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241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诺佳分区管理起风波案例:诺佳分区管理起风波:武汉诺佳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武汉市一家有 60 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其前身为 武汉制药厂。2001 年初,公司将整个厂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两大块,规定公司里的机 关干部从正门进入办公区,近千名工人通过厂区后门进入生产区,而且未经允许工人不得 进入办公区。 “分区管理”10 月 8 日起正式实施,引起轩然大波。许多职工认为,这“使工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不符合“干群打成一片”的优良传 统。仅 10 月 8 日上午,公司工会的电话就被提意见的职工们打爆,有的在电话里气得“骂 娘” 。同时,此事还引发了一些纠纷,职工与经警之间的冲突一度成为“

2、家常便饭” ,甚至 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也因为执行这一规定遭到职工的殴打。总经理 Z 先生坦陈,分区管理有争议,但势在必行。分区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 法,在外资企业里非常普遍;医药化工企业生产区杜绝非生产人员随便出入有利于安全生 产;办公区限制工人随便出入有利于企业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 问题:上述案例体现了管理学的什么原理,谈谈您对诺佳公司干部工人分门出入有何看法?参考答案要点:1)诺佳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效益原理的体现。 (2)分区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外资企业里非常普遍;医药化工企业生产区杜 绝非生产人员随便出入有利于安全生产;因为分工的存在,办公区

3、限制工人随便出入有利 于企业管理,这也是责任原理的体现。 (3)之所以引起冲突,是因为员工在短期内难以接 受,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是改革中的阵痛,会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慢慢淡化。 案例:案例:咖啡是目前被人类使用最多的三大饮料之一。许多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咖啡的特 殊成分对人体的生理反应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提神醒脑、抗忧郁、控制体重、促进 消化、利尿、改善便秘、降低患肠癌或直肠癌的几率、止痛、增加身体敏捷度正如巴 尔扎克所说:“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军 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了战斗。 ” 为了让员工保持活跃的思维和充沛的精力,现在的许多公司都在写字

4、楼的茶水间配置 浓缩咖啡机和上好的咖啡豆,向员工供应免费的“工间咖啡” ,以此来体现人文关怀和提高 工作效率,这个时间就叫做“Coffee Break”(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简称“咖啡时间”) 请你谈谈请你谈谈“咖啡时间咖啡时间”如何体现了人本管理?如何体现了人本管理?三、三、 “咖啡时间咖啡时间”与人本管理与人本管理 1.人格尊严的尊重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人们:人的最高需求是精神层面,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超越, 是尊严的被尊重。 “小小的咖啡屋”不仅体现了管理者对员工的身体的关怀,更体现了管理 者对员工人格尊严的尊重。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摆放一台意大利咖啡 机,四周摆放着舒适的

5、沙发、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茶几上还摆放着几本时尚的杂志,播 放着温馨的音乐。员工来喝茶休息、客户来洽谈业务会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再比如,在紧 邻卫生间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个锈迹斑斑、周围放着扫帚、簸箕的茶水炉,地上淌流着 污水,员工和客户到这个地方打水时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太简陋的茶水间无论对客户还 是对员工,都是一种不尊重。一个小小的漂亮的茶水间、一杯香香的咖啡,它会使员工增 加归属感,会使员工体验到主人的感觉;会给来访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会给公司树立很 好的形象。摩托罗拉、惠普等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中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尊重个人是 摩托罗拉文化的重要特点,为了尊重个人,公司不断致力于改善员

6、工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使员工在一个幽雅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休息;惠普公司也以其对人的重 视、尊重和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作为大公司,惠普对员工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著名 的“惠普之道”的精髓就是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尊重个人的尊严 和价值。 2.激发员工的创意 咖啡因通过刺激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可使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舒适的环境、浓香的 咖啡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激发创意和灵感。笔者曾与复旦大学的教师交流时也谈到这个问 题。她介绍说:“他们系里的教师非常珍惜每周一次的例会,没有紧急的事情,谁也不会 轻易的请假。 ”业内人士都清楚,大学里每周一次的例会,一般教师都是能不

