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6962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朱和舫我国著名的革命作家赵树理 同志,被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致死,将近十年了。1978年,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赵树理同志的沉 冤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作为一名曾经在赵树理 同志直接领导 下工作过 几年的文化新兵,于 悲愤痛 悼 之余,不揣 浅 陋,想 对赵树理同志 的创作特 色和 艺术风格,谈一点粗浅体会,也算是缅 怀先烈、勉励后人 吧!赵树理同志(1906年19 70年)出生在山西 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贫农家庭。他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有很高的文艺 素养和 杰 出的创作才能。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 地方 色彩。在他

2、 的笔下,太行山区农村风貌,宛然如画;农村中各种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 生。古人 说:“文如其人”、“风格 即人”。赵树理同志 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人诚恳朴实、平易近人;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作风光明泵落,刚正不 阿。他的创作特色和 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情节巧妙完整,形象生动逼真,文风朴实自然,语言通俗流畅。赵树理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宋元 话本小说 与明后 期 白 话短 篇小说(如:大宋宣和遗事、今古奇观、三言一一警世通言、醒 世恒 言、喻 世明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特色,如故事有头有尾,结构完 整巧妙而脉 络分明,语言 通俗、生动,文字简 洁、朴

3、素,善于 通过 人 物对话和内心 活动,加上周 围气氛的烘托,来刻划人物个性和展开故事情节等,因而形成 自己独特的 艺术风格。现在简述如下:(一)人物形象生动逼 真明朝后 期 的白话短 篇小说集,如今古奇观、三言、二拍等(其中有许多是民主性的精华,也有一些是封建性的糟粕),都以刻划人 物著称。如警世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今古奇观中的杜十 娘怒 沉 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短篇 小说,刻划了杜十 娘、玉 堂春(苏三)、喻世明言中 的年妇女形象。几 百年来,在群众中广泛 流传。京剧玉堂春、评 剧杜十娘等,成为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金玉奴等鲜明的青金玉奴、越剧赵树理同志 在他的短篇和中篇小说中,继

4、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善于把人物外部特征 的具体描写和必要 的心理 刻划结 合起来,通过描写外在 的容貌、姿态、行 动,来揭 示人物内在 的思想、感情、性格。因而人物形象鲜明,跃然欲 出。这里以赵树 理的早 期作品小二黑结婚和晚期作品实干家潘永福为例。小二黑 结婚(1943年5月,写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后来被改编 成歌剧 与电影),热情歌颂了抗日根 据地 的农民群众,在党的领 导下,反对封建迷信和 包办婚姻,揪出混进干部队伍中的坏人 的胜利 斗争。这篇小说采 用传统的“章回体”手法,分成十二小段(章节),每段加 一个小标题,层次 分明,前后呼应:(一)神仙 的忌讳(二)三仙姑的 来历(三)

5、小芹(四 )金旺弟兄(五)小二黑(六)斗争会(七)三仙姑许亲(八)拿双(九)二诸葛的神课(十)恩典恩典(十一)看看仙姑(一朴 二)怎么到底。每一段,少则五、六百字,多则千字左右,却 把小二 黑、小芹、三仙姑、二诸葛、金 旺、兴 旺、区长、村长等人 物,刻划得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小说以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 爱、婚姻自主为主 线,既嘲讽了三仙姑和二诸葛的封建迷信思想,又 揭露了混进 干部队伍 的“地头蛇”金旺、兴旺兄弟,还颂扬了区长提倡婚姻自主、落实党的政策、坚 决保护 人民、打击敌人的鲜明阶级立场。赵树理 同志善于运用“神来之笔”,寥寥数语,画龙点睛,就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刻划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6、如 对二诸葛和三仙姑的 描写:“刘家岐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 晓:一个是前庄上 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 后庄于 福的老婆,每年初一 十五都要 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 姑忌讳米烂了。这 里边有两个小故事 。”对小芹的描写:“三仙姑前后共生过六个孩子,就有五个没有成人,只落了一个女儿,名叫小芹。小芹当两三岁时候,就非 常伶俐乖巧。 小芹今年十八岁了,村里 的轻薄 人说,比她娘年轻 时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 想跟小芹说 几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 上青年们 也都去洗;

