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69647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三新课标语文寒假作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新课标 2016 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紫砂器,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紫砂 器的制作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 多年间 不断有精品传世。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清代紫砂器。 清康、雍、乾三朝紫砂器的式样比明代更加奇特,同时开始注重器表装饰。其装饰手段千姿百 态,有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泥、镂孔、包漆、包锡、磨光等,层出不穷,因 器思变,可以说是集各种工艺之大成。 宜兴窑作为江苏地方窑,曾一度在康、雍、乾三朝受到皇室的重视,享有御

2、用官窑的同等待遇, 这是清代其他地方窑除景德镇以外所不能比拟的。宜窑紫砂除了茗壶制品之外,因材质的可塑性, 一些文房陈设器也是可圈可点。例如“清雍正彩绘花鸟图笠帽大壶”,此壶泥质细润,色泽深褐,雄 浑壮硕,气度不凡。高身壶体折肩平顺,圆转周正,笠帽形壶盖板沿宽厚,与高颈壶口密合,壶流 粗壮上翘,流口宽大,壶把扣于壶身,制作工艺精湛,整器有雍乾时风。 最能代表宫廷紫砂工艺的首推彩泥堆绘,此种装饰手法是用各色泥浆绘于坯体,并有一定厚度, 类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泥绘装饰源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方法,在已成型完工时 而保持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本色泥堆画,局部、细部用专制工具精细雕琢,使之质感

3、强,有浅浮雕、 薄意雕的效果,烧成后的泥绘作品,色泽稳定,历久弥新。常见的泥绘材料有白泥和本山绿泥绘, 黑地泥绘则色泽对比鲜明。 清初外销器多见于欧洲博物馆陈列,可见其在陶艺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一直为许多资深藏家所 称许及珍爱。外销的紫砂器多以朱泥制作为主,制作技艺往往加以贴花、镂空、泥绘等工艺手法, 其烧成技艺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造型变化多端,更有同时期名家参与制作,不但学术上评价甚 高,更引起收藏家们的重视。比如“清早期朱泥狮钮贴花镂空十二开光高足玲珑壶”,壶身均匀分布 十二个圆形开光,镂空并贴塑各式纹饰,盖顶圆雕狮子钮,瑞狮张口露齿,脚踩绣球,神情生动, 活灵活现。奇特之处在于绣球可自由

4、转动,工艺独到,尤见匠心。 紫砂陶艺进入嘉道年间,由于一批文人参与其中,陈鸿寿(曼生) 、瞿应绍(子冶) 、朱石梅、 乔重禧等金石书画家在紫砂壶上的书画创作、诗文铭刻,给本来日常的茶具注入了文思雅韵,并影 响了晚清的紫砂铭刻风气,兴起了“文人壶”的风潮。文人精英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制造,把翰墨趣味 和艺以载道、沉醉自然的文人趣味融入其中,紫砂壶的面貌便从此不同了。从陈曼生、瞿子冶到后 来的梅调鼎,成就了“文人壶”的三级跳,使之达到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度。 “文人茶具”深得茶人青睐,尤以玉成窑传器为甚。玉成窑由被誉为“清代王羲之”的宁波籍书法 家、诗人梅调鼎开创,它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紫砂窑口,更是一个由书

5、画大家、文化名人领衔,制壶 名手、陶刻高手共同参与的制陶工坊。 “玉成”系敬辞,意为成全。当时宁波文风鼎盛,文人墨客云集, 文人雅士为紫砂器题词作画,所刻词句切器、切题,隽永秀丽,美不胜收。紫砂器造工又精妙简巧, 可与美玉媲美。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玉成窑墨宝紫砂,成为曼生壶后又一文人紫砂杰作代表。 “文人壶”也在梅调鼎时代达到艺术顶峰。 文化、艺术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使得紫砂制器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中国嘉德 2014 秋拍也特别 设置了“紫泥菁英”“紫泥春华”及“逸云斋珍藏”三个紫砂专场。 “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正是那一份份浓郁醇厚的紫砂情,把无声的砂泥化作一件件令人 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

6、,在历史的年轮中派生出别样的风景,让人不由得感慨那“壶中日月长,山窗无 依样”的紫砂情怀。而这一件件在千回百转的曲折流淌中依然高雅脱俗、清韵不减的紫砂艺术,也将 带着茗茶的芬芳,继续绽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砂器表装饰手法层出不穷,因器而变,主要有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 泥、镂孔、包漆、包锡、磨光和诗文铭刻等。 B.文人精英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制造,社会上兴起了“文人壶”的风潮,他们把翰墨趣味和艺以载 道、沉醉自然的文人趣味融入其中,改变了紫砂壶的面貌。 C.从陈曼生、瞿子治到后来的梅调鼎,成就了“文人壶”的三级跳,使“文人壶”达到后人无法超 越