7、参加就不参加, 所以不得已学校就采取了不参加例会的教师缺失一次扣发奖金多少的约束措施。让笔者不 能理解的是该学校的“反常”现象。她说他们学校的办公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好,在环境 幽雅的会议室里,大家喝着咖啡、茶水,心情非常的舒畅。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着各人所 正在研究的问题,虽然研究的领域有所不同,但交谈之中大家相互之间倍受启发和影响, 激发创意和灵感,一个人在家冥思苦想几天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的一句话可能就使自己 茅塞顿开,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大有益处,对系里的工作也是百益而无一害。反之,有些 学校的院系五、六十个教师挤在一个学生教室里开会,外面还有学生在等候着上自习占座 位,教师心情是不会好的。

8、 市场经济竞争是永恒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创新的产 品,然而一切的创新都源于创新的人才,来自于人的创新灵感,来自于人的工作心情与工 作环境。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咖啡时间”不 失为一妙招。 3.特殊的沟通方式 在自由、宽松、温馨和非正式,就像在家一样的环境里,非常适合平等的交流。非正式代 表了一种平等,正式情况下的上下级关系,非正式情况下就成了一种朋友关系。据报道: 联想集团从 2003 年开始推行的公司文化主题为:“沟通从心开始” ,他们首先在公司内制 定一项制度:每周二的午餐后,总裁、副总裁以及各大区总经理都要请员工们喝咖啡

9、,进 行“朋友式沟通” ,甚至具体到不能叫杨元庆为“杨,总” ,而应该按规定叫“元庆” 。可见, 联想集团已经认识到“咖啡时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咖啡机它把严肃的写字楼变成了轻松的咖啡馆,它给予员工的是关怀、温暖、激励、 信任等,咖啡机也是一种“软管理”工具。比如一个庞大的组织,部门和部门之间不再是 独立王国,大家可以在咖啡机旁碰撞、交流。上司与下属之间有了更好的沟通渠道,上司 督促和批评下属时,可以在咖啡屋里解决,而不会让员工感到太严肃和太尴尬,矛盾也不 会太激烈或产生过激行为。 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绩效管理是最难也是最核心的问题,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主管与下属的沟通。前几天有报

10、道称,某税务局局长被其下属杀死,原因就是年 底考核局长给该下属打分不合格。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在“咖啡时间”局长与下属朋友式 的沟通交流,结局可能就会是另一种情况,因为谁都清楚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4.凸显细节管理什么是细节管理?梁雨谷先生称:“企业的成功是细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积累。因此, 管理者必须重视细节。也就是说,企业是由细节组成的,也是细节在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 上的拓展而成的。这就是细节管理。 ” 中国的古人有很多关于细节的重要性论述:“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 方能就其高。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李嘉诚在有人间他成功 的秘诀时,他答道

11、:“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大的战略决策,而在于做好细节工作的韧劲。 ”也就是说人和企业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地做好细致工作!有学者研究中国的经济和发达国家经 济、中国企业和国际型大企业之间真正的差距不是在人们瞩目的重大战略上,而在于细节 的管理缺位上。 细节管理能够造就习惯,能够使人训练有素,才能保证执行工作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才能较好的满足顾客需要,保持顾客的忠诚度,因而企业才能保持良好的效益。记得余世 维先生介绍泰国的东方大酒店在管理上可谓细微至极:顾客的生日、兴趣爱好、喜欢坐什 么位置等事项宾馆的服务员都记得一清二楚,哪怕是顾客只来过一次酒店。如果有哪位老 顾客长时间没有光顾酒店,酒店就会向老顾客

