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657645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官网 :http:/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湖北人事考试网提醒您:2016 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即将开始,现根据 2015 年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详情对 2016 年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湖北人事考试网汇聚第一手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最新真题,模拟题,各类考试资讯,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查看。【导语】2016年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包括2016公共基础知识练习、2016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征文等,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法理学之法产生的一般规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1.法的产生

2、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初期的社会调整往往是个别调整,即针对具体人、具体行为所进行的只适用一次的调整。当某些社会关系发展为经常性、较稳定的现象时,人们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而为这一类社会关系提供行为模式,于是个别调整便发展为规范性调整,即统一的、反复适用的调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成两个利益对立的阶级,统治阶级需要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来维护其利益,迫使社会成员按照统治阶级意志行事,于是法的调整从一般的规范性调整中分离出来,法的调整逐渐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调整方式。法的调整的主体是政治社会中最具权威的组织国家,国家创制法并保证法的实施。2.法的产

3、生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规范主要是习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习惯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具有了阶级性,逐渐转变为习惯法。统治阶级有选择地利用原有的习惯,由国家加以确认,使之成为对本阶级有利的社会规范,而赋予法的效力,从而形成最早的习惯法。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国家机关根据一定的程序把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规范以明确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逐渐产生了制定法。最早的制定法,主要是习惯法的整理和记载,还有个别立法文件和最主要的判决的记载。以后,国家适应社会需要主动地制定新的法律官网 :http:/ 规范,制定法成为法的主要渊源。因此,法的产

4、生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由自发形成到自觉形成的长期发展过程。3.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浑然一体到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分化、法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的习惯融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于一体,国家产生之初的习惯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等没有明显的界限,三者相互渗透、浑然一体。随着社会的进化、法的发展成熟,法与道德、宗教规范开始分化,法在调整方式、手段、范围等方面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在社会调整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特殊的作用。以上为湖北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最新资讯消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详情,可以查看湖北人事考试网,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全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