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940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编【2013 年 7 月 30 日】1、捷克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2、美国杜威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3、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4、美国布鲁纳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答:(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

2、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5、苏联苏霍林斯基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6、蔡元培、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7、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 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 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 水平。 9、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提

3、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0、马卡连柯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 则。 11、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 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 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2、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行为矫正法华生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艾利斯。13、瑞士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分为感知运动(02 岁) 、前运算(27 岁) 、具体运算(711 岁) 、形式运算(1115 岁)等四个阶段。14、简述认

4、知学习的有关理论。答:(1)苛勒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布鲁纳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3)奥苏伯尔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5、简述奥苏伯尔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答: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16、简述马斯洛马斯

5、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17、简述叶克斯多德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答: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 U 曲线) 。18、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答:(1)痕迹衰退说(桑代

6、克)(桑代克) 。(2)干扰说。 (3)同化说(奥苏伯尔奥苏伯尔) 。 (4)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 。19、简述布卢姆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答: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20、简述加涅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答:(1)引起学生注意;(2

7、)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21、昆体良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22、冯特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他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23、华生华生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914 年美国) 。24、观察学习的提倡学者是班杜拉班杜拉。25、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是:荣格荣格26、比纳、比纳西蒙西蒙:智力测验。27、行为主义代表: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28、奥斯本奥斯本提出

8、:头脑风暴法。29、桑代克、桑代克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30、斯金纳、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典范是: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31、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三)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四)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3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哪些:(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2)热爱学生、教学相长(3)严谨治学、博学多才(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3、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

9、律有:198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34、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 年。35、行为能力:18 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

10、力人;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6、毛泽东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 年。37、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38、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39、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4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41、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

11、在爱弥儿一书中。4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43、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44、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苏联赞科夫赞科夫十五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法国外最早产生(或最先)奴隶社会。2、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令的国家。3、奠定英国教育发展基础是:1944 年的巴特勒法案 ,它确立英国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

12、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4、法国:1883 年基佐法案 。5、日本:明治维新。7、1982 年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8、判断是哪一个国家时间:20 世纪 8090英国 1988 年教育改革法 ;1989 年法国教育指导法 ;日本 1990 年终生学习振兴法 ;1992 年俄罗斯教育法 ;1994 年美国美国 2000 年教育目标法 。9、1902 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法规,但未实施。1903 年清政府颁布秦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1906 年,清政府颁行强迫教育章程要求广设幼学所,幼童至 7 岁须令入学,幼童及 7 岁不入学者,罪其父母。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强迫教育法令。10、1951 年 10 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 ,这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17、关于起诉的期限,按照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须经复议的行政案件,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3 个月内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