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518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6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补充细则与评分示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 广 州 市 普 通 高 中 毕 业 班 综 合 测 试 ( 一 ) 语 文 补 充 细 则 与 评 分 示 例 第 1 页 20162016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语文补充补充细则细则与与评分评分示例示例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7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10 分)分) (1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

2、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 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 (5 分。 “侍讲” “历” “副”各 1 分,大意 2 分) 【补充细则】【补充细则】 (1)关键实词得分点落在“侍讲” “历” “副”这三个词上。 “侍讲”可以理解为官职名“侍讲”的活用,译为动词“担任侍讲学士” ,也可以译为动词“侍奉讲学” ; “历”可以译为“经历”/“过了”/“经过” ; “副”译为“与相符”/“与相称”/“配得上” 。 (2)大意分 2 分落在 “半岁” “不一问” “经义” “不足”这四个点上,译错 1 个点不扣分,译错 2 个点扣 1 分,译错 3 个点不给分。 “半岁”译为“半年” 。 “不一

3、问”可以译为“没有问过一次” “没有一次问及” 。 “经义”不一定需要译为“经书义理” ,学生如果不译(直接写成“经义” )或者译为“四书五经”都不太准确,但都不扣分,但是译为“经的意义”则明显不对,不给分。 “不足”可以译为“不能够”/“不值得”/“不可以” 。 (2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崔郾)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没有鞭打过一个人。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 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 (5 分。 “经月” “莅” “贷”各 1 分,大意 2 分。

4、 ) 【补充细则】【补充细则】 (1)三个关键词给分点各 1 分,其中“经月”解释为“整月”/“整一个月”/“过了一个月” ,不能解释为“数月”/“经过几个月”/“每个月” 。 “莅”解释为“到”/“来到”/“到达”/“治理”/“管理” 。 “贷”解释为“宽免”/“宽恕”/“饶恕” 。 (2)大意 2 分,落在四个点上: “治虢以宽” 、 “笞” 、 “则” 、 “一不贷”中的“一” 。其中“治虢以宽”是倒装句,句式是状语后置, “以”解释为“用” 。 “笞”解释为“鞭笞”/“鞭打”/“用鞭子打”。 “则”在句中表示转折,解释为“却”/“但是”/“可是”/广 州 教 研 网http:/ 年 广

5、 州 市 普 通 高 中 毕 业 班 综 合 测 试 ( 一 ) 语 文 补 充 细 则 与 评 分 示 例 第 2 页 “然而”。 “一”解释为“一概”/“全”/“全都”,“一个都”也给分。4 个点错 1 个不扣分,错 2 个扣 1 分,错 3 个扣 2 分。 (二)古代诗歌(二)古代诗歌阅读鉴赏阅读鉴赏 8 8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用词巧妙。“洗”“供”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 (2)构思巧妙。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

6、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 (3)手法巧妙。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 6 分。任答两点即可,每点 3 分。构思巧妙,若答“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和 后面的总眉愁构成先扬后抑的关系”或者“侧面表现山水之美”,分析合理亦可。 手法巧妙,若只答对偶,只给 1 分。若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补充细则】 (1)每点只要能概括出巧妙之处,给 1 分。如第一点,回答“用字巧妙”或“ 洗 、供两字用得好”皆可;如第三点,回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等皆可。 (2)学生只翻译

7、了颔联,给 1 分。 (3)对于答案第一点,点出“洗” 、 “供”给 1 分,能解说字的巧妙之处,1 分。 (4)对于答案第二点,能根据颔联正确分析构思巧妙,2 分。 (5)对于答案第三点,能根据颔联正确解说手法,1 分;能根据手法正确分析效果,1 分。手法若回答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想象、远近结合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若只答对偶,只给 1 分。手法的解说只涉及颔联的某 1 句,不得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对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的惬意生活的向往。以“

8、水洗禅心”“山供诗笔”,表达了山水的喜爱之情。 5 分。分析“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3 分,若答“渴望摆脱官场生活羁绊的烦 恼”,分析合理亦可;若答“抒发自己与张山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分析合理亦可。若 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补充细则】 广 州 教 研 网http:/ 年 广 州 市 普 通 高 中 毕 业 班 综 合 测 试 ( 一 ) 语 文 补 充 细 则 与 评 分 示 例 第 3 页 (1)全诗的思想感情和分析包括 4 个方面:首联从羡慕张山人(张天骥)能乘舟随性飘荡,做钱塘十日游,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用水洗禅心,山供诗笔,表达了对钱塘自然山水的

