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大灾··大考大考··大爱大爱————文昌抗击文昌抗击““威马逊威马逊””群像志群像志8 月 18 日,距离“威马逊”过境刚好一个月,本刊记者重访文昌灾区从县城驱车一路往东,沿途树木的颜色从葱绿变成芽黄再变成苍灰,那就是重灾区到了在一片枯萎的灰色中,偶尔能看到几根嫩芽破土而出,娇嫩得如新生的希望镜头被拉回到 2014 年 7 月 18 日17 级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文昌一时间,天昏地暗,雨骤风狂,海防林成片倒下,房屋整村倒塌,汹涌而来的海水吞没良田、漫入村庄…… 风停雨歇之后,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家园,面对的是欲哭无泪的悲凉这是一次大灾一夜之间,房屋倒塌 1.7 万多幢,掀顶 2.3 万多间全市超过 24 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受灾人口 42 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70%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均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市直接经济损失 59 亿元曾引以为豪的文昌鸡产业规模被摧残得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3.3 万亩海防林被毁,64 万亩生态林全部毁灭……这是一次大考是对文昌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大检验,是对“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情况下执行力的大考验4 个小时内,文昌各级干部将台风登陆点翁田镇周边 25 公里范围内的 18 万名群众,紧急大转移并妥善安置;第二天早上七点,所有受灾村都见到了干部奔波的身影;台风过后 15 个小时,城区到重灾区翁田、铺前的道路打通了;台风过后第三天,全市交通道路全部恢复通行;台风过后第五天,11 个水厂全部恢复供水。
台风造成 2000 万只禽畜死亡,160 个大型养鸡场受重创,干部群众齐心协力,24 小时完成死畜深埋和水井消毒,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3000 多名党员干部连续一个多月工作在一线,接受这次大考目前仍在继续这是一种大爱这种爱来自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来自各级党员干部对人民的勇于担当,来自全市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来自灾区群众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来自各新闻媒体的大鼓劲……大转移大转移————果断决策,坚决执行果断决策,坚决执行4 4 个小时,个小时,2525 公里,公里,1818 万人的生死大转移万人的生死大转移 7 月 15 日,文昌翁田镇明月村委会丁村村民林燕就接到通知,台风要来了,极有可能在文昌或广西登陆包括林燕在内的村民并不那么上心:“台风哪年没有几个,不就是风大雨大点么,有啥要紧!”而文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这个寓意为“雷神”的台风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7 月 17 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文昌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分别驻点全市各联系镇靠前指挥,做到 24 小时有人值班,及时传递防风最新动态13 时 40 分,文昌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市长、市“三防”总指挥刘春梅坐镇市“三防”办。
至下午 18 时,全市按常规转移了三个群体:低洼地区住户、五保户及居住在危房的人群 19213 人,2391 艘渔船已回港避风此时,台风正在逐步逼近,风力也在逐步升级19 时,文昌市“三防”指挥部按省有关要求,将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市广播电视台开始 24 小时滚动播出防台风事项,各镇用流动宣传车宣传《居民防台风注意事项》和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通知7 月 18 日上午,据中央气象台预报:超强台风“威马逊”将在文昌翁田一带登陆,中心风力预计 17 级10 时 28 分,正在一线组织抗风的裴成敏接到了省委书记罗保铭的命令:“立即转移翁田镇周边 25 公里范围内所有瓦房、危房内的群众此时,距离预报的台风登陆时间只有 4 个多小时翁田镇方圆 25 公里,涉及 11 个镇场2015 个自然村,人口密集,如果不及时转移群众,后果将不堪设想时间就是生命!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裴成敏立即将命令传达到市“三防”指挥部,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动用一切手段,一秒也不耽误地组织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并亲自给东部 7 个镇的书记打,同时带队到铺前、锦山、公坡、冯坡、翁田等镇,下村抽查转移情况短短几分钟内,正在各个镇组织抗风的 3000 多名各级干部都收到了紧急转移群众的短信通知。
