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关标汝城出好茶,鼎湘树品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575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0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关标汝城出好茶,鼎湘树品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关标汝城出好茶,鼎湘树品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关标汝城出好茶,鼎湘树品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烈祝贺 2016 第八届湖南茶业博览会 9 月 2 日5 日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一片片生态茶园青翠欲滴,排 列整齐;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绿意 盎然;一栋栋瑶寨笔直耸立,错落有 致 近日, 我们走进常宁市塔山瑶 族乡狮园村, 犹如走进一幅动人的 美丽画卷之中。 茶园、青山、瑶寨还 有那热情的瑶族姑娘, 在这幅美丽 的画卷中穿梭, 汇聚成了最动人的 篇章。 很难想象,这个地方,以前竟是 常宁市有名的贫困村。 是什么让狮园村开始了美丽 “ 蝶变”? “ 是 茶叶”。 随行的塔山瑶 族乡党委书记彭小冬告诉我们,近 年来,塔山瑶族乡实施 “ 生态立乡” 战略,倡导 “ 生态扶贫”理念,探索了 一

2、条绿色崛起的 “ 茶叶 +”新路子。 而狮园村正是乘着茶产业这股 东风,开始了美丽的 “ 蝶变”,并获得 了 2016 湖南“ 十大最美茶叶村”殊 荣。“茶叶生态有机” 塔山山岚茶成市场“宠儿”塔山瑶族乡位于常宁市西南山 区,有 “ 一脚踏三市,一鸡鸣四县”之 称,属我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天堂山 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 狮园村正是位于天堂山国家森 林公园脚下,这里昼夜温差大,高山 多云雾, 土壤腐殖质丰富, 且富含 锌、硒等有益微量元素,是塔山瑶族 乡的产茶重点村。 经省茶叶研究所 的专家鉴定, 狮园村的自然条件在 全省有机茶基地中可排前三位,是 发展高档有机茶的绝佳场所。 不仅如此, 塔山栽培

3、茶叶历史 悠久,早在西汉便开始种茶、制茶, 宋代系朝廷贡品。 宋史 地理志及 嘉庆县志中均有记载,宋真宗之 女升国公主栖禅塔山能仁寺, 自制 自种塔山茶送京贡父。 清光绪十五 年, 湖南省掌故备考: “ 塔山茶,驰 名衡湘间”。 特别是近年来, 塔山瑶族乡党 委、政府审时度势,围绕把塔山瑶族 乡打造成为常宁市有机茶核心产 区,立足 “ 高山云雾、富含锌硒、生态有机、宋代贡茶”这一优势,积极创 建了南岭山脉茶叶优势产业区域和 “ 塔山山岚”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以 “ 咬定”有机不放松的决心,瞄准原 生态这个目标,出台硬措施,拿出铁 手腕扩基地、抓管理、提质量、促宣 传、树形象,做大做强生态有机茶

4、产 业。 “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我们下了 很多的功夫。 ”彭小冬告诉我们,为 确保塔山茶的有机品质, 狮园村严 格执行“ 三个一律不准” ( 不准施用 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村内茶企、合 作社签订了 茶叶自律公约,与茶 农签订了 有机茶生产承诺书等, 成立了村有机茶叶生产监督委员 会,从严规范茶叶产业经营行为。 “ 我们生产的生态有机茶现在 已经成了市场的 宠儿,每年春茶 一上市基本上就销售一空了, 还有 不少从广东大老远跑来买茶的客户 呢。 ”离开家乡 20 年,在外早已发家致富的何万忠看好这个产业, 回到 家乡狮园村, 流转了 1000 多亩地, 成立合作社, 成为了一名塔山生态 有机茶农

5、。 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流 转了 2000 多亩地种茶, 新建了厂 房, 添置了一条茶叶加工机械生产 线。 如今, 穿行在塔山瑶族乡狮园 村, 一垄垄的高标准茶园俨然成为 村里最大的亮点,从山脚到山顶,全 部都是翠绿的茶树, 在阳光的映衬 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茶叶精准扶贫” 迈入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2016 年 8 月 2 日,狮园村内热 闹非凡。 常宁市天堂塔山生态农业科技 发展专业合作社在这里召开首届社 员代表大会。 这次会议,不仅有塔山瑶族乡党委、政府领导参加,更吸引 了常宁市相关领导参加。 因为,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帮助 狮园村 106 户 410 名贫困人口通过 发展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6、。 其实, 衡阳市政府和有关部门 一直以来就对塔山山岚茶的产业开 发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不仅 要求把塔山瑶族乡建成茶叶生产专 业乡, 还要求衡阳市相关部门整合 力量对口支持塔山发展, 重点扶植 茶叶产业发展以实现精准扶贫。 常 宁市主要领导人更是多次考察调研 塔山茶叶产业发展工作, 提出要将 茶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和扶持瑶乡 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可要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还 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于是,在外打拼多年,有着浓厚 家乡情结的何万忠带着多年的积蓄 回到狮园村, 成立了常宁市天堂塔 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以造福农民为己任, 以帮 助贫困户脱贫为目的,采取 “ 公司

