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004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在考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时, 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 那就是, 资 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 也在不断地探索自身的发展规律, 针对各种新问题, 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马克思早已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规律, 这种揭示对于解释 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态势, 仍然有效。马克思指出: /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社 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0这也就是说, 在资本主义灭亡之前, 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将不断发挥出来, 而资本

2、主义国家对其自身发展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也是促使其社会生产力发挥 出来的重要手段, 但同时, / 在资产阶级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0, / 手段 ) 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 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 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0,所以, 这种生产力发展其实也在促使着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最终将为在资本主义胎胞里成熟起来的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这种历史规律表明资 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的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虽然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但并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调节、改 良和改善 ) 直接的原因 是, 缓和社会矛盾,

3、 减少经济 危机的周期性作用,推动资 本主义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根本的原因是, 试图改变或 避免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资 本主义针对自身发展的问题所采取的相应对策。(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知 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应。 在 18、 19世纪, 是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业化解放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 使其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而领先于其他国家; 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 同样是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避免了 30年代那种经济大危机的周期性作用,使

4、经济危机的周期拉长, 危机程 度也相应减轻; 目前的所谓/ 新经济0带给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对繁荣, 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正是80年代以来的高科技发正 确 认 识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自 我 调 节 、 改 良 和 改 善o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5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62000 年第 6期专稿)25 )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摆脱低迷、 滞涨的经济增长状态。 然而, 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快速发展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因而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变革, 如果没有这种相应的变革,资本主义将因其生产关系的不相适应而形成各种各样

5、的发展问题, 甚至出现危机。 当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与其资本的外壳不相适应时, 即生产关系/ 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来临了0。 资本主义当然不甘心于自己的灭亡, 因此, 也不得不对其 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进行调节,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所以, 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情势下, 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对其生产关系某些 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二)稳定社会、 维护统治的现实要求。 由资本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 资本主义无法 改变其剥削压迫工人阶级、 榨取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本性, 因而, 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随着

6、资本主义社会的 发展, 这种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和激化, 如果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将最终危及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所以,为了稳定社会、 维护统治, 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和阶级 矛盾。 譬如, 通过工资分配形式的改变, 缓和劳资矛盾; 通过建立失业保障制度, 防止产业后备军队伍的扩大;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减少社 会冲突, 缓和社会矛盾,等等。 / 他们明白自己的长久生存取决于消灭产生革命的条件, , , 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遭到威胁, 这些事情就都不会发生0。(三)对抗社会主义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出现, 对资本主义来说, 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为了能够和社会主义对

7、抗, 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千方百计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 围剿0、 / 演 变0之外, 也不得不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调整, 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甚至借鉴社会主义的诸多主张为其所用。 正因为这样, 才有了世界范围的两大社会阵营的较量。 甚至,前苏联的解体、前东欧国家的演变, 都被资本主义国家看作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胜利。 不仅如此, 资本主 义国家一方面从整体上拒斥马克思的理论, 另一方面又吸收了马克思理论中对其有益的思想, 如由国家实行一定的经济计划, 让工人参与一定程度的管理, 由国家调节收入的分配与再 分配, 建立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等等。 所有这些,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改良和改善其生产关

8、系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甚至一些欧洲国家还明确标榜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 尽管他们 所说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相去甚远。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 何进行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 )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的改良,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 化, 管理机制的调整, 税收和 财政政策的运用, 收入分配制 度的改善,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 立 , , 。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 展的制约, 特别是吸收和利用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 果, 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空间一般认为,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 段: 第一阶段, 从 15世纪初到 18世纪

9、中叶,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 第二阶段, 从 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时期;第三阶段, 从 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为资本主义的波动时期; 第四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时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是资本主义)26 )处于上升阶段的自由发展时期, 即欧洲工业化早期的 18、 19世纪。 尽管当时的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阶段,但是,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产生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 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而信奉亚当# 斯密市场经济理论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 一次