7、小芹上 山采 野菜,马 上青年们 也都去采。不过小芹却不跟三仙姑一样,表面 虽然 也跟大家说说 笑笑,实际 上却不跟别人乱 来。近二、三年,只是跟小二黑好一点一。”对小二黑 的 刻划:“小二黑,是二诸葛的二小子,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 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 奖励。说 到他 的漂亮,那不 只在刘家皎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哪一村,妇女们 的眼睛都跟着他转。小二 黑跟小芹相好已经 二三年了。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岁,原不过在冬天夜长时候,跟着些 闲人到三仙姑那里 凑热闹;后来跟小芹 混熟了,好象是一天不见 面也不能行。”1 961年,赵树理同志针对当时存在 的“浮夸风”,写了一篇传记体小说:实干

8、家潘永福,在“边 边上”对祸 国殃民的“浮 夸风”给 予了针泛。作者只举 了三个生动事例,就把 这位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实干家,具体生动地 展现在读者面前。如:“移矿近炉”,潘永福查看了中村铁 厂的修建情况,认为这是个傻事:运输一 吨矿石,从人担,到高线运输,再到火车装运,费工费时,何如就近另开一 矿,岂不“多、快、好、省”?作者刻划潘永福“所着手经营过的与生产有关的事,没有一个关节不 是从实利 出发的,而且凡与实利略有抵触,绝不 会被他 纵容过去。”“看来好 象也平常,不过是个实利主 义,其实经营生产最 基本 的目的,就是为了实利,最要 不得的作风就是只摆花样让人看而不顾实利。”今天读起 来

9、,也是对林 彪、“四人 帮”极左路线的深 刻批判。高尔基说 过:“要 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 的教育作 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 话。”赵树理在 他创作的 几十篇作品中,总是把人 物放在生活 的复杂 矛盾冲穷中,通过 在矛盾冲穷中的实际 行动,来 刻划人 物 的性格,因而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二)情节曲折、 结构完整高尔基认为语 言、主题和情节是文学的三个要素。他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 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 般 的相互关系某种 性格、典型的 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既有人 物 就有情节,往往 随着情节的开展而显示出人物性格的成长。如水浒传中

10、通过“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情节,逐步展示了鲁智深的见 义 勇为、嫉恶如仇 的性格。再 如今 古奇观中的“灌园雯晚逢仙女”,情节曲折离奇,发人深省。说 的是宋仁宗年间,江南平江府东门外长乐村,有个老者,姓秋名先,从幼酷好栽花种果,花园内奇花异卉,四时不谢,八节长春。“小小茅堂 花万种,主 人日日对花眠。”他舍不得那些落花,装入净餐,深埋长堤之下,谓之“葬花”。倘有花朵被雨打泥 污的,必以清水再四涤净,然后送入湖中,谓之“浴花”。他最恨的是攀折花枝,生平不折一枝,不伤一蕊。偏 偏有一个张衙内,依官仗势,胡作非为,企图霸占花园,陷害秋翁入狱。结果,牡丹仙

11、子和众位仙女下凡,惩罚了贪官恶霸,秋翁得到平反昭雪,并被玉帝册封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长春电影制片厂 根据这篇小说 的故事情节,改编摄 制 电影秋翁遇仙记,深受 观众的欢迎。一般戏剧 和小说 的情节开展,都具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四个主要阶段。赵树理 同志 的作品,都具有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的特点。以他在1943年1 0月写的李有才板话为例,在情节开展和 结构安排 上,就有“楔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等完整 的阶段。李有才板话(以下简称板 话)的“序幕”,即开 始的“书名的来历”。作者写道:“闰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 叫气不死,。他还有个特别 本领是