7、 + 合作社 + 基地联农户” 带动性的经 营运作模式, 不仅对社员提供种养 业的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的销售、 加工、储藏、运输以及种养业的有关 技术、信息等服务,还对贫困社员提 供种苗,土地平整资金无偿援助。 目前, 该合作社共发展高山有 机茶园 1200 多亩,全村所有贫困户 均加入了合作社, 去年合作社更是 获评为 “ 2015 湖南茶叶十强专业合 作社”。 “ 其实狮园村自宋代以来,就盛 产茶叶, 塔山山岚茶就是宋代的贡 品, 现在村子周边还有近万亩老茶 园, 这里发展茶产业有很好的基 础。 ”常宁人夏国华也看好塔山的茶 产业, 更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瑶 乡人实现脱贫致富。于是,201

8、3 年,他来到狮园村, 打算建设 3000 亩高标准有机茶园, 复垦 1974 年所建的 1000 亩老茶 园,最终形成以茶园为主体,兼顾特 色养殖和旅游观光的现代化综合产 业园区。 塔山瑶族乡乡长盘凤成给我们 算了一笔账: “ 每亩茶园正常产值可 在 1 万元以上, 并能够带动村民家 门口就业。 从清明至谷雨,1 名鲜叶 采摘工人平均每天能采摘 20-25 斤, 大概能获利 350-400 元左右, 多者一天能达到 600 元。 一名普通 的茶农, 每年仅采卖春茶鲜叶就能 平均获利 6000 元以上。 ” 茶产业的富民效益显而易见。 如今, 狮园村不少农户开始集 聚发展茶叶种植,茶叶,俨然成

9、为了 瑶乡脱贫的 “ 助推器”。“茶叶生态旅游” 书写茶旅结合新篇章来过塔山瑶族乡的人都会有一 种感觉:瑶乡真的变了,狮园村真的 变了。 往日坑坑洼洼的山路变成了平 坦的水泥公路, 一座座低矮山坡由 灌木丛生变成了一块块高标准的生 态有机茶园, 村里也由冷清变得热闹起来。 而这得益于塔山瑶族乡党委政 府审时度势的决策。 近两年来,塔山 瑶族乡更新发展理念,围绕 “ 护好一 方山水,做好山、水、寨、茶、文化”五 篇文章这一战略思想, 挖掘塔山独 特的生态、文化、民俗、旅游及茶产 业资源,书写了茶旅结合新的篇章。 通过 “ 茶叶”,如今塔山狮园村越 来越多的村民回到了家乡, 有的种 上了茶树,成为

10、了茶农;有的回到家 乡的茶厂工作, 有了照顾家人的时 间;有的借助生态旅游的热潮,办起 了农家乐。 而当地茶产业的崛起, 不仅促 进了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财政增 长,还推动了茶产业向茶文化、茶旅 游、茶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进 一步加速了塔山绿色产业发展和扶 贫攻坚进程。 其实, “ 茶叶 +”并非简单叠加, 而是通过深度融合,产生 1+12 的 效果。 也正是通过 “ 茶叶 +”,激活了 瑶乡的“ 美丽经济”。 据了解, 2014-2015 年, 塔山瑶族乡共有 320 户 1289 人摘掉贫困户 “ 帽子”, 脱贫率 47%。 该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也从 2014 年的 2830 元增

11、加到了 2015 年的 3650 元。 茶叶真正成为了瑶乡同胞的一 片 “ 致富叶”、 “ 幸福叶”。 “ 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塔山山 岚茶的品牌宣传,以建设魅力瑶乡、 和谐家园和 环境优美乡、民族魅力 乡、生态旅游乡、有机茶叶乡为目 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将塔山打造 成集茶叶种植、 加工生产与文化旅 游相结合的茶旅一体化旅游示范 区, 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山有机 茶生产基地,创建春观花、夏漂流、 秋溯溪、 冬赏雪的旅游胜地和湖南 省高山生态休闲旅游区; 并力争全 乡在 2017 年 12 月之前实现整体上 基本脱贫,到 2019 年实现全面小康 水平。 ”对于塔山以及狮园村未来的 发展,彭小

