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6797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G单元 生物的变异(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6G12014浙江卷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 1 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体若为 1 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 1 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6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突变体若为 1 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 导致,那么由原来的敏感型变为抗性,缺失的应为显性基因,则抗性基

2、因为隐性基因,A 项正确。 突变体若为 1 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导致,又因为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 1 对等位基 因,则不能再恢复为敏感型,B 项错误。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引起,再诱变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C 项错误。若基因突变属于单个碱基对替换导致,则该抗性可能编码肽链,D 项错误。30E8、G12014北京卷 拟南芥的 A 基因位于 1 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 率,a 基因无此功能;B 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 基 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 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 丙(a

3、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经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 基因是通过将 TDNA 插入到 A 基因中获得的,用 PCR 法确定 TDNA 插入位置时,应从 图 1 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 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 (4)杂交前,乙的 1 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 C、R。两代后,丙获得 C、R 基因(图 2)。 带有 C、R 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图 2 丙获得了 C、R 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在减数分裂

4、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 C 和 R 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 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_。 本实验选用 b 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 C 和 R 基因位点间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 A 基因的功能。 30(1)四分体 同源 (2)和 (3)2 25%(4)父本和母本 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 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 乙 解析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四分体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然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

5、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图 1 中 TDNA 片段中含有和引物,根据 PCR 扩增技术中引物的顺序,从 3开始,所选 择的引物的组合是和。(3)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 和 AAbb,得到的 F1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2 种,比例是 11,自交后代 F2中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含有 bb 的个体,比例是 25%。 (4)植株甲与乙杂交,产生的 F1中 AaBb(含 C)与 AaBb(含 R)作为父本和母本杂交,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片段互换,致使 C、R 分别与 a 基因位于一条染色 体上。所以丙获得 C、R 基因是由于 F1即丙的父本

6、和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丙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 C 和 R 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 花粉粒,产生的 4 个花粉粒分别为 aCRb(蓝和红叠加色)、ab(无色)、aCb(蓝色)、aRb(红色)。 本实验选用 b 基因纯合个体是为了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统计判断染色体在 C、R 基因间是否发生互换,通过丙(aa)与乙(AA)比较,可确定 A 基因的功能。11E2、E3、G12014四川卷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 A/a 控制 灰色物质合成,B/b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白色前体物质基因

7、有色物质1基因有色物质2(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 灰鼠3 黑鼠4 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 黑鼠1 白鼠两对基因(A/a 和 B/b)位于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 实验一的 F2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 图中有色物质 1 代表_色物质,实验二的 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F1黄鼠随机交配:3 黄鼠1 黑鼠实验三丁纯合 黑鼠1 黄鼠 1 灰鼠F1灰鼠随机交配:3 灰鼠1

8、黑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性突变。 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 F1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 上述推测正确。 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 A、B 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 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其原因是 _。 11(1)2 aabb 3 8/9 黑 aaBB、aaBb(2)A 显 黄鼠灰鼠黑鼠211 基因 A 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1)根据实验一,F1全为灰鼠,其后代

9、 F2为 9 灰鼠3 黑鼠4 白鼠,实际为 9331 的 变形,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形成的表现型比例,两对基因(A/a 和 B/b)位于 2 对染色体上,根据表现型 及比例可知,灰鼠的基因型为 A_B_,F1的基因型应为 AaBb,而甲为纯合灰鼠,其基因型应为 AABB,由此可知,乙的基因型为 aabb。由题可知,B/b 控制黑色物质的合成,则黑鼠的基因型 为 aaB_,白鼠的基因型除了 aabb 外,还有 AAbb 和 Aabb,共 3 种。在实验一的 F2中,灰鼠的基因 型为 A_B_占 9 份,纯合的为 AABB 占 1 份,其余都是杂合的,杂合的占 8/9;根据有色物质合成 关系图和基因型

10、与表现型的关系,可推知有色物质 1 代表黑色物质(aaB_),有了黑色物质才能形成 灰色物质(A_B_);实验二的亲本组合:乙(aabb)丙(aaBB),它们的 F1全为黑鼠(aaBb),F2的情况 为:1 黑鼠(aaBB)2 黑鼠(aaBb)1 白鼠(aabb),黑鼠的基因型为 aaBB、aaBb。(2)纯合灰鼠(AABB)突变为黄色鼠(_)与纯合黑鼠(aaBB)(产生的配子为 aB)杂交,F1为 1 黄 鼠(_aB_)1 灰鼠(AaB_),F1黄鼠(_aB_)随机交配,F2为 3 黄鼠(_)1 黑鼠(aaB_),没有出现灰 鼠(AaB_)和白鼠(_bb),可推知 F1黄鼠没有基因 A,原因

11、是 A 基因发生了突变,且相对于 a 基因为 显性,假设突变形成的新基因为 X(控制黄色),则 F1黄鼠的基因型为 XaBB;F1灰鼠随机交配,其 F2为 3 灰鼠(A_B_)1 黑鼠(aaB_),没有出现白鼠,可推知 F1灰鼠的基因型为 AaBB(不可能为 AaBb);可推知突变产生的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XABB,新基因 X 相对于 A 基因也为显性。如果 上述推测正确,F1:黄鼠(XaBB)灰鼠(AaBB),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BBXaBBAaBBaaBB1111,由于 X 对 A 和 a 都为显性,则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 灰色黑色211 。小鼠丁的基因型为 XABB,用 3 种不同

12、颜色的荧光标记精原细胞的基因 A、B 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说明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同时有 A、B 及新基因,A 与新基因为等位基因,虽然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但在分 开之前可发生基因 A 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这样在次级精母 细胞中既有基因 A 也有新基因,还有两个基因 B。13G1、G4 2014江苏卷 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出发菌株选出 50 株选出 5 株多轮重复筛选X射线处理挑取200个 单细胞菌株初筛复筛X射线处理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13、B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13D 解析 由于 X 射线处理导致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所以即使筛选获得的 高产菌株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基因问题而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A 项正确。X 射线处理导致的突变可 能引起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变异,B 项正确。题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是定向筛选高产 菌株的过程,C 项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随机性及不定向性,所以不是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突 变率都提高,D 项错误。33E1、E2、G1、G62014江苏卷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 X 染色体

14、上存在 ClB 区 段(用 XClB表示)。B 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 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 XClBY 不能存活);ClB 存在时,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 X 染色体无 ClB 区段(用 X表 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1图 2 (1)图 1 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 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棒眼与正常眼的 比例为_。如果用 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 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用 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 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 (2)图 2 是研究 X 射线对正常眼果蝇 X 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 X 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 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中_果蝇杂交,X 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 代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中_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 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33 (1)3 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 X 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 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