于是,一场浩大的转移工作开始了这是一场人与台风赛跑的战斗,这是一场人与时间的争夺,这是一场生死抉择的考验!一名名共产党员干部迎着狂风暴雨,挨家挨户地敲门很多群众舍不得走,干部们只得连劝带“骂”,生拉硬扛地将他们转移出来不少干部在转移群众时被风刮倒摔伤,但大家顾不上风雨危险,心中只有责任与担当罗豆农场第六作业区主任林海,带领转移工作小组走遍了全区 653 户的每个角落而在这场台风来临前,林海正因为 2012 年患有肠道癌而进行的切除手术,需要到省医院进行术后化疗,这一原本订好的计划因强台风的登陆而取消抱罗镇抱民村委会党支部委员黄武在台风登陆时,冒着被瓦片和残枝砸中的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子里救出一位80 多岁的老人抱功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陈贻泽组织撤离群众 500 多人,却顾不上自家种养业,损失将近 200 万元……14 时 08 分,翁田风力达到 13 级,转移工作基本结束,此时利用村委会平顶房、平顶卫生间、学校、卫生室、民居等钢筋混凝土房子已安全转移群众 18 万多人然而,一个年轻的身影还在暴风雨中继续奔波他便是罗豆农场第三作业区南洋村的青年符传道下午 16 时左右,符传道和在场部集墟上打工的两位朋友符芳展、符传茂一起借了一部小轿车回到南洋村转移亲人和群众。
往返罗豆镇和南洋村之间有 3 公里的路途,可是符传道的车辆只能勉强挤进 6 人,为了多救一些人,他来回奔跑了三趟当符传道第三次回到村里,接上了 6 位村民,此时整个路面已被风吹得面目全非,只能一路靠着电线杆辨别路向一根被风刮倒的电线杆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家只好弃车步行水,漫到了成年人的膝盖一阵强风吹来,13 岁的符传友倒在水中,符传道赶紧把他抱起来又一阵大风,两人被冲到了路边的水田里符传道用力把符传友推到一根电线杆边,而自己却被一阵急流冲走了,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下午 17 时,风浪伴着潮水涌入村庄,罗豆农场南洋村告急!山良村告急!港东村告急!东溪村……告急!23 个村庄先后被淹,水位从膝盖深瞬间涨至齐腰,甚至齐胸深铺前镇下寮村村民小组组长陈明,拿着一面大锣在村子里来回敲打着:“快撤到防洪楼啊,海水上来了在齐膝的雨水里,陈明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抱着小孩,走向防洪楼20 分钟内,全村 72 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防洪楼,潮水迅速灌入村庄,涨至 1.5 米高小船刮上树,大船冲上路”,成了一道灾后奇观……这一夜,文昌干部无人能眠一场关于灾后安置、防疫、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工作开始酝酿!省委科学果断决策的转移命令,3000 多名党员干部强有力的执行,使灾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敢于担当敢于担当————讲责任、讲良心讲责任、讲良心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30003000 多名党员干部,撑起摧不垮的铜墙铁壁多名党员干部,撑起摧不垮的铜墙铁壁台风到来前,抽查到达翁田的裴成敏,在风雨中被困 3 个多小时才回到镇上看到如此严重灾情,他心急如焚,不能打通,必须尽快赶回市里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但通往市里的道路已经中断怎么办?“通不了车,就走路!” 晚上 9 时 50 分,他带着 4 个人,顶着 10 级以上大风步行了 3 个多小时,到凌晨 1 点多走了 11 公里,到达凤尾墟,裴成敏这才坐上车赶往市里此时已是深夜凌晨 3 时,书记、市长主持召开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布置救灾工作,并作出了全力抢救罗豆农场受淹群众;尽量在 7 月 19 日 9 时之前打通前往铺前、翁田镇的道路;做好房屋受损群众的安置工作,帮助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做好防疫工作;尽快普查受损房屋、争取省政府资金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维护好稳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等七项决定通宵指挥罗豆农场大救援的市长刘春梅,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受灾村庄组织救灾和防疫工作7 月 19 日,6 个灾后重建工作组,在第一时间被派往受灾重点镇。
