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中看武汉火红岁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8108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作品中看武汉火红岁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作品中看武汉火红岁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作品中看武汉火红岁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首个老年专业书店试运营3月每天200多老人慕名光顾 本报讯( 记者王志新 关 馨)昨日,江汉区香江路上的一 家小小书店引来众多参观者的 点赞。这是我省唯一一家老年专 业书店,专为老年读者而开设。 这家书店被命名为“ 时光 书屋”, 位于武汉老年大学中。 记者走进书店, 一股浓厚的文 艺气息扑面而来, 面积 225 平 方米的书店装饰得古色古香, 包括图书、 产品和休闲三大功 能区,有图书 1.5 万册,涉及时 政、历史、文学等 10 多类。其负 责人冯柳介绍, 书店由武汉老 年大学和武汉出版集团公司联 合打造,今年 9 月开始试运营, 旨在为老年教育服务、 促进全 民阅读。 冯柳说, 平均

2、每天有 200 多位老年人来这儿看书买书,有 的还慕名从武昌赶过来。“ 试运 行以来,我们了解到老年人的一 些购书需求。”冯柳发现,老年女 性读者喜欢购买民歌、做菜等书 籍,还买偶像剧的书,如 花千 骨、 芈月传和 秘密花园涂 色书等,书法绘画、养生保健、乐 器唱歌、名著和怀旧的连环画也 深受老人喜爱。 前不久,在老年 大学上课的曾宪龙老人一口气 购买 6 套连环画,全是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等名著,送给 过 10 岁生日的孙子。 老人说, “ 送 500 元钱不如送这套连环画 有意义,既能学到知识,也能作 为收藏。 ” 老人可以在书店预定书 籍,只需留下书名、出版社和联 系方式。 针对老人

3、想要的偏门 书籍,书店会发动 “ 关系”找货 或者调货,万一书籍已经绝版, 书店就为老人重新印刷一本。 除此之外,老人还可以在这 儿举办小型文学沙龙,甚至把自 己的作品拿来售卖。 据了解,书 店已举行 10 多场文学沙龙,老 人在这里挥毫泼墨、 谈笑风生。 书店还摆有老年人的手工、书画 和盆景等作品 100 多件,明码标 价出售。 目前, 武汉有老年人 160 万, 细分老年市场的服务产品 寥寥无几。“ 时光书屋”以老年 大学学员为基础, 向全市老人 辐射,这种经营模式引来广东、 江苏和澳门等地老年大学的关 注,先后来汉取经。“ 目前并不 能盈利,更多的是社会效益。 ” 冯柳说, 老年专业书店

4、走向社 会,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需要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 如免费提 供场地、免交水电费等。20201 5年1 2月25日 星期五 责编: 李少峰 美编: 刘岩 版式: 陶泓 责校: 文胜文 化 新 闻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 80 年代 初,艺术家用画笔描绘武汉的城市变迁, 留下许多精彩作品。明日上午, “ 武汉,武 汉一部艺术链接的城市史” 年度展 将在武汉美术馆开幕, 展出武汉主题美 术作品、老照片共 300 余件。 昨日, 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为长 江日报记者提前导览, 以作品讲述武汉 建设与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表现武汉人抗洪抢险刘宇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新 时代,艺术家们激情澎

5、湃,深入农村、企 业、工地,用画笔讴歌对新生活的赞美。 1954 年至 1958 年, 中南美专在武汉成 立。关山月、黎雄才、胡一川、杨之光等著 名画家来汉,在中南美专任教,其间留下 大量描绘武汉的作品。 展览现场, 武汉防汛图 复制品绘 画精致、细节丰富。 1954 年夏秋,武汉市 遭遇洪水。 黎雄才多次深入抗洪抢险第 一线,记录武汉人抗洪自救的画面。 武 汉防汛图完成于 1956 年,长达 28 米, 场面恢弘,内容繁复,有 “ 抗洪史诗”之 誉,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洪灾过后,武汉人如何应对? 姑嫂 树 张公堤远望图等黎雄才小幅作品,记录武汉人民积极拓荒、 夯实堤防的繁 忙景象。画中可见,

6、参与防汛者居住在用 木桩、 草席搭建的临时工棚中, 徒手劳 动,热情高涨。 杨之光 1958 年创作于武汉的水彩 画 雪夜送饭画面温馨,充满人情味。新 中国成立初期, 武汉周边农村投入土地 改革、农业合作运动中,农民生产积极, 田间干活不分昼夜, 便是这一场景的反 映。 画中,一对夫妇在深夜冒着大雪,为 两位仍在田间干活的农民送上热饭菜。“一五” 时期:定格长江大桥试通车瞬间“ 一五”时期,武汉被中央确定为重 点城市,拟建设成华中最大的工业基地, 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相继动工。“ 尤 其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成为当时社 会主义建设高潮的一个标志。 ” 刘宇指着王肇铭的水彩画 长江大桥 速