10、又一次地验证了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思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的分析, 得出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而资本主义国家从 1825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几乎每 10年重演一次。 19世纪后期, 尽管有由技术进步引发的工业化, 但仍然无法规避规律的 作用, 最终导致了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总爆发。 这使资本主义国家反思自身的发展, 并开始采取种种对策来进行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改良。 资本 主义的经济发展从开始一直到本世纪初, 基本上是遵循亚当# 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 即一切经济行为由市场调节, 经济

11、发展完全由一只/ 看 不见的手0在操纵。 但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 这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和缺陷。 主要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也不 能保证全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市场竞争, 而市场竞争的发展必然导致垄断, 垄断又反过来制约市场机制。 更重要的 是, 市场竞争导致两极分化, 而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自动调节社会分配和再分配。 因而,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突出、 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也不断陷入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之中。 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19 世纪几乎每 10年一次的

12、经济危机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规律的作用, 而 1929- 1933年间的经济大危机则 是这种市场机制失败的彻底暴露。 因此, 要改变这一切, 就不能放任市场机制的作用, 就必须有市场外的力量加以干预, 主要表现为运用国家的财政、 货币政策甚至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 譬如, 在美国, 本世纪初, 西奥多# 罗斯福领导了反对企业垄断的运动产生了现在的 反托拉斯法; / 大萧条0促使富兰克林# 罗斯福提出抵押保险、 失业救济、 财政与货币控制及其他形式的条例来稳定经济; 60年代, 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引出了一系列新的/ 立法0, 以避免污 染、 伪劣商品、 工伤事故等问题。 又如, 在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运用经济计划的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当然, 这种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编制过程具有协商性质, 计划 执行也比较灵活。 事实证明, 这种经济计划对于调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是反映在企业形式、 企业结构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等方面。 从企业形式上看, 国有企业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企业结构看, 大企业成为市场的主 体,而大企业往往属于国有垄断企业或与国家有密切联系的私人垄断企业; 从

14、企业的组织形式看, 股份制成为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这样一种企业形式实际上是有利于资 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值得指出的是, 许多大企业实行股份制, 实际上是使资本社会化,而资本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资本主 义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正如恩格斯指出: / 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 而是由 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这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 那么, 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 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 0 (三)管理机制的调整。 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变

15、化相应的是企业的管理机制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相对比较单一, 而且也比较僵化,)27 )纯粹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工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对这种管理机制进行了/ 改革0。 主要是, 更多地利用激励手段 而不是惩罚手段, 更多地让工人参与企业的管理而不是由资本家说了算, 更多地重视和利用工会的力量而不是任凭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等等。 让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 在企业内部 进行/ 管理革命0, 使企业管理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特别是, 通过让部分工人参与管理, 让/ 没有财产但精明强干、 稳重可靠、 经营有方的人0成为企业的经营者, 实际上是/ 巩固了资本 本身的统

16、治,扩大了它的基础, 使它能够从社会下层不断得到新的力量来补充自己0。 因为, / 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的最杰出的人 物吸收进来,它的统治就越巩固,越险恶0。(四)税收和财政政策的运用。 税收和财政政策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的繁荣 时期, 一般会采取增加税收、 节约开支的办法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和通货膨胀; 而在经济衰退时, 则用减少税收、 增加财政支出的办法, 以刺 激经济增长。 通过累进税制, 将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集中到国家手中, 再通过财政支出特别是社会福利支出,转移到低收入者身上, 以缩小过分拉大的贫富差距。 这样, 一方面是促使经济的 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 避免了社会矛盾的过度激化。 (五)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善。 从劳动工资决定上看, 和 19世纪不同的是, 工人的劳动工资由单一的雇主决定转变为由雇主、 工会和政府三个方面共同决定, 这样也就避免了劳资矛盾 的激化。 在19世纪已经出现劳动工资由雇主和监工共同决定的工资/ 共决制0, 但是工会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