2 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2.3 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32.4 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33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

3、的异同.43.1 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同性.43.1.1 都是节能的建筑 .43.1.2 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43.2 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53.2.1 特征不同 .53.2.2 发展不同 .53.2.3 要求不同 .63.2.4 效益不同 .74.我国 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74.1 我国节能建筑的 未来及发展前景.74.2 我国生态建筑的 未来及发展前景 .81引言截至 2008 年我国人口已达 132802 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0%。人均耕地为约 0.055亩,约占世界人均耕地的 40%。人均淡水资源是 13 个国家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自然资源约

4、占世界平均值的 50%,属于自然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然而,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是美国的 4 倍,反映了绩效低、资源浪费的现象,随之带来了环境污染,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尤其是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和沿海等地区的住宅、办公楼迅猛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快速上升,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快速挺进。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品位不断提高,对建筑的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功能舒适型转变。但是,大批量的建筑涌现,能源跟不上,造成了能源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综上所述,倡导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市场机遇已日趋成熟,有

5、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基础和人们对新观念、新理念的认同。2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概念1.1 节能建筑中文名称:节能建筑 英文名称:energy-saving building 定义: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 简介: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 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 2 小时等。1.2 生态建筑中文名

6、称:生态建筑 英文名称:ecological building 定义: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简介: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2

7、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1 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消耗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而中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缺乏,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 40左右。而能源效率目前仅为 33,比发达国家落后 20 年,能耗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 3 倍,日本的 7.2 倍。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一个紧迫的问题。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源高质量利用社会。为此,中国政府在第一个“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把节能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提出,即

8、5 年中,中国要降低 20的能源消耗、20的污染物排放。国务院参事石定寰指出,能源的审计和管理是目前中国比较薄弱的环节;对现有的建筑,中国还没有严格进行节能审计,没有每年一度的节能审计标准出台。2.2 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经历了几次能源危机,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建筑节能,一大批新3技术、新能源被引入到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的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遮阳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新型采暖空调设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国外的节能建筑充分利用了这些新技术,并把它们合理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舒

9、适与节能的高度统一。2.3 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的生态建筑已经有很深远的历史,不同于西方的高技派,中国的生态建筑大多是从很不发达的地区起源的,或许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科学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所以那个时代可能只有极少的人认识到该建筑形式的合理性。中国的窑洞、干栏式建筑、福建的土楼等等,都是乡土的,但是它们绝对是生态的。它们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技术精髓,不论从结构、构造、还是从与自然结合的角度上看,它们都极好的应用了生态建筑技术。不论是哪种乡土建筑形式,都有其特点。例如,窑洞都有平顶式、靠崖式、天井式三种。每一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适用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窑洞建筑节约耕地

10、、保护植被、冬暖夏凉、相互之间没有干扰。在土楼建筑形式里面,它的平面形式为圆形,采光通风相对均匀,节省建筑材料,风阻较小,受力均匀,所以在建筑形式上是合理的。随着建筑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建筑也随之从乡土派往高技派发展,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生态型的办公建筑,清华大学的设计中心楼就是其中一例,作为清华人学校园中的建筑,整体形象上既要有典雅朴素的文化教育建筑风格,同时又兼有简洁明快的现代企业形象,其室内设计也遵循这个原则,小用过分花哨的颜色,不用豪华奢侈的材料,没有仟何复杂繁琐的装饰,有的只是构筑物自己本来的样子和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但是创造的却是一个落落大方、清爽怡人的环境。2.4 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西方而言,建筑的技术已从 20 世纪的 60 一 70 年代的单纯型向现在的广义型发展,结合自然,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