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58645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五单元a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年级第五单元测评卷(A 卷)阅读(60 分)一、默写(5 分)1. ,满江风浪又如何。 (水口行舟 )2.荷蓑出林春雨细, 。 (牧童词 )3. ,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词 )4.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5. ,眉目分明画不如。 (赠外孙 )二、文言文(20 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 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2、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 本文选自 所著的 (2 分)7. 解释加点字(4 分)(1)卿今当涂掌事: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 )(3)及鲁肃过寻阳: ( )(4) 肃遂拜蒙母: (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 分)(1)卿言多务,孰若孤?(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9.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在这篇文章中的吕蒙具有怎样的性格?(2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 分)神童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2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 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

3、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也。 【注释】:饶州自元丰末。饶州:古代州名,今江西波阳一带。元丰:宋朝年号。 神童:指应神童试。宋代科举开始有神童科,赴考者称应神童试。 俚俗:世俗之人。 木杪(mio):树梢。10.解释加点字(2 分) (1)朱天锡以神童得官 得( ) (2) “然儿非其质”中“质”字的解释应选择的义项是 A抵押,人质 B.本质,实体 C.询问,对质 D.质地,资质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1)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_ 12.纵观全文,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指明了造成小儿“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也”的原因是:(2分)(1

4、)_ (2)_ 13.神童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2 分)_ _ 三、现代文(35 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6 分)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

5、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3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的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

6、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经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_(错乱、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 xin 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 (广阔、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松

7、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3.看拼音写汉字(1 分)苔 xin( )14.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 分)15.划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3 分)16.文章第五段是通过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习性的?(3 分)17.下列对本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

8、树上去。 A “警觉”概括地介绍了松鼠反应敏锐的习性, “十分”则道出松鼠生性敏锐的程度非常高。 4B “只要就”这一条件复句和“跑、躲、逃”三个动词,极其具体而又生动地刻画了松鼠的货真价实的“胆小如鼠”的性格。 C松鼠“住在高大的树上” ,但是在树根上“触动一下” ,并以“稍微”点出触动之轻微,松鼠居然能感受到,立即作出反应,或“跑” 、或“躲” 、或“逃” ,从而突现灵敏到何等程度。 D “只要就”是个条件复句,一旦出现“触动”的信息,立即作出反应或“跑” 、或“躲” 、或“逃” ,极其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松鼠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的警觉灵敏的习性。 18.有人说文章第六段与本文中心脱节,可以删掉

9、。你是怎么认为的?请阐述理由。 (4 分)母亲的诗总会在某个时间,捧起手中的一本诗集,集子的封面已略有泛黄,但扉页上幼年的题诗仍依稀可见。这是一首孟郊的游子吟 ,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一句上我还做过批注,上面写道:“这就是我的母亲。 ”听来有点傻,其实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首诗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已成为各种语文考试的常客,但对我来说,这首诗里所蕴含的内涵和古诗却是永远无法忘怀的温馨记忆。到今天为止,我仍旧知道母亲不是诗人,母亲并不会写诗。但是,当我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在此时忽然觉得,我母亲她似乎写过一首诗 十多年前,我还在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

10、地下了一场雪。依稀记得那时的我一听到下雪,便会放下手上所有的东西,飞速奔到屋外,只管抓紧这份快乐。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 x 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知道啦!”我哆嗦着应声道。5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

11、,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

12、。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我低头哀叹道。在这样的一种情绪缠绕下,我无法对自己释怀,想要在这星夜下大声疾呼,喊出人生的愤懑,但却不知究竟喊些什么?只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愁绪郁结在心底,无法排除,无法离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可能是站累了,也有可能是心累了,我用力撞上房门,在门后找了个凳子坐下,屋内只听到我的唉声叹气。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

13、了我一眼。“孩子,星星生厌吗? 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 ”我没有说话,只是被母亲的话有所打动,站在原地不断回味着刚才的绕梁音。但整个空气中好像都弥漫着积极的乐符。“还在磨蹭什么?来!”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 “走,我们看星星去。 ”我本想说不看的,但不愿意扫母亲的兴,于是只能同往。 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6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我的母亲虽然不像林肯母亲般严厉、不像王安忆母亲那般优雅,但她在我的心里就如同一首诗歌,每时每刻都在心中流淌,给我温暖,给我力量!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我已懂得:母亲就是一首诗,一首专门为我创作,无怨无悔的母爱之诗。无比思念这样的母亲啊!19根据文中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x( )人(1 分) 20 “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 ,但母亲随口说出的话,竟被我称为诗,这是因为_ _(2 分) 21.文中两次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第一次是我_ _ _的时候;第二次是我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