12、打去问候电话或是送上生日礼物,细微周到 的服务赢得了世界各地游客的好评,酒店生意也百年兴隆。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我们尤为重视人性化管理, “咖啡时间”会是不错的选择。茶 水炉位置移动这一细节的变化标志着主管人员管理理念的巨变,它将带来企业、员工行为 习惯的变化。 总之,中国的管理者必须从理性的角度,充分理解和注重细节管理,摒弃浮躁心理, 采取务实科学的态度,深刻了解和把握企业发展的规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下苦功、有 耐心、有成效地进行细节的积累工作。只有做好细节管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才 有持续性,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才有希望! 四、结束语 在杜拉克教授提出“人力资源”概念将近半个世纪的

13、今天,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而稀缺资源这一理念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也为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 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实。现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将人才视为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 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融人了人性化的管理。 “咖 啡时间”虽说还只是出现在一些大的公司,但这是人性化管理的趋势,不久的将来,这种 “贵族”消费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而成为大众消费。 案例分析:副总家失火以后案例分析:副总家失火以后 一家公司的销售副总在外出差时家里失火了,他接到妻子电话后,连夜火速 赶回家。第二天一早去公司

14、向老总请假,说家里失火要请几天假安排一一。按 理说,也不过分,但老总却说:“谁有让你回来的?你要马上出差,如果你下 午还不走,我就免你的职。 ”这位副总很有情绪,无可奈何地从老总办公室里出 来后又马上出差走了。 老总听说副总已走,马上把党政工团负责人都叫了过来,要求他们分头行动, 在最短时间内,不惜不切代价把副总家里的损失弥补回来,把家属安顿好。 1 从管理方格理论分析这位老总属于哪一种领导风格?为什么? 2 从本案例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启迪? 3 你赞成这位老总的做法吗?有何建议呢? 答案:答案:1 属于 9.9 型团队型。因为老总对工作和下属的关心都达到了较高点 2 作为领导者,关心工作和关心

15、员工都很重要,也可以同时做到。即努力使员 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工作卓有成 效。3 基本赞同。但觉得应在副总出差的同时,就告诉其将如何安顿家属的决定, 以免其牵挂而带着情绪出差。尽管副总迟早会知道老总用意,但事前沟通可能 效果会更好一些。马思图拉发薪制马思图拉发薪制巴西有一个家族式的机械加工企业,历经三代。现任董事长马思图拉是一个有做大 事气魄的人,他接任后将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将近一倍,员工数量也就有了相应的急剧增加。有段时间,马思图拉发现企业的利润呈周期性的波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业绩和 获利均会下滑。这是企业扩大规模前从没有出现过的现象。马思图拉于是安排

16、人事部门负 责调查。 两周后,一份调查报告摆放在马思图拉的案头。原来,前些时间员工扩招,企业招进 了大量北部山区的青壮年。他们会在每个月月初发薪的那几天,下班后结伴到酒吧喝酒。 北部山区的人喝酒又一个习惯,就是在酒里掺些当地产的一种野果的汁液。添加了野果汁 液的酒味道醇厚,口感很好,但是刺激性非常强,喝下去后人非常兴奋,酒醒之后人却非 常疲倦。为了招揽生意,酒吧老板自然是有求必应,专门弄来了北部山区的野果榨汁。因 为是结伴去的,场面热闹,所以每次员工们喝的都会过量。这就使得那几天上班时他们异 常困倦,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原因调查出来了,几个管理人员建议:1、找酒吧老板商量,让他们放弃在酒中添加野果汁的做法2、将来自北部的员工开除。马思图拉认为那是酒吧老板和员工的权利和自由,他想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寻找解决的办 法,经过思考,他决定改革发薪制。他将原来实行的每月固定月初第一天为发薪日改为月 初、月中、月末三个发薪日。公司规定愿意在后面两个发薪日领取薪水的员工,可以相应 多拿到半个月或一个月的利息。这个制度实施以后,员工们再也不想原来那样在月初扎堆 饮酒了,企业的效益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