12、编歌子,不论村里发生什 么事,有个什么特别 人,他都能 编一大套,念起来特别顺口。这种歌,在闰家山一带 叫迄描咀,官话 叫“快板”。 这 本小书既然 是说 他作快板的话,所以叫做李有才板话”。板话第二节,“有才窑里 的晚会”,是情节的“开端”。说的是青年农民小顺等,正月二十五的晚上,在李有才窑里听快板,议论恶霸地主闰恒元 及 其狗腿 的 罪行,并商量对策。从板话第三节“打虎”,第四节“丈地”,第五节“好怕 的模范村”,第六节“小元 的变 化”,一 直到第七节“恒元广 聚把 戏露底”,小顺等先后揭露闰 恒元 及其狗腿的阴谋诡计,农民革命力量逐步发 展壮大,个别干部蜕化变质等,这是情节的“发展”阶

13、段。板话第八节“老小,字 辈 准备翻身”到 第九节“斗争大胜利”的前半部,农民准备斗争以至斗 倒闰恒 元,这 是“高潮”。斗争会后,闰恒元退 地,退 租,混进干部队伍 的狗腿退 钱,受处分,并且改选了农会,这是“结局”。“板话”第 十节“板 人,作 总结”,就是“尾 声”。斗争胜利了。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对有才道:“大家想请 你 把这次斗争编个纪念歌,好不好?”有才道:“可以!”他想了一会,向大家道:“成了成了!”接着念道:闰家山,翻天地,群众会,大胜利。老恒 元,泄了气,退 租退款又退 地。刘广聚,大舞弊,犯了罪,没人 替。全村人,很得意,再也不 受冤 枉气,从村里,到野外,到处唱起“乾梆 戏

14、”。大家听他念了,都说不错。老杨同志道:“就算这场事情的一个总结吧!”三 言收集短篇小说 一百二十篇,今古奇观收集短篇小说四十篇,故事情节都是有头有尾,有开头,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赵树理同志的小说,充分显示 了这些特色。(三)文风朴实语言通俗赵树理 同志 在随下 乡集寄给农村读者一 文中说:“我是农村出身,是在 华北的太行山区长大的,我每逢写作的 时候,总不会忘记我的作品是写给农 村的 读 者的。”为了写农民,给农民读,这就产生了 艺术形式上 的特点:通俗化。所谓通俗化是指 艺术形式特 别是 语言文 字 的群众 化,即易为文 化不高的工农兵群众所接 受。同 时,还要有环

15、境、情 节、细节上 的真实。所以,广大农村读者对赵树理 的小说,感到真实、亲切、深刻,而真实是基础。马克思在评论英国作 家卡尔顿 时说:“他 的特点在于他 描写的真实性。作为爱尔兰农民的儿子,他比利弗尔和拉 弗尔之 流更熟悉自己的对象。”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就具有这种特点。他长期从事通俗文艺工作,既能写小说,又能写曲艺,还会编 戏曲。例如:三 关排宴(上党梆 子戏,已拍 成 电影)和李有才板话,就是批 判地继 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唐代传奇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中 唐以后的古文运动又对散 文作 了很大的革新。传奇的作者大都 是擅长 诗文,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的士大夫。他们在传

16、奇中不 仅大量地采 用诗歌,而且散文 部分 的语言声调、造句遣词,也都 颇为考究。读来干净利落,琅琅上口,这 就构成了传奇小说活泼、流畅、生动 的艺术风格。从三关排宴和李有才板话中,都可以看到这 些特色。在李有才板话中,作者运 用“快板”的形式,对恶 霸地主 闺恒 元(抗 战以前年年连任村长)和处处跟着闺恒 元跑的原农会主席张得贵,进行了尖锐泼辣的揭 露和讽刺。请看:对问恒元:村长闺 恒元,一手遮住天,自从有村长,一当十 几年。年年要投票,咀说要改选,选来又选去,还是闰恒元。不如弄块板,刻个大名片,每逢该投票,大家按一按。人人 省得写,年年不用换,用他百把年,管 保用 不烂!请看,多么尖锐泼辣!多么通 俗 易懂!对张得贵:张得贵,真好汉,跟着 恒元 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得贵说“不短”;恒 元说个“方”,得贵说“不园”;恒 元说“砂锅能捣蒜”,得贵就说“打不烂”,恒元 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