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222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参考复习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艺术概论复习重点艺术概论复习重点总要求:总要求: 1、理解艺术概论学科的构成,包括艺术活动、艺术种 类、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 2、了解艺术活动的性质、各门艺术的主要特征,掌握 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 3、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运用所学基本理论 观察和分析艺术现象、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正确评 价其优劣和是非。复习考试内容:复习考试内容:一、绪论一、绪论 要求: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科学性质,及其内容 、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 ,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学科性质:艺术概

2、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 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 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二)学科任务 1、系统和全面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 的、科学的艺术观。 2、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 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造 、接受和批评。(三)研究方法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 发展。 3、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 种问题。二、艺术活动二、艺术活动 要求:了解艺术活动的构成,理解

3、艺术活动发生和发 展的状况,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对艺术 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一)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 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 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 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 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 进行的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 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 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

4、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 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 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 程。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 、以鉴赏者为主体的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 动。(二)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 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 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 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 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

5、于人 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 ,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 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 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 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 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 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 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 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 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 国普

6、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 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 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 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2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 物。 2、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 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 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 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方式、世界观或 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 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 经济基础

7、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 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 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 发展的根本原因。 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 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 的、制度的等各种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 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 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 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 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 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 ,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 是缺乏根据的。

8、(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 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 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 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 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 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 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 果的吸纳。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 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 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 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

9、便 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 的。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 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 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 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三)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 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 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 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 系。 (2)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

10、中 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 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 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3)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 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 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 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 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 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4)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 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 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 ,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

11、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 很大的影响。 (5)艺术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 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 泛的。艺术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 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 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 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 (6)艺术与科学 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 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 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 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

12、 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 。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 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 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 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3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 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 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 艺术

13、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 ,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 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 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 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 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 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 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3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 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 美的意识形态。(四)艺术活动的功能 1、艺术活动

14、的功能:(1)审美认知功能(2)审美教 育功能(3)审美娱乐功能 2、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 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 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 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 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三、艺术种类三、艺术种类 要求:理解和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 各艺术种类的定义和特性,了解不同艺术种类体裁的 区分,了解中外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 间艺术(音乐

15、、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 )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 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 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 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 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 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 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按照艺术分类 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

16、在方式与审美 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 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 艺术(文学)综合艺术。(二)造型艺术 1绘画 (1)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 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 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 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 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 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 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 、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形式的变幻;瞬间的 凝固;丰富的意味。 2雕塑 (1)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 的方法,在立体的空间(三度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 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2)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物质与技艺的统一; 造型性与表现性的融合。 3摄影 (1)摄影是指采用摄影手段塑造可视的画面来反映生 活、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摄影特别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