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054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4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试卷命题人邢弘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二中吉林二中 2012016 6- -2012017 7 学年度上学期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期中考试考试 高二数学高二数学试卷试卷 命题人:命题人:邢弘引邢弘引 第卷第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 试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 1已知数列1, 3, 5, 7, , 21,n-则53是它的( ) A第20项 B.第21项 C.第22项 D.第23项 2已知等差数列na中,7916aa,41a ,则12a的值是( ) A15 B30 C31 D64 3锐角ABC中,角A、B所对

2、的边长分别为a、b,若2 sin3aBb,则角A等于( ) A6B4C3D124在ABC中,若sin:sin:sin3:4:5ABC ,则Acos的值为( )来源:学|科|网Z|X|X|K A.3 5B.4 5C.0 D.1 5已知数列na的前 n 项和2 (1)nSn n,则5a的值为( ) A80 B40 C20 D10 6在ABC 中,若222sinsinsinABC,则ABC 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 在ABC中, 内角, ,A B C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若223abbc,sin2 3sinCB, 则A( ) A30

3、B060 C045 D0150 8 在ABC中, 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 且满足sin3 coscAaC, 则sinsinAB的最大值是( ) A1 B2 C3 D3 9 在等差数列 na中, 前四项之和为 20, 最后四项之和为 60, 前n项之和是 100, 则项数n为 ( ) A9 B10 C11 D12 10等比数列na的各项为正数,且564718a aa a,则313231 0logloglogaaa( ) A12 B10 C8 D32log 5 11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

4、是:“现有一根金箠,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4 斤;在细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2 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问中间 3 尺的重量为( ) A6斤 B9斤 C10斤 D12斤 12已知数列 na满足312lnlnlnln32 258312naaaan n(*nN) ,则10a ( ) A29e B26e C35e D32e 来源:Zxxk.Com 吉林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卷 命题人:邢弘引 第 II 卷 二、填空题(共 4 题,共计 20 分) 1 3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选与

5、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测得120BDC,10BDCD米,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则塔高AB 14设等比数列 na的前n项和为nS,已知,30,102010SS,则30S . 15已知在中,若有两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 16已知等差数列na中,45 831aaa,那么)cos(53aa 三、解答题(共 6 题,共计 70 分) 17 (10 分)已知等差数列 na满足:47a ,1019a,其前n项和为nS. (1)求数列 na的通项公式na; (2)若等比数列 nb的前n项和为nT,且12b ,44bS,求nT. 18(12 分) 已知cba,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CBA

6、,所对的边长, 且coscos2 cosaBbAcC ()求角C的值; ()若4,7cab ,求ABCS的值. 19 (12 分)nS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0na ,2241nnnaaS. (1)求 na的通项公式; (2)求 na的前n项和nS。 20 (12 分)如图,港口 A 北偏东30方向的 C 处有一检查站,港口正东方向的 B 处有一轮船,距离检查站 31 海里,该轮船从 B 处沿正西方向航行 20 海里后到达 D 处观测站,已知观测站与检查站距离 21 海里,问此时轮船离港口 A 还有多远? 21 (12 分)已知数列 na的前n项和为nS,且23 22nnnS (1)求数列 na

7、的通项公式; (2)若数 列 nb满足nnnnnaaaab 221,且数列 nb的前n项和为nT,求证:5212nTn 22 (12 分)在ABC中,角CBA,的对边分别为cba,已知223coscos222ABbac. ()求证:, ,a c b成等差数列; ()若,3CABC的面积为2 3,求c. 高二数学 第 1 页 (共 3 页) 吉林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卡 高二数学试卷 命题人:邢弘引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每题(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共(共 7070 分)分) 17 (

8、10 分) 来 源来 源 :Z,xx,k .Com 18 (12 分) 高二数学 第 2 页 (共 3 页) 19 (12 分) 20 (12 分) 高二数学 第 3 页 (共 3 页) 21 (12 分) 22 (12 分) 高二数学 第 4 页 (共 3 页) 座位号 高二数学 第 5 页 (共 3 页) 吉林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答案 分值:150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已知21,nan=-,则由通项公式可得;3 545,4521,23nn=-= 考点: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 2A 【解析】 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9、79882168aaaa,且41282aaa,所以 1284216 115aaa ,故选 A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来源:Z余弦定理. 7A 【解析】 试题分析:由sin2 3sinCB及正弦定理可得2 3cb,再由223abbc,可得227ab,再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21273cos224 3bcabbbAbcb,所以030A,故选 A. 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8C来源:学科网 ZXXK 【解析】 试题分析:由sin3 coscAaC,根据正弦定理,得sinsin3sincosCAAC,所以tan3C 060C,所以0120BA,则0033sinsinsinsin(120)sinc

10、os3sin(30 )22ABAAAAA, 当060A时,sinsinAB有最大值,此时最大值为3,故选 C 考点:三角函数的性质;正弦定理 9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 na是等差数列,又前四项之和为 20,123420aaaa,且最后四项之和为 60,12360nnnnaaaa, 两式相加所以1 120,100102n nnaa naaSn,故选 B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 高二数学 第 7 页 (共 3 页) 10B 【解析】 试题分析:564756189a aa aa a, 5 3132310312103563logloglogloglog5log 910aaaa aaa a.

11、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问题是一个等 差数列na,设首项为2,则54a ,中间3尺的重量为15 324333922aaa 斤故选:B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2D 【解析】 试题分析:9n 时,3912lnlnlnln29 258262aaaa ; 当10n 时,391012lnlnlnlnln321625826292aaaaa 所以10ln2916229a ,解得10ln32a,32 10ae故 D 正确 考点:数列 1330 【解析】 试题分析: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00sin1201010 3sin30BCm,在Rt ABC中, 0tan6010 33

12、30ABBCm 考点: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三角形的正弦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比较基础,属于基础题,本题的解答中正确的理解题意,恰当选择三高二数学 第 8 页 (共 3 页) 角形,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1470 【解析】 试题分析: 由等比数列的连续n项和成等比的性质可知20103020102010SSSS SSS, 将,30,102010SS代入可得3070S.故本题填70.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15 【解析】 试题分

13、析: 由题意可得, 画出的图形, 过C点作,可有已知求得,又有两解,那么,即. 考点:解三角形 1623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数列na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d,于是45931831daaaa,12531 da,6562153daaa,故23 65cos;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7 (1)12 nan,2nSn;(2) 221n nT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据已知410,aa的值,建立关于1,a d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1,a d,从而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2) 已知1b,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44bS 求出q,可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试题解析: (1)设等差数列na的公差为d,则 1997311 dada , 高二数学 第 9 页 (共 3 页) 解得: 211 da, 4 分 12 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