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923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试题及答案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 B ) A、有法必依 B、有法可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D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3、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A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 是直线论,

2、另一种是( B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5、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A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 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B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

3、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8、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 C )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9、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C ) A、破除迷信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密切联系群众 10、在赤道上空的定点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分( D )颗通信卫星 可实现全球通信。 A、1 B、2 C、3 D、4 1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 ) A、行政关系 B、外部行政关系 C、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管理法律关系 12、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公立学校有权招收学生并对受教育者实施 行政管理,因此公立学校属于( D ) A、国家行政

4、机关 B、派出行政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13、在行政法上,责令改正行为属于( D ) A、行政处罚 B、行政指导 C、行政裁决 D、行政命令 14、江南公司货运船被当地政府征用截流洪水而损坏。为此,该公司可 以申请 ( A ) A、行政赔偿 B、司法 赔偿 C、行政补偿 D、民事补偿 15、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纠纷一般发生在( C ) A、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 B、行政机关与行政机 关工作人员之间 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 D、国有企业、事业 单位与职工之间 16、( D )是秘书部门(或综合部门)、相关业务部门以需要办理的 来文提出处置办理意见,

5、供机关领导人作处置决定时参考。 A 拟定 B 批办 C 承办 D 登记 17、在所有的公文文种中,命令(令)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一经发出, 其下级机关必须坚决、无条件地遵照执行,不允许出现偏差或作变通处2理,这是命令特点的哪一类( D ) A 内容的权威性 B 制发机关的规定性 C 文体的简明性 D 行文的权威性 18、以下请示结束语说法错误的有( D ) A 以上请示妥否 ,请批示 B 特此请示 ,请批复 C 以上请示如无不 妥,请批准贯彻执行 D 妥否,请函复 19、用于向无隶属关系的有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的函是( B ) A 告知函 B 请示批准函 C 询问函 D 商洽函 20、计划的“

6、三要素”是( A ) A 目标 措施 步骤 B 说明 叙述 议论 C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D 方法、步骤、安排 21、调查报告的主体一般采用( B )的表达方式 A 叙述 议论 B 说明 议论 C 叙述 说明 D 议论 描写 22、医疗费的使用也不能吃“大锅饭”是简报标题常见的方法的哪一类 (D ) A 直述法 B 提问法 C 复式法 D 形象法 2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D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

7、一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C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25、“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 是这种产物”,这是( D )的一种观点。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 26、“张三、李四、王五都是人”,表明( B )。A、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B、个别完全包括在一般之中 C、一般包括在个别之中 D、一般就是个别 2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客体是指( A )。 A、客观存在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B、物质世界的一 切事物 C、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D、自然界、

8、人类 社会和思维 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 A )。 A、客观事物 B、社会实践 C、客观规律 D、实践客体 29、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的原因是( A )。 A、他们掌握了国家政权 B、他们掌握了宣传工具 C、他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D、他们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74、在说明的具体形式中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总体性、概括性的介绍解说 是( C )。 A、解说 B、界说 C、概说 D、总说 75、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 文件是( D )。 A、极密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76、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 C)

9、。 A、规范性 B、领导指导性 C、生成程序 D、时效性 33、促进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 D )A、经济稳定增长 B、充分就业 C、国际收支平衡 D、经 济结构优化 34、当代许多国家管理宏观经济最常用的措施是( C )A、收入分配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财政政 策 35、在主我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与劳动者的结合是通过(C ) 实现的。3A、企业 B、政府 C、市场 D、交换 36、供求机制的核心是( A)A、供求决定价格机制 B、价格调节供求机制 C、通过价格实现平衡机制 D、竞争和供求共同决定机制 37、一个国家的力量,首先是指( A )A、经济实力 B、军事实

10、力 C、政治实力 D、外交实 力 38、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依靠( A )来保证实施。A、国家强制力 B、社会舆论 C、自觉遵守 D、政党的 力量 39、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法律分为(A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B、宪法、民法、 刑法、诉讼法 C、宪法、民法、刑法、商法 D、宪法、法律、行政 法、条例等 4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项( D )原则。A、立法 B、宪法 C、守法 D、法律适用 41、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是( B )A、社会性 B、阶级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4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D )A、基本法律 B、特别行政区

11、法 C、行政法规 D、除基本 法律外的法律 43、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A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 国人大常委 4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B )A、公民 B、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 45、某市人民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用( A )。 A、报告 B、请示 C、议案 D、函 46、党的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用( C )。A、公告 B、通告 C、公报 D、布告 47、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 C)。 A、指示 B、决定 C、意见 D、通知 48、公文的成文时间通常是( A )。 A、领导签发时间 B、

12、完成草稿时间 C、印发时间 D、用印时间 49、一件公文同其他公文相区别的最强的专指性标识是( A )。 A、文种 B、标题 C、主题词 D、发文字号 50、同时向三个层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时的行文方式属于( C )。 A、逐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多级行文 D、直接行文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政策包括( BD )A、税收政策 B、财政收入政策 C、分配政策 D、财政支出政策 2、市场机制是( ABD )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A、价值规律 B、供求规律 C、垄断规律 D、竞争规律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BE)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

13、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4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BCDE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 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ABCDE)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 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 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BD)A2005 年 11 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 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 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BC)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