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59679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zh(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与教育初探【内容摘要】 具备良好的自信是小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标志,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而缺失的自信心(或自卑)则是阻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针对小学生自信特点开展 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小学生自信的特点入手,提出了针对小 学生自信特点开展教育的若干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自信 特点 教育自信心也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小学生的自信心带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双重痕迹,具有不稳定性、双向极端性等明显的特点。小学生,正值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培养

2、其积极向上的自信心,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现阶段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如何针对小学生自信特点开展教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和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实践,从分析小学生自信的特点入手,以小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为背景,就小学生自信特点与教育作一试论,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一、小学生自信的特点一、小学生自信的特点1、初始性。小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虽然大部分儿童均经历学前教育,但由于此阶段大部分儿童的心智发育不全,对于自信可以说还处在萌芽状态,当然个别天赋异禀的儿童除外),此阶段小学生的自信就如一张白纸,在上面描上黑色就是黑色,红

3、色则就成了红色,也就是说其可塑性非常强,如果教育、引导得好则相对比较容易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而如果引导不好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人自信的建立具有基础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2、差异性。小学生由于其个体差异较大,其自信差异也较大。本人认为导致小学生自信差异的内在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智力差异产生的差异。智力的发展是自信建立的基础。小学生个体智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像投影一样表现在自信的建立上。一般来说智力高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自信,而智力弱的孩子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发育差异导致的差异。小学阶段是个体发育最不平衡的阶段,个体发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也在相当程度上影

4、响小学生自信的建立。一般来说发育早的孩子智力发育也相对较早,也就容易建立良好的自信,反之发育晚的孩子自信的建立就相对要差一些。三是性格差异引起的差异。人的性格大致分为外向型、中性及内2向型。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外向型的孩子容易建立自信,性格中性的孩子其自信与自卑之间容易转换,而内向型的孩子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3、阶段性。小学阶段的教育虽说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但由于正值个体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且发育极不平衡,一些个体的发育还呈跳跃式,因此其自信也呈阶段性。比如说: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就与二、三年级学生的自信不一样,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与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信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自

5、信也呈现出阶段性增长的特点。4、不完整性。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发育的局限性,其人格、智力能力还不足以建立完整的自信,其自信具有不完整性。比如说:一位小学生其体育成绩很好,而文化成绩不好,那么他可能就表现为在体育方面自信心很足,而在文化课方面的自信心则不足,甚至表现为自卑心理。一位语文成绩好而数学成绩不好的小学生也容易产生自信与自卑两种不一样的人格表现。这种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呈现出学生个体偏科的现象。5、不稳定性。小学生,由于其个体生理、心理发育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导致其自信建立的不稳定性。一个刚刚建立自信的孩子可能由于一次谴责或打击而使已经建立的自信大打折扣,甚至丧失贻尽。而一个存在自卑

6、心理的学生也会因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而快速地建立起自信。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一道简单的题目做不出来而被老师骂为笨猪,结果这个学生整个学期均生活在自卑中,成绩也一落千丈。后来这门课换了一个老师,这位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信的培养,在这位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这位学生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逐步得到提高。这种自信与自卑之间的反转在小学这个阶段显得尤为突出。6、双极性。所谓自信的双极性也就是自信的双向极端性,表现为自信膨胀和自卑放大。自信膨胀是自信缺失的一种表现,产生原因是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全和不正确的引导而使其产生一种过分自信的心理。具体表现形式为: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比别人强。这种自信膨胀的心理在当前条件

7、优越的独生子女身上显得尤为突出。自卑放大则是自信缺失严重的一种表现。部分小学生由于智力不足或家庭条件困难等原因,本来就存在一种自卑倾向,如果对这类学生不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非常容易产生自卑。而且这种自卑心理在他们心中还会进一步的放大,产生一种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如别人的错误心理。在这种自卑放大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它在部分智力低下、性格内向、家庭条件较差(比如说农民工子女)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37、累积性。所谓累积性指的是小学生的自信不是一下子建立的,而是经过一步一步的累积而慢慢建立的。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发育的局限性,不可能一下子建立起良好的自信。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人格能

8、力不足以支持这种一蹴而就的自信建立。他们必须经过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的累积才能建立一种完好而全面的自信,这种自信才能得到稳固。8、多因性。多因性是指小学生自信的建立存在多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他的生活范围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影响其生活的群体包括老师、同学、玩伴、父母、长辈及亲友等等。这些群体的每一个对象都可能对其自信心的建立起到影响。举个例子说:一个在老师那里建立起自信的小学生可能因为父母的原因而丧失,而一个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自信的小学生则完全有可能因老师的疏忽或教育不当而丧失。这种自信的相互影响在同学、玩伴及亲友之间也一样存在。二、小学生自信特点与教育的思考二、

