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80227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8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政治经济评论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 权力战略张晓通 解楠楠内容提要:本文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理论范式有关欧盟权力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欧盟权力性质进行了新的解读强调欧盟并不是一个超越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后现代行为体而是通过将政治、经济、规范性的实力资源组合起来使用的“联系权力”形成了一种“联系性力量” 欧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联系战略尝试克服内部决策分散化和军事力量不足的先天缺陷在对外谈判中策略性地将非军事力量转化为各领域的权力优势 在应对传统地缘政治挑战时欧盟大量运用了“从财富到权力”、“从低级政治到高级政治”、“从规范到权力”的实力资源转换战略以非军事领域的实力资源满

2、足军事安全领域的权力需求正走着一条不同于传统军事强权的权力政治之路 针对欧盟别具一格的“联系性权力”中国宜重视并逐步适应欧盟的联系权力形成对欧盟全面协调的谈判战略关键词: 欧盟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联系权力” 联系战略 中欧关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源于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此为起点形成了一个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和秩序 尽管经济全球化和全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欧盟的新安全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及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 学青年学者学术发展计划“一带一路与经济外交理论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感谢马里奥泰洛、 罗伯特基欧汉、大卫鲍德温、艾米司徒塔特、刘丰、赵

3、柯和邢瑞磊等学者及部分政策界人士对本文修改提出 的宝贵意见和重要启发 特别感谢欧洲研究审稿专家对本文的深刻洞见和富有启发性、精准到位的改进建 议 也感谢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肖方昕为本文资料搜集所做的贡献治理不断深入发展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依然是当前国际政治的主导范式南斯拉夫战争、利比亚战争、俄乌危机、朝核问题、中美如向防止“修昔底德陷阱”和南海问题等都在提醒我们威斯特伐利亚时代远未过去 对于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者而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四大特征:一是国家中心主义二是国家以权力政治为基本行为准则三是大国追求军事优势四是议题分等级即存在军事、安全议题的高级政治和经济、贸易议题的低级政治之分作为一个非

4、主权国家的、非军事化的欧盟在一个主要由主权国家构成、其主要行为逻辑依然是权力政治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里如何求得生存? 如何开展内部协调并与外部世界打交道? 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其利益? 特别是当对方不接受欧盟主张或强迫欧盟接受己方主张时欧盟又如何应对? 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是在一个基于威斯特伐利亚范式的国际体系里欧盟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实施怎样的权力战略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像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等传统大国那样拥有战略整体性能够作为内在一致的单位行事并对外实施权力对于中国许多人而言欧盟权力的性质一直是个谜 一方面这个谜团是源于对欧盟体制不够熟悉 早在 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前周恩来总理会见法国记者时就

5、曾谈及:“对于欧共体有几点我们还不是很清楚缺乏一些知识点 例如如果中国派大使到欧共体总部我们是否还能与单个的欧共体国家保持独立的经贸关系?”周总理这个疑问的实质是欧共体与其成员国的关系是什么中国该如何与欧共体及其成员国打交道 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盟权力的困惑也源于在一个威斯特伐利亚世界里中方对多极体系的偏好而欧盟恰好具备成为独立一极的潜在可能 因欧洲研究 年第 期 “全球治理”理论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国际政治中的正统和主导地位提出了质疑 全球治理研究的 主要学者罗西瑙认为当今世界面临国家中心地位的转变不仅是国家中心地位的下降而且还在“治理”中成为 次要的和边缘的角色 但罗西瑙的观点遭到很多质疑 特

6、别是国际政治中安全和使用武力的问题依然普遍存 在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地位没有改变罗西瑙的理论对此无法做出根本性的解释 参见意马里奥泰 洛: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潘忠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本文所使用的“权力政治”的定义源于马丁怀特的名著权力政治一书 书中怀特将“权力政治”定 义为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两种状况:一是存在着独立的政治权威并声称拥有“主权”二是它们之间 存在着持续的有组织的关系 这就是现代国家体系 怀特明确否认他的“权力政治”可以与霸权政治( )、亦即武力政治( )或通俗意义上的“权力政治”相提并论 怀特所说的“权力政治”指的是 一战以前的“权力政治”概念亦即

7、政治家在处理公事时主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的理由”不能受私生活中尊崇 的道德观的束缚 详见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版序言及第 页、第 页 本文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四大特征的描述很大程度上受到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对现实主义 前提假设批判的启发基欧汉与奈据此提出“复合式相互依赖”的三项特征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 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 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 陈志敏教授认为就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以及对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和重要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而言 欧盟至今尚未成为一个完全的战略行为主体 参见陈志敏:“欧盟的有限战略行为主体特性与中欧战略伙伴关 系 以解除对华军售

