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207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钟 分数:分数:10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甲甲)(14 分分)我我 在在张晓风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 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

2、子“在”这里。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

3、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

4、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 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

5、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注】亚当,旧约中人类的始祖,因违禁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1(1)第 4 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2)引用长干曲一诗的作用是什么?(2 分)2从“端午节晚上”的片段,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4 分)3请指出文中倒数第 3 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2 分)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6、4 分)A“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是对宇宙和历史的宣告:“我在。”B“同在”是一种缘分,“同在”是产生各种爱的前提,如果不是同时同地的共在共处,就不可能产生相亲相近的美好情感。C文章尾句直抒胸臆,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语句短小,而含意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D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E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辨色彩。二、观代文阅读二、观代文阅读(

7、乙乙)(20 分分)英英 雄雄立 夏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她坐在台下,晶亮的眸子映照出台上英武的他。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那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颗“咝咝”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捡起来扔出去,挽救了一位被吓呆的战友。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朦胧中,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显得那么亲切。“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农村体验生活。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

8、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地笑着,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什么话。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再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陌生了。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懵懂地吵闹着,要去看英雄。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9、。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敬佩。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那种悲壮。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连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的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

10、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里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他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救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一瞬间,泪水又涌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她含着眼泪坐在台下仰望。5这篇小说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请概括小说的这两条线索。(4 分)6文中画线处关于“英雄”形象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4 分)7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11、。(4 分)8结合本文,联系现实,谈一下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8 分)三、古诗文阅读三、古诗文阅读(16 分分)(一一)古诗阅读。古诗阅读。(5 分分)送梓州李使君王 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梓州: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是四川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9该诗首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2 分)10这首送别诗的意旨是惜别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 分)(二二)文言文语段阅读。文言文语段阅读。(11 分分)11断句。(3 分)(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

12、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日: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12翻译论语中的两则文字。(8 分)子谓子贡日:“女与回也孰愈?”对日:“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四、写作四、写作(50 分分)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13、的论述文。一天,有个富翁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言下之意是希望儿子珍惜自家的富裕生活。殊不知,儿子却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里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儿子又说:“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你对“贫穷与富有”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篇文

14、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编造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 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示例)(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适应生活的需要(找到恰当的生活位置),生命就有意义。(2)承上启下,让作者自然地将“我在”的可贵精神升华到民族、国家的层面上。解析: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她的作品的特色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并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

15、。“另一种可贵”的意思要结合“昔在、今在、恒在”及“而身为一个人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块”理解归纳,要说出生命是短暂的和找到适当的位置生命才有意义的意思。长干曲的作用要从文章整体上分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而不能仅局限在一个段落上。2(示例)第一问,可以看出我极具责任感、悲天悯人的性格。第二问,举亚当的例子表明作者意识到人无完人,人应该追求美好,也应敢于担当自己的罪责。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第一问要结合“我”的倾听, “我”此行的目的及倾听后的思索进行概括。第二问要联系文章主旨,结合“我”对亚当噤而不答的看法进行整合。3(示例)诠释“我在”的内蕴,总括全篇。解析:本题

16、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要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4CD 解析:A“体会到”“意识到”的内容是长大后的感悟;且假设句“如果就”的内容说法太绝对;E“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辨色彩”是评析议论文的用语。5(示例)一是“我”眼中英雄形象的发展变化,二是英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文中有一些带有提示性的句子,答题时可以先找出来。“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台上英武的他”“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憨憨地笑着”“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探头探脑申请困难补助的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挺身而出,搏斗中,他被刺数刀身亡”,一共五处,这些语句都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英雄的变化。其次,再从英雄角度回答其一生的变化就可以了。6(示例)写出了英雄在生活中已经归于平凡,甚至卑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