12、冬目标明确,信心满满。2016湖南“十大最美茶叶村(茶园)” “ 茶叶”让狮园村美丽 “ 蝶变”主 办 单 位省茶业协会湖南日报社张福芳杨文韬常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华 ( 右二)、市茶业协会会长廖伦龙 ( 左 二) 深入塔山乡狮园村有机茶园基地建设现场指导电力及水利设施建 设工作。唐天任 摄云雾中的常宁市塔山乡有机茶园一角 崔建华摄东岗岭片区茶园。张笛汝城,安睡在湘粤赣三省边界上。 自然偏爱她。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 均气温 16.6,平均海拔 600 多米,年降雨 量 1547.1 毫米, 年日照时数 1731 小时,具 有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偏爱她。“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13、氏”, 而汝城与神农也早在许多年前就有交集。 当 年,神农在汝城耒山作耒耜,汝城因此被誉 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当我们驱车沿平汝高速一路南下,随海 拔攀升,绿色 “ 霸道”地占满我们的视野,远 近山峦起伏,都是一片片茶园。 汝城出好茶, 如何促进茶叶产业化发 展,如何打响知名度? 王关标,虽已过不惑之年,不远千里,将 一生的茶叶梦根植于汝城。 为茶而生,不远千里开疆扩土 来到汝城暖水镇,在鼎湘 ( 原松溪)茶业 有限公司新建茶业产业园内,一位肤色黝黑 的中年汉子热情接待了我们。 他就是汝城茶 业发展的 “ 领头羊”王关标。 其实早在去年, 王关标就被评为 2014 湖南茶叶 “ 十大新锐人

14、物”。 目前,除担任汝 城县鼎湘 ( 原松溪)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还 是省茶业协会常务理事、郴州市茶业协会副 会长,汝城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会长。 或许常年与茶为伍的缘故,在王关标身 上,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茶叶人的爽朗与认 真,倒少了几分生意人的世故与计算。 与汝城相隔 900 公里的浙江松阳县,有 着“ 中国绿茶之乡”、 “ 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 “ 中国绿茶笫一市”的美称,这里,也 是王关标的老家。 在这样一个茶乡长大的孩子,拥有自己 的茶园、茶企业,就成为最朴实的人生梦想。 2010 年,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王关标决 心创办茶企业。 选择何处投资? 王关标在调 研了安徽、江西、福建

15、、广东等省后,深入走 访湖南的各县区,最终选定了汝城。 “ 无论气候、土壤、生态环境,汝城都是 最合适茶叶生长的,另外,汝城县委、县政府 对发展茶业的决心也让我深深感动。 ”王关 标回忆道。 汝城产茶,早在宋代,当地人喜饮一种 芽头肥壮、茸毛特多的茶,该品种茶内含物 丰富,茶多酚含量比其他茶树品种含量高出 不少,因其茸毛为白色,取名为汝城白毛茶。 加工后的汝城白毛茶外形雪白晶莹,白毫满 披,用开水冲泡,如破土竹笋争春,饮之心旷 神怡。 汝城白毛茶曾获评湖南省名茶和 “ 湘茶 杯” 金奖,1995 年曾获全国新技术新产品金 奖;1997 年, 汝白银针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 最高金奖, “ 汝白金毫

16、”高档功夫红茶获 “ 湘 茶杯”金奖。 但随着上世纪 90 年代茶叶市场的低 迷,汝城白毛茶也一度陷入困境。 “ 曾经汝城白毛茶名声响得很,供不应 求。 有老茶农告诉我那时普遍流行 一个铜 钱一把茶叶的说法。 ”对于汝城过去的茶叶 盛世,王关标羡慕不已,更决心再造汝城茶 业辉煌盛世。 整合品牌,细分市场定位 2010 年,汝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发 展茶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希望引来优秀的 能人来汝城创办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 发展。 这一年,王关标和他的鼎湘 ( 原松溪) 茶业正式落户汝城。 短短几年,鼎湘已开发高标准生态茶园 3000 亩, 以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发展 合作基地 8000 亩,带动农户 3200 多户。 今天,当我们走进位于暖水镇、占地 56 亩的鼎湘 ( 原松溪)茶业有限公司,办公大 楼、茶青交易展示厅、茶叶生产车间、茶叶展 示厅已修缮一新。 过去的黄泥路不复存在, 而四周荒山被一亩亩茶园代替。 “ 早几天,这里热闹极了! 老百姓在茶园采了茶都交到我们这里。 ”原来,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