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7345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 2016 届高三联考试卷(二)语 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1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1 卷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 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命题范围:高考范围。第 I 卷(阅读题

2、共 70 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化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除了按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外,还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 或者说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 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往往决定着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的文化创造中所固有的自由意志 和选择能力,也便被框定在民族特征的范围里,不能超越。这样一种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 进程,必须忠实地按它原有的轨迹前进。只有确切地了解了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在荨重本民族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设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精 神文

3、明。文化的发展除承袭性和民族性以外,还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蓬蓬 勃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机能失去其弹性时,那必然表现 出衰落的征候,这种征侯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便由衰落而至于灭亡,民族也随之而沉沦。这些原则同样适合于对传统礼制的批判。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在远古先民们终于冲破野 蛮和蒙昧的包裹,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时,这不仅仅是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 意识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开始了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 理社会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中,又同时包孕了对人类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 礼便是这一伟大历

4、史飞跃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这是足可媲关于世 界任何民族文明成就的创造。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孔子第一次在鲁国看到所保留的丰富的周礼 仪式时,才会为华夏民族所创造的这远古文明所闪耀的智慧光辉激动不已,才会在斟酌损益的 基础上,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提出了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 会结构模式。远古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礼制和孔子所整理的并为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都属于 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从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 素,而扬弃那些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HLLYBQ 整理 供“高

5、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2当我们以这样一种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来看待传统礼制时,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一种明 显的二重性。从积极的一方面讲,礼既是立身之要,又是立国之本。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有秩 序,社会才能安定,执政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个人修养来说,礼的作用在 于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与此同时,它又因此而带上了明显的局限 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因为礼的本身,无论是就性质、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是为了规范并维护封 建宗法制度,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正由于它诞生于西周那样一个封闭性的农业社会 里,长期生长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壤

6、上,以建立稳定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目的,它就很 难彻底摆脱对封建宗法制度的紧密依赖与维护,很难扬弃它狭隘的经验主义、严酷的专制暴虐, 而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包孕着对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的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B礼是立身之要和立国之本,只有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会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统治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C礼最先由远古先民们创造出来,后经孔子整理,成为了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D礼可以

7、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身却有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它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决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现象是一种按照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彼此渗透的复杂现象。B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C适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缘自传统文化,建设它需要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并以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为前提。D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按原有的轨迹前进,这是由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创造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不能超越决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8、的一项是( )A远古先民冲破野蛮和蒙昧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以及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B如果孔子没有看到丰富的周礼仪式,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不会有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C从原有礼制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扬弃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D传统礼制的二重性源于它诞生的特定环境和被设立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见天下大乱

9、,即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迁丘县 知县。巡按御史禹好善以一鹤知兵,荐之。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天津兵备佥事,玫饬汝南兵备, 驻信阳。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等地军务,主抚议。一鹤降盗魁黄三耀,又降其死践顺天王之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3党刘喜才。左良玉降其李万废,一鹤抚而定之数万。文灿屡上其功,荐之,进副使,调郧阳。 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 川。一鹤以云南军移镇当阳,中官刘元斌以京军移镇荆门,相椅角,献忠陷襄阳,与革里眼,左 登王等东萃黄州、汝宁间。一鹤移驻蕲州,焚舟,遏渡。践

10、移而北,一鹤又断横江,不敢渡。 一鹤起乡举,不十年秉节钺,廷臣不能无忮。御史卫周允上疏丑诋一鹤。一鹤亦连疏引疾, 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先以襄阳陷,夺职戴罪,至是许解官候代。十二月,襄阳、德安、荆州连 告陷,一鹤趋承天护献陵。陵军栅木为城,积薪烧之,烟窨纯德山。城穿,一鼓而登,犯献陵 毁裎殿。守陵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官钱中选皆降,遂攻承天,岁除,明年正月二日,有以城下 者。城陷,一鹤自经。先是左良玉军扰襄、樊,一鹤疏纠之。既,良玉自襄走承天,军饥而掠,乞 饷于一鹤,不许。良玉衔之。至是,一鹤谋留良玉兵-武昌,故及于难。节选自宋一鹤传 ,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11、 分)( )A寻擢天津兵备佥事 擢:提拔 B改饬汝南兵备 饬:整顿C左金王等东萃黄州 萃:荟萃 D廷臣不能无忮 忮:嫉妒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为诸 将所逼多窜人四川B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为诸 将所逼多窜人四川C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金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为诸将所逼多窜人四川D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金都御史代方孔炤巡抚湖广时湖广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川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一鹤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早年

12、间,他虽然只是一个童生,但是看到天下大乱,就用心地研究军事,后来也终能学以致用。B宋一鹤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在任天津兵备佥事期间,屡立战功,因此熊文灿多次上报他的功劳并举荐他,宋一鹤升任副使,调到了郧阳。C宋一鹤在作战的时候,是一个能与和他人合作的人,在剿灭湖广一带的兵时,就和中官刘元斌互为掎角。D宋一鹤是一个非常有气节的人,在承天保护献陵的战斗失利后,有人投降,但他仍坚守承天,因有叛徒,城陷后他自杀身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鹤亦连疏引疾,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2)至是,一鹤谋留良玉兵,良玉走武昌,故及于难。 (二)古代诗歌阅渎(11 分)阅读下面这首

13、词,完成 89 题。 齐天乐蝉 仇远。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薄剪绡表,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4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 苦。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注仂远是由宋人元时人。王沂孙曾有同调同题的词,影射杨琏真伽盗窃南宋帝后陵寝 的暴行。仇远这首词和其风格极为相近。谩,欺诳;省,反思省悟。齐女:蝉的别称,有齐女 化蝉故事。 8词的第一句“夕阳门巷荒城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有什么作

14、用?(5 分) 9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词人为什么要“浅莎寻蜕羽”?(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李百行路难中“ 。 ” ,表现了诗人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愿望的强音。 (3 杜甫登高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 ”乙选考题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

15、做的第一题计分。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女票 孙方友他灵巧地玩弄着一支枪。那支德国造的小左轮如黑色的乌鸦在他的手里“扑棱”了一会儿,然后又被他紧紧地攥住。 他下意识地吹了吹枪管儿,乜斜了一下不远处那个被绑的女人,咽了一口唾沫。“你一定不想死!”他说, “可是没办法!”被绑的女人一脸冷漠,静静地望着前面的那个男人。她看到他又卸了枪,那枪被卸得七零 八落,似一堆废铁。废铁在阳光下闪烁,显示出能吃人肉的骄傲。他用手“洗”着零件,眨眼间, 那堆废铁又变成了一只

16、“黑乌鸦” ,在他的手中“扑扑棱棱”展翅欲飞,然后又被牢牢地攥 l。怎么还没听到枪响?芦苇荡的深处传来了故作惊诧的询问声。“头儿,舍不得那娘儿们就放了她嘛!”有人高喊。一片嬉闹声。他蹙了一下眉头,抬头望天。天空瓦蓝,白云如丝般轻轻地飘过,穹顶就显得无垠而辽阔。 阳光在湖水里跳荡,堆银叠翠。芦苇摇曳,晃得人醉。那女人仍在盯着他。他看到女人那乌黑 的秀发上沾满了芦花。白皙的脸冷漠无情,丰腴的胸高耸如峰。他终于掏出一粒花生来大小的 子弹,在口里舍了含,对着阳光照了照,然后在掌心中撂了个高又稳稳地接住,说:“这回就要看 你的命了!”“头儿正在想好事儿哩吧?”那边又传来了淫荡的呼啸声。女人看到他那刚毅的嘴角儿被面颊的颤动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