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地理(科技大赛)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59480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好地理(科技大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好地理(科技大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好地理(科技大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好地理(科技大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好地理(科技大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好地理,建设祖国 (论全球水资源) 当今全球淡水危机的警钟已敲响,“如何应对水的威胁”已摆现在各国人民面前。 西亚国家以色列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是值得 各国来借鉴。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 271 立方米,沙 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67%,年蒸发量达 2500 毫米。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 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 独到之处呢? 一、管道引水,形成网络: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该湖面积 166 平方千米,蓄水 424 亿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其效能,以色列从 5

2、0 年 代开始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 440 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他们把太巴列 湖水抽高到 360 米,然后通过直径 274 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 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 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 该工程每年总引水量 99 亿立方米,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 发,线路损耗很少。它的建成使以色列核心区域的沙龙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粮 果基地,使内格夫沙漠地区出现了 57 万公顷的绿洲,同时也缓解了耶路撒 冷的用水紧张状况。 二、咸水淡化,多方集水: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是人类未来的新水源。以色 列很早就重视边缘水的利用,他是全球上最早开

3、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之一。该 国通过先进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 Cl低于 400 毫克/升的微咸水,并探索出 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路子。他们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 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立排水系统, 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了周年平衡,防止了次生盐碱化。为了利 用暴雨洪水,防止弃水,该国在北部年降水量 200 毫米400 毫米的丘陵区的 每个可集水的小峡谷都兴建了小型水库,用于局部灌溉。在年降水量 200 毫米 以下的干旱农作区,采用地面喷洒化学物质阻止水分下渗,增加小雨的地表径 流,使有限的降水集中流入农田。在大田,他们还实行作物残茬留

4、田集水,增 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以色列在利用微咸水的同时,还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兴建 了海水淡化厂,采用闪蒸法获取淡水,同时,又在对海水蒸发处理时发电,一 举两得。 三、电脑微灌,系统控制: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全球干旱地区农业发 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 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 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 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大畦灌水 节水 90%,节能 50%,平均增产 30%。以色列的农业用水较前大

5、为减少,可 出更多的水用于工业和环保。 四、严格管理,循环利用:以色列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对水资源管理非常严格,明确规定了各部 门用水的定额:每年居民用水占 20%,农田环保用水占 40%,工业用水占 40%,任何部门不得突破。国民节水意识也很强,对生活污水都要集中处理后再用于 农田灌溉,工业废水也大多实现了循环利用。以色列是全球上淡水利用率最高 的国家。 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以色列 95%的粮食靠自己生产,每年生产的蔬菜、瓜 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为跻身于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十二国之首发挥了重要 作用。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国起源很早,东汉班固于公元一世纪撰写汉书地理志已 开其端。此后历代

6、相继,至宋代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应麟 的通鉴地理通释;到清朝早期,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晚期杨守敬 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封建时代中国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在西方,沿革地理的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难以与中国相比拟。 1848 年出版的麦考利英国史第一卷第三章关于 1685 年英国历史地理的描 述,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但该章及其以后出版的一些以“历 史地理”命名的著作,实际上仍以记述疆域或政区变迁为主。被称为俄国历史地理奠基人的 18 世纪地理学家塔季谢夫对历史地理任务的 解说,也只限于历史时期疆域、位置、地名、边界、民族、移民、村落以及地 方行政机构

7、的描述,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内容基本一致。总之,19 世纪 及其以前“历史地理”一词在西方虽已广为应用,但实质内容仍属于沿革地理的 范围。近代地理学始于西方,德国地理学家康德于 18 世纪中,在科尼斯堡大学开 始讲授自然地理课程,洪堡德与李特尔又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早 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直接影响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是李特尔在柏林 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以后是德国拉采尔的人类地理 学。美国女地理学家森普尔在她去世之前写成的地中海地区的地理及其与历史 的关系,是代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法国维达尔白兰士针对 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可能论,其著作人文地理学

8、原理对于现代历史地理 学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历史地理学名称在 20 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但其内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 范围。19171919 年张相文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地理沿革史,这是沿革地 理第一次被列入大学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上已不限于疆域与政区的演变。植物也会睡觉(供你参考)过去,我们只知道人和动物会睡觉,通过睡眠来消除忙碌一天后的疲劳,调节 生理机能,以便以旺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生活。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 植物也会睡觉。 今天,我家栽了几盆花,从每棵花根部的土里第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草,它 们那嫩绿的大三瓣、小六瓣叶子均匀地铺在花盆里,倒也为盆花增添了几分姿 色。入冬后,为了不让

9、盆花受寒流的侵袭,爸爸便把这些花盆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小便,无意中看见酸角草的叶子下垂,好像蔫了,再看 其它盆内的酸角草也是一样,我以为这些小草可能是不适应室内环境快枯死了。 第二天早晨起床,昨晚“蔫了”的酸角草叶子又展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决 定解开这个谜。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记下了观察日 记。 晚上 7 点钟后,酸角草叶子开始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 像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 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片又重 新张开,迎接朝阳,再次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所以我断定: 酸角草也会“睡觉”。 为什么小草也会像人

10、一样睡觉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原来,这种随昼夜的光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 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运动。如 花生、大豆、合欢和含羞草等的叶子,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 合拢起来。酸角草的感夜运动则表现为到晚上叶子便朝下,而白天则朝上。 酸角草的这种感夜运动,是由于它们叶柄上侧和下侧的生长素的含量随昼夜变 化不同所引起的。白天,在阳光的沐浴下,叶子中生成的生长素向叶柄移动时, 较多地集中在与叶柄的下侧的筛管连接的叶片部分,由于这部分生长素浓度较 高,生长较快,结果是叶子朝上。而在夜间,生长素在叶柄的上侧含量比下侧 高,使上侧生长加快,结果导致叶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 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 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