9、喜爱之情;颈联运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和张山人(张天骥)暮春思归,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惬意生活的向往和思念故乡的感情;尾联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官场生活的羁绊,对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的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2)学生能答出主要情感“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并能具体分析,得 3 分(其中情感 1 分,分析 2 分) 。如答出次要情感“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思念故乡” “渴望摆脱官场生活羁绊的烦恼”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中任意一点并能做具体分析,得 2 分(情感、分析各 1 分) 。 (3)只答感情,不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的,最多给 2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6 分) (1)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 溺于爱情。 (2)李煜虞美人中,“ , ”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 心中的无限幽怨。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 , ”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6 分。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 【补充细则】 第(1)小题, “于”字易错写为“吁” 、 “葚”字易错写为“椹” 。 第(2)小题, “砌”字易错写为“器” 、 “犹”字易错写为“尤” 。 第(3)小题, “

11、泣”字易错写为“浊” ,特别要留意“嫠”字的写法,错写的学生比较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2)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打鱼人的代表,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勤劳纯朴。靠捕鱼维生,每天很早起来拉“黎明网”,一天都要拉好多次的网,每一次都得“费劲地拖”。坚忍乐观。拉网捕鱼的工作非常艰辛,但他们没有怨言,广 州 教 研 网http:/ 年 广 州 市 普 通 高 中 毕 业 班 综 合 测 试 ( 一 ) 语 文 补 充 细 则 与 评 分 示 例 第 4 页 反而非常享受劳动的快乐。见识短浅。对捕捞不知节制,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

12、对等的关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6 分。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若只答“胆大心细”或“爱家庭,有责任感”等,分析合理,可给 2 分。若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补充细则】 (1)本小题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题干问的是父亲“作为打鱼人的代表” “具有哪些特点” ,所以答案中所概括出来的特点应该是所有打鱼人的共性,而不仅是父亲个人的个性。 (2)对父亲特点,可以做如下分析: 特点概括:只答勤劳、辛勤工作、不辞劳苦,得 1 分;简要分析:每天要拉好多网,很早就要拉“黎明网” ,每一网都得费力拖得 1 分。 特点概括:只答纯朴、醇厚得 1 分;简要分析:卖的鱼并不值钱,但父亲仍每

13、天坚持以打鱼谋生得 1 分。 特点概括:只答坚韧、坚忍、耐得住辛苦得 1 分;简要分析:拉网捕鱼的工作非常艰辛,但父亲没有太多怨言,而是每天坚持工作得 1 分。 特点概括:只答乐观、快乐、开朗、热爱生活得 1 分;简要分析:享受劳动的快乐,又把海上的欢乐带回家得 1 分。 特点概括:只答见识短浅、比较无知、对自然缺乏敬畏得 1 分;简要分析:对捕捞不知节制得 1 分,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应和谐相处得 1 分。 胆大、有冒险精神,父亲学做毒鱼,带领家人一起吃毒鱼得 1 分。 (3)只答“勤劳”或“纯朴”并分析准确,给 2 分; “勤劳” “纯朴”都答到并分析准确,合并给 3 分; 只答“坚忍”

14、或“乐观”并分析准确,给 2 分; “坚忍” “乐观”都答到并分析准确,合并给 3 分。 如有考生能把“勤劳纯朴”或“坚忍乐观”作为一个点来答,并且分析合理,则给 3 分。 11.(3)小说围绕鱼写了捕鱼、吃鱼、梦鱼三件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 (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线索清晰,层层推进。小说以鱼为线索,把事情串连起来,清晰明了,三个故事层层推进,引人深思。内容丰富,深化主题。通过捕鱼的故事,写出了自然给予人们丰厚的馈赠;通过吃鲜美的毒鱼差点丧命和梦见小鱼姑娘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6 分。每点 3 分。若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广 州

15、 教 研 网http:/ 年 广 州 市 普 通 高 中 毕 业 班 综 合 测 试 ( 一 ) 语 文 补 充 细 则 与 评 分 示 例 第 5 页 【补充细则】 本小题是有关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题。答案的思路是:先概括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分析。 (1)答案第一层:答出与“线索”相关的内容给 1 分;结合文本分析,点出线索的作用,答出“清晰明了” (或“有条理” “结构紧凑” )给 1 分; “层层推进” (或“推进情节的发展”“因果关系” )给 1 分。 (2)答案第二层:答出“内容丰富” (或“内容饱满” )给 1 分;答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给 1 分;结合文本分析,能够答出“对自然的敬畏、爱护” (或“告诫人类不应过度索取” “保护大自然”等)给 1 分。 11.(4)小说为什么要详写“我”做的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借梦突出主题。梦中鱼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跟我玩并答应嫁给我,这寓意捕鱼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自然可以给予人类幸福的生活;但也告诫人们如对自然的索取不加节制,就会带来灾难;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为下文埋下伏笔。梦中鱼姑娘的请求暗示人类捕鱼已经过度了,给拉网人扎上红头绳的交代为后文所述的捕鱼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