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828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和平区天津市和平区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生物试题温馨提示:本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 时间 90 分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在答题卷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第 I 卷卷注意事项:1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1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 列有关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 DNA 复制 B抗体与催化C胰岛

2、素与调节 D载体蛋白与免疫 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果糖 B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是 C、H、OC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 20 种 D组成核酸的单体有五种 3下列结构中含有碱基种类最少的是A细胞核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4下列生理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是A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B有氧呼吸C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5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A合成的 AIP: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细胞膜B转录的 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核糖体C合成的 DNA 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吸收的水: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6下列关

3、于人体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质B与浆细胞比较,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核仁与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7如果对细胞施加某种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则会直接受到影响的运输过程是A根尖细胞吸收水分 B肌肉细胞吸收离子C神经元吸收氧气 D小肠绒毛细胞吸收甘油和脂肪酸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为反应物供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 PCR 中,加入 DNA 连接酶可连接两条 DNA 单链中的氢键,使双链延伸D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或胶

4、原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 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 作用速率相等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10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 25、黑暗、无 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时间 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

5、糖的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的含量将增加 11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 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 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减少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1 2如图表示某细胞(含 4 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 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 B细胞为极体C细胞有 2 个基因 B D细胞的基因型为 a 1 3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A甲基绿吡罗

6、红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呼吸作用产生 CO2的多少 1 4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 mRNA 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1 5盂德尔在对_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 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 F2的表现型比例为 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

7、 1:1CF2基因型的比例为 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 1:1 16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紫色 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 1 紫:6 红:9 蓝。若将 F2中的红色植株的花粉两两融合, 培养出的融合植株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分别是A.3 种、6 种 B2 种、3 种 C4 种、4 种 D.2 种、4 种 17右图为某男性的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 a、色盲基因 b) ,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 了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 2 个白化基因 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自于母

8、亲 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16 D若再生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 1/16 18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图中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 BBb C D:bX YBX Y 19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C用同位素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32P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标记的 DNA,但检测不到标记的蛋白质32P35S20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自非洲爪蟾红细胞的珠蛋白 mRNA,

9、以及放射性标记的 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如果注射含有珠蛋白 mRNA 的多聚核糖 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外 mRNA 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B珠蛋白 mRNA 进入卵细胞后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C若不注入珠蛋白 mRNA,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D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2 1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22DNA 熔解温度(Tm)是使 DNA 双

10、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 DNA 的 Tm 值 不同。右图表示 DNA 分子中 G+C 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 Tm 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般地说,DNA 分子的 Tm 值与 G+C 含量旱正相关 BTm 值相同的 DNA 分子中 G+C 的数量有可能不同C维持 DNA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D.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间的氢键总数比 A 与 T 之间多 23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是A相同的 DNA 复制成不同的 DNA B相同的 DNA 转录出不同的 RNAC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不同的氨基酸 D相同的 tRNA

11、携带不同的氨基酸 24科学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简称 Bt 基因)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不要 的操作是A用限制酶切割棉花 DNA B构建 Bt 基因表达载体C将 Bt 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D检测 Bt 基因的表达 25下列有关 PCR 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 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 技术的原理是 DNA 双链复制C利用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 技术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 DNA 26下列关于基因文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建基因组文库时可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B水

12、稻基因组文库中的每个重组 DNA 都含有完整的水稻基因C利用 cDNA 文库可研究某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D可以从小鼠肝脏细胞的 cDNA 文库中获取过氧化氢酶基因 27限制性内切酶是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 DNA 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依 次为四种限制酶BanHI,EcoRI,Hind以及 BgI的切割位点和辨识序列。为防止酶切后含目的 基因的 DNA 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下列不能同时切割目的基因的是28下列对“克隆”概念认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单个细菌长成菌落,属于个体水平克隆BPCR 技术属于分子水平克隆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属于克隆技术D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

13、交瘤细胞属于细胞水平克隆 29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 B 细胞B骨髓瘤细胞与 B 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 30为研究培养基成分对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科学家完成下表所示的实验,培养条件 相同且适宜原生质体存活,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纤维二糖有助于愈伤组织形成 B纤维二糖提高了细胞分化能力 C实验中所用的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不含有细胞壁 D培养基还需要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第

14、第卷卷注意事项: 1本卷共 6 题,满分 40 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31 (6 分)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甲图细胞所发生的生理变化是_。 (2)乙图表示的结构是_。(3):在丁图所示结构上与图示物质同时产生的另一化合物的转移途径是_,能进行丁图 生命活动的细胞同时还能完成下列_(填编号)过程。葡萄糖丙酮酸ATPADP+Pi细胞核 DNA核 DNA染色质染色体氨基酸蛋白质 (4)磁坏细胞核中的_或_(结构)会使丙图中的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32 (6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后,想进步探 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 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多的问题 9 他们进行了 如下实验:将一定浓度的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与等量酵母菌混匀后,按下图装置实验(实验前瓶 中均无氧气).当测定到甲、乙装置中 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 乙两锥形瓶溶液分 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 1 和滤液 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_。(2)酵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