8、禁令为例”国际观察 年第 期 . : .此中国从一开始就对欧洲一体化事业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希望看到欧洲共同体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平衡美苏霸权 欧盟前任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曾说:“欧洲持续的一体化进程如启动欧元、扩大单一市场、扩盟等一体化举措都非常符合中国的世界观即世界上同时有几个发挥影响力的极而非单一的霸主在接待中国客人时我有时感到他们对欧洲在世界上的角色有着比我们自己更坚定的信念”但近几年来随着中欧经贸摩擦的增多、中欧“蜜月期”的结束以及“欧债危机”爆发国内对欧盟力量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种观点认为欧盟或欧元区的分裂不可避免另一种可能更主流的观点则认为在继续重视欧盟的同时也要重点发展与成员国特别

9、是德、英、法等大国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确认了中国对欧盟实际上是进行着一种“双层外交”与欧盟机构的外交以及与成员国的外交这种“双层外交”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与欧盟层面关系出现的挑战 中方感到在与欧盟打交道时一些重大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 年 月温家宝作为总理最后一次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时不禁感慨:“为了让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们努力了十年但仍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我感到遗憾”十年里中方做了欧委会的工作也做了成员国的工作却只能以温总理的遗憾告终 从“周总理之问”到“温总理之憾”中方似乎转了一个圈从“欧共体/ 欧盟优先”到“成员国中的大国优先”中国对欧关系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摇摆当中

10、中方始终没能破解有关欧盟性质的“斯芬克斯之谜”即欧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欧盟与成员国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该如何与之打交道 因此在对欧外交中中国面临着一个迫切的认知问题即如何认识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工作方式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民事权力”、“规范权力”、“军事权力”等有关欧盟权力性质的理论指出这些理论都是以机械主义、割裂的视角看待欧盟权力没 联系权力:欧盟的权力性质及其权力战略 . . . 时寒冰在欧债真相警示中国一书中称在欧洲缺乏有足够勇气的政治家让欧洲向政治联盟挺进的情 况下欧元区的分裂几乎是它唯一的归宿 参见时寒冰: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版

11、此外在被问及“欧版 已经推了欧债危机会因此缓解一下吗?”时寒冰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曹操当年用锁链把大船连起来的时候士兵晕船的问题迎刃而解问题似乎暂时解决了但接下来曹军就遭到了 更致命的打击! 被孙刘联军火烧战船全军覆没 参见时寒冰凤凰网博客:/ / . . / / . 年 月 日访问 周弘:“全面升级的中欧关系已现雏形”当代世界 年第 期史明德:“齐头并进共塑中国外交 欧洲季(大使随笔)”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陈志敏、彭重周:“比较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发展:一项初步的尝试”欧洲研究 年第 期 “中欧关系应尽量减少遗憾”欧洲时报 年 月 日:/ / ./ / /. 年 月 日访问有重视

12、欧盟对自身实力资源进行调配和灵巧使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这一部分回顾了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权力的概念区分了权力的资源和权力的运用指出欧盟权力的奥秘在于对自身资源的联系性使用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构建了“联系权力欧洲”( )的分析框架指出欧盟的权力性质是一种联系性权力其奥秘在于将各种类型的实力资源整合起来综合运用 “联系权力”克服了传统的欧盟权力理论的机械主义的弊端 这一部分对欧盟使用的六种类型的联系战略进行专门探讨主要回应现实主义认为欧盟缺乏军事实力从而无法成为大国的论断第三部分是两个案例分析第一个案例从战略和整体层面深入探讨了 年至 年中欧建交后前三十年的中欧关系审视了欧盟对华采取的战略型和

13、策略型的联系战略第二个案例集中探讨 年中欧纺织品危机期间欧盟对中国采取的形式多样的联系策略 第四部分尝试从“联系权力”的视角重新审视中欧关系并提出政策建议第五部分结语对全文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的理论贡献及不足一 欧盟权力性质的“斯芬克斯之谜”关于欧盟权力的性质即欧盟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之间以及这两大理论内部始终存在争论 争论主要围绕“民事权力”( )、“军事权力”和“规范性权力”( )展开 关于欧盟权力性质的讨论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是“民事权力” 早在 年时任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的弗朗索瓦迪歇纳( )首先提出“民事权力”的概念即在经济相互依赖增长的情形下缺乏军事力量不再是欧盟的障碍作为“民事力量”的欧洲欧洲研究 年第 期 “巧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尼诺瑟提出 年针对“”后 美国保守主义者实行的“单边主义”战略遭受重创美国国际声望和影响力日趋下降其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 题为“巧实力”的文章正式提出并阐释了“巧实力”认为巧实力战略主张在外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来维护国家 利益 之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进一步解释认为巧实力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硬实力和软 实力的结合体是美国领导世界的工具箱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使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不能顾 此失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