7、写试车告诉记者,这张作品创作于 1957 年夏,描绘大桥正式通车前,火车试 运行的瞬间。画中,长江大桥下是一片沙土 地,人们顾不上围观、欢呼,忙着用扁担清 运沙土。 “ 一五”时期,李桦等一批知名版画 家来到武汉, 深入工人中, 传授版画技 巧, 带动艺术宣传。 版画家宋恩厚当时是武钢一名工人,在老师教授下,他学会 版画,用版画展现武汉工业建设。 又是 一炉优质钢描绘一位炼钢工人,在通红 的炉火前,露出欣喜的笑容。 同样反映 “ 一五”时期的武钢,关山 月国画 武钢工地角度独特:高炉下,工 人正在紧张地建设厂房。画面可见,当时 生产设备相对落后,仍以人力牵引、搬运 机械,但工地依然热火朝天。上

8、世纪70年代前后:武汉画家坚持创作刘宇说,上世纪 70 年代前后,武汉 艺术家们仍坚持创作, 留下一批既有时 代特点又有艺术水准的作品。 1974 年, 我省著名画家唐小禾与夫 人程犁共同创作油画 在大风大浪中成 长,展览展出该画作的素描原稿。画面描 绘毛泽东坐在轮船甲板上,周围的群众正 在聆听他的讲话。这件作品印成宣传画广 为流传,被誉为 “ 文革”时期美术经典。 陈立言国画 新仓创作于 1973 年, 画面描绘一个红衣少女, 正在往新建粮 仓张贴宣传单,上书 “ 广积粮”,画面充满 喜悦、积极向上的气息。 刘宇称,1948 年至 1980 年是武汉 美术创作的黄金时代, “ 反映武汉美术作

9、 品数量最多,精品佳作迭出”。“武汉, 武汉” 年度展来了美术作品中看武汉火红岁月记者宋磊 通讯员李霞曾为晚清四大书局崇文书局将重印精美传统刻本 本报讯( 记者欧阳春艳通 讯员姚磊)百年之前的崇文书局 又称湖北官书局,是晚清著名的 全国四大官书局之一。长江出版 传媒昨日宣布,旗下崇文书局将 正式启动 崇文书局版刻丛刊 编纂工程,遴选书局部分版刻精 品,宣纸线装影印出版,以展示 历史上的崇文书局镌工精雅、品 类众多的刻书风貌。 作为晚清著名的全国四大 官书局之一,崇文书局所刻之书 数量庞大,经史子集、丛书杂著 均有涉及, 在当时具有广泛影 响。 1904 年,在美国举办的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代

10、表中国参 展的崇文书局 179 种图书,获评 特等奖。展后这些图书捐赠给了 美国,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目前, 崇文书局有限公司 在进行资料普查的基础上,最 终选出该项目第一期书目 22 种。 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 潘启胜表示: “ 崇文书局版刻 丛刊 是我们与湖北省图书馆 联合打造的一个重点出版项 目, 我们将系统梳理传统文化 资源,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都活起来, 并希望该项目能成 为湖北文化传承的一张名片。”武汉美术馆成为全国重点美术馆后首展“勾画武汉的城市历史, 是我们的责任与荣耀” 本报讯( 记者宋磊通讯员李霞)前 不久, 武汉美术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重 点美术馆, “ 武汉,

11、武汉一部艺术链 接的城市史” 年度展是该馆成为全国重 点美术馆后的首展, 继续围绕城市做文 章,并借得多件重量级作品布展。 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说,国家重点 美术馆的评选标准不是馆舍规模、藏品 多少、硬件设施,而是实际工作和社会 效应, 武汉美术馆正是赢在办馆特色 上。 评估小组一致认为,武汉美术馆为 城市做的文章很到位、有特色。“ 勾画武 汉的城市历史, 是我们的责任与荣耀。 武汉美术馆要继续紧紧围绕城市做文章。 ” 此次年度展由两部分组成: “ 江河日 月美术作品展”、 “ 绝代风华摄 影作品展”。“ 江河日月”梳理从 1949 年 至今的武汉主题美术创作, 百余件作品 中包括不少名家名作。

12、 建国初期, 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 月曾在武汉工作, 汉水流水解冻 长江 码头 武钢工地 等作品记录那时武汉 的劳动景象,成为那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从关山月美术馆首次回到武 汉。 黎雄才、 王肇铭等知名画家的不少 旧作创作于武汉,后随艺术家离开。此次展览,武汉美术馆从关山月美术馆、岭南 画派纪念馆等美术馆请回作品, 让它们 60 多年后首次回汉。 唐小禾、程犁油画 在大风大浪中成 长原作散失海外。 为支持展览,唐小禾 拿出这件作品的素描原稿供展出。 因保 养不便,这张宽度达两米的巨幅素描,此 前极少对外展出。 “ 绝代风华”展包括武汉最早的一张 留影:1858 年,乔斯林随英国使者到汉, 拜会当时的湖广总督, 拍下第一张胶片 中的武汉。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 2016 年 2 月 21 日,市民可免费观展。关山月汉水大桥在建设中1 954年杨之光雪夜送饭 (初稿)1 958年陈立言新仓中国画1 973年R: 长报环节组 2015122520CJCZK1C25C.ps? ? ? ? 2015-12-25? ? 00: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