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220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甘肃省张掖市第三中学 李永明摘摘 要:要:多媒体课件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描述了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设计内容的整合,使教学设计变的更科学合理,实现教学内容由抽象向直观、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把课堂教学变的更生动,更有趣,更丰富。关键字:关键字: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案例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实现教学内容由抽象向直观、由静 态向动态的转变。它可以帮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 务,以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之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如果在课 前能把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有效的整合,就会达

2、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 过“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案例谈谈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整合,愿与同仁共 分享。一、案例概述案例概述“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七章内容,本节是第一节,它 在本章中起着起始新课的作用。教学内容上,基本保留原有教材中的主要资源, 设计生活化、情趣化的引入情境,运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 学生求知欲。学生的“数学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剪纸和印墨迹试验的 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及表达个人感受和想法的机会,使学 生充分的感知后,自然形成本节课的概念。教师仅作为知识的组织和引导者, 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及概括总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

3、为学生亲 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了大量的生活情 景让学生形成直观上的初步认识,通过大量的生动的生活中的实例引领学生进 入图形中的对称世界,深刻体会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 值,使同学们对对称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为后面抽象的对称图形的 学习作好铺垫工作。二、二、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的整合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的整合(1)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程导入的整合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程导入的整合 许多数学课程的导入是从抽象的内容开始的,如果能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片、 动画,从直观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建立概念, 掌握规律。 案例案例

4、1: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图 1- 1)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 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使同学们先对对 称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 ,并且初步了解对称在 生活中大量存在 ,理解学习对称的必要性,发展图 1-11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程探究活动的整合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程探究活动的整合 探究活动是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 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 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 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

5、法,使学生自己去做到 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的教学与学习活动。数学知识抽象,不容易让学生理解,探究活动更是如此, 如果在探究活动中能结合多媒体,设计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那么,一 些抽象的知识就变的简单明了。 案例案例 2:问题:问题: :(1)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图 1-2)(2) 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 的物体,并与同伴进行交流。(3) 你能将上图中的窗花沿某条直 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 枫叶呢?案例案例 3:问题:动手做出一些具 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1、做教材中的“剪纸”活动。 (展 示课件有相应动画) 把一张

6、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 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观察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并与同伴交流。 2、作“印墨迹”实验。 (图 1-3) 在纸上滴几滴墨水,把纸张对折, 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 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呢? 观察探究、相互交流。 3、类比观察,发现区别 再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如:两 个喜、两只小脚印、两扇门等。 观察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与大家交流。 结论:结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 如果他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 轴。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两

7、个图形成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图形本身具有的特性翻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合对折后与图形的另一半完全重合(3)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程课堂练习的整合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程课堂练习的整合图 1-2图 1-32数学课程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 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想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 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有针对 性地利用多媒体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案例 4:(图 1-4,图 1-5,图 1-6,图 1-7)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图片、国旗、汉字、几何图形、大写字母的

8、图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判断能 力。三、三、教学整合设计反思教学整合设计反思1、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发现法,同时以直观演示教学法、观察法、探究法 为辅。因此在教法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 探究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情境等设计,调动学 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图 1-4图 1-5图 1-6图 1-73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 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2、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图片欣赏出发,以感受、

9、观察、概括、 操作、归纳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在学习体会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时,可让 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案,如通过扎眼、印墨迹、折叠、剪纸、画图等方式完 成自己的创意,从而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 3、从学生实际出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的方式去获取数学知识。 4、以教材为本,多媒体为辅助,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材但又不被教 材所束缚。 5、用实验进行活动使学生真正的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结合多媒 体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而活泼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 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四、结束语结束语总之,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的整合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间知识的应用, 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才能把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教学 当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李永明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教育部基础课程研究中心 2012.012 李永明 轴对称现象”课件 甘肃省教科所 20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