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下设基础设施恢复组、医疗卫生防疫组、救灾物资保障组、村庄重建组、新闻宣传组、重点受灾镇工作组、农田清理整治组以及治安稳控组共 8 个工作组之后,48 个灾后重建工作组相应成立,123 名机关干部被抽调奔赴到 8 个镇(场)91 个村委会驻点,开展灾后帮扶重建工作,和受灾群众同吃、同劳动共产党员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大灾当前,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决不能倒下这是文昌市委给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灾后第二天,抱罗镇委书记韩秀云的嗓子已经哑了,只能用笔写在纸上跟大伙交流刚做完甲状腺切除手术不久的她,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作为镇党委书记,她必须带领全镇干部奋起抗灾韩秀云的老家就在台风登陆点翁田镇,家里的房子损坏,88 岁的母亲受了惊吓,话已说不清楚她只能让姐姐转告母亲,“我知道妈安全就好!我是镇委书记,有很多群众在等着我,没事你们就不要给我打!”灾后第三天,文昌市罗豆农场山良村逐渐归于平静一个头戴草帽、身穿白大褂、脚蹬胶鞋的身影,又一次顶着太阳出现在村里的水井旁,检测、碎药、撒药、再检测她叫林婷婷,这次作为文昌市疾控中心派出的防疫人员,跟着专家负责文昌罗豆地区的防疫工作。
她是队伍中唯一的女性防疫员连续多日的暴晒,让她和其他防疫人员一样,皮肤被晒得又黑又红罗豆地区的 50 多口井,防疫人员已经走了不下 3 遍,井壁、井水的彻底消毒也做了 3 次消毒如果不抓紧做,就怕灾区有疫情,黑不黑、累不累的都无所谓啦!”林婷婷说铺前镇 28 岁的民政助理韩春艳,从 7 月 17 日至 23 日,每天超负荷工作 18 个小时以上,身心俱疲,却毫无怨言7 月 21 日上午,韩春艳打印好救灾物资分发表,刚走到一楼,肾结石发作了,痛如刀割,眼前一黑,晕倒在办公室门口当地卫生院建议转往海口治疗,但她坚决不肯,打了两支止痛针就出院了我不能走民政下拨的救灾物资和社会各界爱心援助的救灾物资,都是我接收、登记和发放的,我走了,临时接手的人容易出错如果救灾物资发放不透明、不公正,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韩春艳说两天来,她持续高烧 39.2 度,但依然坚持带病救灾快把给我!物资还没发完呢!”病榻上壮实的汉子声音竟是如此虚弱,站在一旁的妻子费了很大劲才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他是昌洒镇昌发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录海,从 7 月 17 日开始连续八天奔波在防风抗灾第一线因为自己家里有辆三轮车,救灾物资的搬运成了王录海每天的日常工作。
因为车小,他经常一天就得往返五六趟,连自家破损的屋顶都没时间修补7 月 24 日上午,劳累过度的他,心脏病发作病倒在救灾路上,但在病床上仍惦记着救灾工作如何发动和集结各方力量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如何把救灾物资及时合理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文昌民政局局长邢彩虹常到了深夜还不停地给同事打交换意见白天收集灾区一线的受损情况,指挥调配救灾物资,晚上熬夜制作救灾物资发放登记表,很多时候打得发烫,很多时候错过了用餐时间台风前父亲就因突发重病,半身不遂,躺进了医院,随着台风来临,邢彩虹便一连好几天都没法抽身去看看作为女儿我真的很想去看父亲,但作为党员干部,看到那么多受灾群众寻求帮助的眼神,已容不得我多想提及此事,邢彩虹不禁眼眶泛红8 月底,她父亲永远离开了人间在抢险救灾中,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干部;在重建家园中,看到最多的身影还是党员干部;在物资发放中,给群众发放的是应急救灾物品,给党员干部发放的是润喉片、感冒药和抗过敏药文昌市委办主任徐健超,4 天跑了 4 轮灾区,及时摸清灾情,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7 月 26 日,他再次深入昌洒镇受灾区,汇总群众意见向市委反映,促成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出台。
8 月 3 日,他被安排驻点在恢复灾后重建任务最重的翁田镇内六村,当日便住了下来每天早上 7 点多,徐健超都会出现在村口,中午吃在村中,劳动在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