9、小学生自信特点与教育的思考1、开展素质教育。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忘,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的自信培养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针对小学生自信初始性的特点,我们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以一种细腻的教育手法全方位的去培养小学生的自信。要全面入手,敢于放手,凡是小学生自己可能做好的事,就要相信他能做好,使其感受到你的信任,他才会产生信心。当然孩子独立办事,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会把事情办糟,甚至惹来麻烦。这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懂得“不怕失败,大胆尝试”的道理,让他们在实践中“吃一堑

10、,长一智”,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建立一种健全的自信人格。2、实行分类教育。首先,针对智力差异产生的自信差异,我们可以采取分类指导的教育方法。比如:对同一个班级两个智力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难度不同的差异教学方法。对于智力高的学生教育的难度大一点,而对于智力低的学生则下降教学难度。我们不能要求两位智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完成同样的学习,如果硬要这样的话,只能使差生永远越来越差。同时在评定学习成绩时,我们也可以采取分类评定的方法,比如说:优等生 80 分合格的话,差生可以下降到 60 分合格。通过这种分类评定使差生能够觉得自己不低人一等,从而树立起应有的自信。其次,对于智力发育

11、差异导致的自信差异,我们就应该多跟孩子接触,及时掌握他们的智力发育水平,合理的调整教学的强度与难度,从而达到一种教学上的动态平衡。再次,对于因性格差异而产生的自信差异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当其有过分4自信苗头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强其学习强度和难度,遏制一下这种趋势。对于中性性格的学生则要加强正面引导,使其顺利的建立起自信。对于内向型的学生则要多采取鼓励教育方法,从各方面入手,使其建立起健全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自信的巩固。3、注意阶段式教育。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级别的教育,打破惯性思维的教育方式,从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程度出发,采取区别对待的教育形式。这一

12、点对于山区农村基层的一些小学老师尤为重要。因为山区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短缺,一些老师往往身兼数个不同年级的教学,容易产生一种惯性思维的教育方式。4、实行平衡教育。小学生自信的不完整性往往是由于外在原因造成的。如许多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知识技能、艺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体育技能、生活处理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注意学生全方位的自信培养,不能顾此失彼。而对于因自信不完整的学生则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实行平衡教育。比如:对于体育自信心好而文化课自信心缺失的学生,就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其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其建立起足够的自信。不能像下山的猴子一样掰了玉米丢了西瓜。5、开展巩固教育。小学生

13、的自信非常不稳定。自信与自卑,自卑与自信之间经常转换。对于已经初步建立自信的孩子需要进行巩固式的教育。比如说:这个星期我们进行了 B 级别难度的教学,下个星期我们进行了 A 级别难度的教学,那么在再下一个星期我们就可以适当安排 B 级别难度的教学,通过教学难度的转换,进一步巩固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自信。而对于本来就存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实现了自卑到自信的转换后这种巩固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类小学生的自信能力比其他学生要脆弱。需要小心的、逐步的进行巩固,使之不再发生自信到自卑的反转。6、开展双向性的教育。所谓的双向教育,是指挫折教育与鼓励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于自信膨胀的小学生来说,其自信其

14、实是一种缺失的自信,如果不正确的加以引导,就可能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长期下去对其成长非常不利。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挫折教育,比如说:可以给予比别的学生难度大一点的教育,通过适当的调整抑制其过分膨胀的自信。当然在实行这种教育的时候需要非常的谨慎,因为如果在度上把握不好的话会发生自信到自卑的反转。对于自卑放大的学生则需要大张旗鼓地开展鼓励教育。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特别是儿童)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鼓励”教育的特点是充分发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5逐步形成燎原之势,从而实现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

15、。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在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制作了一个蹩脚的小板凳而受到同学的嘲笑,而老师则非常的肯定了爱因斯坦的成绩,给予了积极的鼓励,从而使爱因斯坦建立起了自信。7、开展循序渐进式的教育。小学生自信的建立是逐步的,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针对这一特性开展循序渐进式的教育。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也就是教学的难度要逐步增加,不能实施跳跃,特别是在年级升替之间更要注意做好衔接。比如说:对于二年级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期初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安排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使其有一种和缓的过渡,不要一下子就升到三年级难度的教学。而对于部分智力低下或智力发育较晚的学生则可以采取适当留级的方法进行教

16、育。8、开展关联教育。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具有多样性,影响其生活的群体包括老师、同学、玩伴、父母、长辈及亲友等,在这当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老师和家长。由于孩子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不是单一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自信的建立就需要开展一种关联式的教育。现在的家长,大多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以为多给孩子实施教育的机会就会取得好的成效,于是放学后、休息日、节假日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和兴趣班。结果呢?适得其反,孩子因为压力而产生了厌学等心理,结果使其原已建立的自信逐步丧失。这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要做好积极的沟通,及时掌握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态,开展关联教育,合理有序的安排其学习和生活。21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 21 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自信密切相关。而小学生自信的建立是形成这种良好自信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分析小学生自信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良好自信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实际,大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牟献萍.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