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6908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限时集训(十六)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卷(限时:45 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揭阳模拟)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 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aB 和 aB 2(2015烟台高三质检)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质变成了染色体,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在植物细胞分裂丁戊的过程中,高尔

2、基体活动会加强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3(2015河北普通高中质检)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 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甲图,乙图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 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 B 组 B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A 组细胞,可以使 B 组细胞数增加 CB 组细胞中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 DC 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4(2015皖南八校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

3、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 制出如图所示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C 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5多选(2015扬州中学质检)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如图,b 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下列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 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6(2015南京模拟)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时,

4、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该病人的亲代 在形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7(2015保定调研)下面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合理的是( ) A以叶肉细胞为材料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B以蝗虫卵巢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图像 C以 H2O2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呼吸作用方式 8(2015郑州预测)图中和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 DNA 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两条非姐妹染

5、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和所在的染色体可能都来自父方 B和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 C和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概率为 1/4 D和的形成是由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9下列三条曲线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情况,在图甲、乙、丙中的 中均涉及染色体数量减半,其中“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0雄性豚鼠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后产生两个子细胞 A1和 A2;另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 B1和 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接着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 子细胞为 C1和 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突变

6、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各自相同的细胞有三组:A1和 A2、B1和 B2、C1和 C2 BA1和 A2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B1和 B2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D细胞内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是 A1A2B1B2 11一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白鼠某器官的切片时,发现了一个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 缢裂为均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 B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无变异

7、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有差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二、非选择题 12(2015合肥质检)根据每个细胞中核 DNA 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 殖的精原细胞归为 A、B、C 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 1 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 为 D、E、F 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 2 所示;根据精巢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在细胞周期中 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 3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精原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又可以分为 G1期(DNA 复制准备期)、S 期(DNA 复制期)、G2期(从 DNA 复制完成到分裂前期的过渡期)。全部 S 期细胞包含在图

8、1 的_(填字母)组细胞中;A 组中 有部分细胞的 RNA 合成较旺盛,原因是_;C 组中有部分细胞几乎不能合 成 RNA,原因是_。 (2)在图 2 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填字母)组细胞中,该细胞被称为_;在正 常细胞分裂中,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细胞应包含在图 2 的_(填字母)组细胞中。 (3)图 3 的乙丙段细胞包含在图 1 和图 2 的_(填字母)组细胞中。 13(2015海淀区联考)图中编号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 不同时期的图像。请回答问题:(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染色 12 min 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 通过观察细胞中_的形态

9、、数目和位置的变化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非同源染色体_。图中细胞的 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并且_间发生交叉互换。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 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_。 (3)图中的细胞有_个染色体组,图的每个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_条。14(2015湖南四校联考)如图为果蝇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 H(H)的变化曲染色体数核DNA含量 线,f 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回答有关问题:(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cd 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对;ef 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 色体_对。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

10、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_段。(4)cd 段时,H 的值为_。此时,细胞内的值会比 H 值_(选填“大”染色体数核DNA含量 “小”或“相等”)。答案 1解析:选 C 由图可知,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丙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丁为次级卵母细 胞或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 AaBB,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AB 和 aB。 2解析:选 C 甲乙是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A 项错 误;丁戊,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后期

11、,高尔基体活动加强发生在末期,B 项错误; 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是自行分裂,D 项错误;丙戊可能是减前减后期,C 项 正确。 3解析:选 C 据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是均分可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则 该组织来源于精巢,A 项错误;秋水仙素溶液处理间期植物细胞,才可以使细胞染色体数增加,B 项 错误;B 组细胞染色体数是 2N,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 DNA 虽然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变, 仅根据染色体数是 2N 可推测 B 组细胞中可能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 项正确;C 组中细胞染色体 数是 4N,这些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12、,D 项错误。 4解析:选 B 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乙图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DNA 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 244,此时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或有丝 分裂前、中期,如果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组合;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不发生分裂;丙图中 C 组细胞染色体数为 4N,为有丝分裂后 期,而染色体联会并产生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5解析:选 CD 由题意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 AaXBY、AaXBXb,A 图为精原细胞,对应男 性体内的细胞,B 图为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或极体,男性和

13、女性的体内都可能存在;由于没有发生基 因突变和交叉互换,C 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相同;D 图中基因 AA 与题意不符。 6解析:选 A XXY 的精卵组合方式可能是 XXY,也可能是 XXY,所以原因可能是卵细 胞或精子产生过程发生异常,XX 的产生可能是卵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 数第二次分裂异常。XY 的产生只能是精子产生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 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7解析:选 D 叶肉细胞中有绿色的叶绿体,会干扰染色后线粒体的观察;观察减数分裂的最佳 材料是雄性生殖器官,而不是雌性生殖器官;H2O2在高温下就可以分解,

14、不适宜作此实验的底物;小 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可作为探究呼吸作用方式的材料。 8解析:选 D 和位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它们所在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A 错误。和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如果相同,则不是等位基因,B 错误。和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C 错误。由图可以直接看出,和的形成是 和部分区段发生交换的结果,即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 正确。 9解析:选 A 由图可知,和时期细胞核中同源染色体对数或染色体数减半的原因为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减

15、半的原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 染色单体分离,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减半的原因为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因此,减 半原因相同的是和或者是和。 10解析:选 A 选项 A,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B1和 B2中,一个含有 X 染色体,另一个含有 Y 染色体,故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形态大小存在差异。选项 B,A1和 A2均为正常的体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选项 C,B1和 B2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选项 D,次级精母细胞 B1和 B2中的核 DNA 分子数均等于体细胞中的核 DNA 分子数,即 A1A2B1B2。 11解析:选 B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的极体和次级精母细胞均具备题目中描述的特点。当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时,说明该细 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