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503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启东中学启东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陆向花命题人:陆向花1、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敬重态度。教养的获得是不可 的,它是长期规训和自我修 炼的结果。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 ,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放纵自我,这样的行为 。 A一挥而就 不以为然 人所不耻 B一蹴而就 不以为意 人所不齿 C一挥而就 不以为意 人所不齿 D一蹴而就 不以为然 人所不耻 2. 下列各句中

2、,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江苏交通厅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分析国庆假期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听取各方面的广泛意见,进 一步完善运行机制。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苏浙沪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 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要彻底根除“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治理并不现实。倡导文明交通,增 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D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的房源不足,正逐渐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 3. “她(唐小姐)眼睛不顶大,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像政治家讲的空话,大而无当。 ”根据句 中

3、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从下列句中选出具有相同特点的一句( ) (3 分) A那女人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B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C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 D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 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 可惜这座书卷 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树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 南

4、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 ,可谓实至 名归。 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 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内涵。 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 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 1915 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为“诗丝书之乡” 。A B C D 5. 理解下面漫画的主旨,选出概括恰当的一项( ) (3 分)A做人要有畏惧心,时时掂量自己的言行,否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B经营没有底线,无论什么人,必将受到严惩。 C教育讲究公平,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一定会遭到谴责。

5、D人为地将人分成等级,这样的制度将最终被唾弃。 二、文言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 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 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子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 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

6、,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 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 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 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 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 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

7、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 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 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 ,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而户部乃次居四 次:次序 B却礼币之赠 却:拒绝 C丁内艰,服阕 阕:终了 D收恤姻党,字孤寡 字:抚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

8、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 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 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孟诗的 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3 分)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4 分) 9.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 (

9、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 时为广州四会县令。 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度 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1)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 ,请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 析。 (5 分) (2)请结合诗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3 分)

10、(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 (3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 眼前道路无经纬, 。 (曹雪芹红楼梦 ) 为山九仞, 。 (尚书 ) ,任重而道远。 (论语 ) 目不能两视而明, 。 (荀子劝学 ) 民为贵, ,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 见贤思齐焉, 。 (论语 ) ,入木三分骂亦精。 (清郑板桥对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20 分) 。 淡红深碧挂长竿 车前子 什么地方没有缸?石门的缸让我有印象。以致我觉得石门就是一只缸,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

11、一只缸。丰子恺故居这一只缸里,我第一次去,装满黄酒, “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 ,这两句诗如果没记错,是王安石写给妹妹的绝妙好词;第二次去,相隔不到五六年,故居对面青山绿更 多,我却觉得这只缸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味道不对了。 笫次去,那天黄昏,我从丰子恺故居出来,黑漆漆的门发出摇橹一般声响,在我身后摇上。 石门像码头的话,码头上没几个人,形体黯淡且痩。抽烟的;咳嗽的; 一边抽烟一边咳嗽的;帽 子下警觉的神色;老头;老头。我在石门镇上瞎转,走进供销社,瓶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硬块,我 知道这是糖。肥皂。套鞋。柜台里还有连坏画,是营业员自己的读物。 第一次去丰子恺故居,许多房间都没开放。我觉

12、得好,有想象。想象丰子恺在这间房里喝酒, 在那间房里读书,或者干一点不可以给我们看见的事。这多好。后来再去,修葺一新,房间全都打 开了,成了展览馆:到处挂着复制品。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是丰子恺代孙子或者孙女“捉刀” ,画了一个红小兵在听半导体收音机, 图画老师在上面打了个分:“良” 。想象丰子恺的孙子孙女回家,缠着爷爷不放,说画画作弊,让你 代笔了,结果还是没得到“优” 。早知道自己画了,也不用老忐忑不安的,怕被图画老师发现。于 是他们上前,啪,啪,啪,揪下丰子恺三根胡须为什么是三根?他们要去玩三毛流浪记。一个 丰子恺,一个画三毛流浪记的张乐平,中国这两个艺术家,对孩子是真有体会的。 丰子恺故

13、居外有一块空地,临河地方萧散,连野草也懒得从泥地爬出。这是一块泥地,颜色较 深,一直潮湿没干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它的尺寸大概有我读过的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在这个“操 场”上,却只有三只缸。一只缸独自站立,在那里练习立正;两只缸套在一起,在那里练习叠罗汉。这三只缸是何用途,打听颇费周折。问了几个经过我身边的当地人,他们瞧瞧我,咕哝一句, 立定两脚,陪我一起看。有个人还走上前去,敲敲一只缸,回过身来瞧瞧我,再敲敲另一只缸,最 后回到我身边,继续陪我看。 其实我在打听这三只缸用途的时候,已经认定它们是染缸。即使它们本来是米缸、酒缸、水缸, 或者是从陕北长途跋涉而来的酸菜缸,我还是认定它们是染缸。从书本

14、上看来,丰子恺家是开染坊 店的。放在民国二三流小说里,他就是一个怀着理想去日本求学的染坊店小开:梳着分头,抹着发 油,戴着金丝边眼挽,一身缩水西装,皮鞋却怎么也穿不惯,常常穿的还是黑布鞋。我头脑里真想 象不出当初丰子恺东渡日本之际的形象,丰子恺在我的生活里,是没有少年,也没有青年的。他是 从中年开始的,渐渐须发皆白。 范成大有句诗“淡红深碧挂长竿” ,说的是染布的小贩沿街叫卖的情景。这句诗用来说染坊店 也是传神的: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都挂在长竿上晒着,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这句诗用 来说丰子恺的绘画也是贴切的,丰子恺画中的色彩极其鲜艳,他是在染坊店玩大长大的,淡红深碧, 耳濡目染。 夕阳独红,大家普蓝。淡红深碧挂长竿,底下坐着个丰子恺。 三只缸,排成队,在石门镇上跑起来,咕咙咚,掉下水,呼噜呼噜沉没了。 (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好花好天 ,有删改)12作者两次去丰子恺故居,第一次感觉故居“缸”里“装满黄酒” ,第二次却感觉“缸”里“装 满掺了水的黄酒” ,作者为何有这样不同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