7、的艺术高度。 D.“文人茶具”深受茶人青睐,文人雅士为紫砂器题词作画,这直接成就了玉成窑墨宝自杀,使 玉成窑墨宝紫砂成为曼生壶后又一文人紫砂杰出代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之一,多年来不断有精品传世,其制作原料为紫 砂泥,制作起源科追溯到春秋时代。 B.作为江苏地方窑的宜兴窑,曾受到清朝皇室重视,享有御用官窑的同等待遇,这是清代除景 德镇外其他地方窑所不能比拟的。 C.由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方法发展而成的彩泥堆绘,有浅浮雕、浮意雕的效果,成为最能代表 宫廷紫砂工艺的一种装饰手法。 D.清初外销紫砂器以朱泥制作为主,往往加上贴花、镂

8、空等工艺手法,造型变化多端,又有同 期名家参与制作,其学术评价很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康、雍、乾三朝紫砂器的式样较之前更加奇特,并且开始注重器表装饰。其装饰手段千姿 百态,层出不穷,可谓集各种工艺之大成。 B.嘉道年间,一批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给本来普普通通的茶具注入了文思雅韵,并影响了晚 清的紫砂铭刻风气。 C.“文人茶具”以梅调鼎开创的玉成窑传器为甚, “文人壶”在梅调鼎时代达到艺术巅峰,成为文人 紫砂唯一的最为杰出的代表。 D 浓郁醇厚的紫砂情,把无声的沙泥化作一件件艺术瑰宝,在历史的车轮中派生出别样的风景。 高雅脱俗、清韵不减的紫砂艺术,带着

9、茗茶的芬芳,继续绽放。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人,司农卿不害孙也。其先本居陈郡,徙关中。少好学,遍览经史, 性宽厚。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峤为判官, 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苟有疑滞,常就峤质问,必能咸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 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曰:“掌制诰之选也。 ”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 得。 ”峤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 ,诸人依峤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

10、 时方盛夏,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 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 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公其思之,伏愿详依 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中宗纳峤所奏,遂令决杖,配 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峤以蛮夷生梗,未 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 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

11、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 峤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峤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非敢求高,盖避难 也。 ”及羲诛,峤竟免坐累。峤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 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 (摘编自旧唐书殷峤传)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掌制诰之选也 制诰:拟写诏书 B准其情状,诚合严诛 诚合:确实应该 C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哀矜:怜悯慎重 D峤竟免坐累 坐累:牵累获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 路由是

12、历年不通/ B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 路由是历年不通/ C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 路由是历年不通/ D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 由是历年不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峤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 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殷峤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要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殷峤 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

13、了他的表奏。 C殷峤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请求修 筑城池,征收重税;殷峤认为蛮夷应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反对李知古的做法。 D殷峤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 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有疑滞,常就峤质问,必能咸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2)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公其思之,伏愿详依国典。(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

14、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郊扉:犹郊居。致此身:意即以此身 为国君尽力。 8.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9.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第三、四联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通过对从师与年纪无关的论述,提出了从师的根本原则,不分贵贱、长 幼, , 。 (2)APEC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3)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4)杜牧阿

15、房宫赋中用来描写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 斗的两句是“ , ” 。 (5)李煜虞美人中写物是人非、年华逝去的诗句是“ , ” 。 (6)屈原在离骚中与众生对比,抒发自己注重修养的诗句是“ , ” 。 三、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世纪学人梁伯强:妙术仁心杏林漫山 杨 逸 在 19 世纪的最后一年, “客家院士”梁伯强降生在梅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梁劭勤是一名 教师。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之下,梁家子女都勤奋好学,梁伯强在班中也是名列前茅。然而不幸的是, 在梁伯强 6 岁时,一场疫症夺取了他母亲的生命。济世救人的理想,也像一颗种子,从此撒播在梁 伯强幼小的心灵间。 20 世纪初,先进的西洋医术随着坚船利炮,送抵积贫积弱的中国。通过先进的西洋医术,增强 国民体质,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的洞见。 “病理解剖对于医者,譬如一盏光耀的灯,在黑暗的中国医道 上,光照他们,引着他们走上路。 ”梁伯强的感言,道出了那个年代中国医者的心声。而这一点冀盼, 也成了将梁伯强引上从医之路的指路明灯。1912 年,梁伯强入读梅县巴色教会中学。梁伯强勤勉好学,每天坚持早起背诵德语词典。他 仅仅用了 4 年时间,便修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考进上海同济大学 医学院的梁伯强,师从著名病理学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