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197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00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 10 类类 115 种:种:一、尘肺一、尘肺 13 种:种: 如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煤工尘肺等。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 种:种: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三、职业中毒三、职业中毒 56 种:种: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硫化氢中毒。

2、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苯中毒。8、汽油中毒。9、氨中毒。 10、磷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 种种1、中暑。 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 种种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六、职业性皮肤病六、职业性皮肤病 8 种种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七、职业性眼病 3 种种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

3、(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 种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九、职业性肿瘤九、职业性肿瘤 8 种种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十、其他职业病十、其他职业病 5 种种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最常见职业病有哪些?最常见职业病有哪些?硫化氢中毒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无色易燃气体,有臭鸡蛋味,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目 前,有 70

4、 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如采矿、石油开采、提炼、皮革鞣制、 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制糖、食品加工以及清理垃圾、 阴沟、粪池、菜窖、鱼舱等作业。 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我国,硫化氢中毒占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 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危害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以及心脏。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烦 躁、意识障碍、抽搐,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一般在 1500mg/m3 以上)时,患者会迅速倒地,失去知觉,伴剧烈抽搐、瞬间呼吸停止, 继而心跳停止,这被称为“闪电型“死亡。

5、 此外,硫化氢中毒还可引起流泪、畏光、结膜充血、水肿、咳嗽、咯痰等症状。 中毒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炎。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喉头 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可有心肌及肝脏损害。 处理迅速让患者脱离现场,送到有新鲜空气处并进行吸氧,如有条件应尽早使 用高压氧舱治疗,同时要积极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如中毒者发生猝死,应立 即对其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迅速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恢复全身血氧供应。 预防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施和环境应密闭,生产场所要有通风排毒装置。在矿 坑、井底、阴沟、蓄粪池、纸浆槽、鱼舱室等工作场所作业时,应先通风排气, 或工作人员戴供氧防毒面具工作,同时身上要系救护带

6、,危险区外要有人监护。正己烷中毒正己烷中毒正己烷,是石油馏分与天然气分离过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常态下为液体, 主要用做溶剂。 近年来,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中,因防护不周已发生急、慢性职 业性正己烷中毒 200 多例。 危害正己烷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 2,5 己二酮具有周围神经毒 性,可引起以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性神经病一般于接触正己烷 1 至数月后发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先感 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如发麻、刺痛,并 出现感觉迟钝。检查会发现,患者四肢的触觉、痛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均减 退,并且以远端

7、为重。重者可出现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难以及肌肉萎缩、 手足皮肤温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 患者在脱离接触正己烷后 3 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一般病程为 630 个月, 恢复缓慢。 处理迄今,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经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诊断一经确立,患者 应立即停止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并给予对症处理。治疗上可应用神 经生长因子促进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预防在生产中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正己烷,工作环境应加强通风排毒。对接触者要严加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有早期中毒症状者,应 将其及时调离,并进行诊治。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是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可

8、溶于水,与碱接触能生成二甲胺。 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主要分布在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工业,以 及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树脂、皮革等生产领域和实验室。 危害二甲基甲酰胺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对皮肤、黏膜 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胃等重要脏器。 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咳嗽,中毒者还会 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上腹部剧烈疼痛等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 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中毒数天后,患者会出现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肝 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症状和肾功能障碍,也可出现一过性心脏损伤。皮肤被二甲 基甲酰胺污染后可出

9、现皮疹、水肿、水疱、破溃、脱屑等,并会出现麻木、瘙 痒和灼痛症状。 处理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治疗。中毒发生后,应迅速让中毒者脱离 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皮肤污染者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应 少于 15 分钟。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保护肝、肾、胃等脏器。 预防相关的工业领域应对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密闭管理,工作场所应有有效的通 风设备。要加强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监测,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最高允许 浓度为 10mg/m3。工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做好上岗前和在岗的定期 医学监护。尘肺尘肺尘肺是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在我国,受尘肺危害的人群主要为煤炭、冶金、 有色等矿山和建材、铸造、

10、石粉加工、玻璃制造等工厂的粉尘作业工人。石棉 矿和石棉加工、制品厂产生的石棉尘不仅可引起石棉肺,还可导致肺癌及恶性 胸膜间皮瘤。 据全国职业病报告材料,截至 2001 年底,我国累积发生尘肺病人 569129 例, 其中已死亡 135951 例。我国职业性尘肺病人主要分布在四川、辽宁、湖南、山 西、江西、黑龙江等省,这些省的病人占全国总病人数的一半。病人主要分布 在煤炭、冶金、有色、建材等工业系统,这些行业的病人数占全国病人数的 87%。 目前,每年全国都有 1 万多新病人出现,另有约 5000 人死亡。另外,全国还有 疑似尘肺者 60 多万人。我国是全世界尘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近年来在

11、 有色、冶金企业某些厂矿尘肺发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全国总的发病趋势仍 在增长。 危害尘肺是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发 病工龄一般为 20 年左右,最短可在半年左右发病。病人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咯 痰、胸痛、气短及肺功能减退。很多患者最终可因肺的广泛纤维化出现呼吸衰 竭或合并感染、气胸而死亡。 治疗目前,尚无根治尘肺的药物,我国医务工作者研制生产的汉防己甲素、羟 基磷酸喹哌、克矽平、矽宁片等药物可改善病人症状,延缓病变进展。治疗方 面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通过锻炼增强病人体质和疗养等措施。 预防做好厂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防尘、降尘工作是预防尘肺的关键。我国已有 的“风(

12、通风)、水(湿式作业)、密(密闭)、护(个体防护)、革(技术革新)、宣 (宣传教育)、管(加强管理)、查(监督监测)“八字防尘方针和各种排尘、捕尘设备,以及个体防尘护具都是预防尘肺发生的有效措施。只要严格管理,加强执 法,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就基本上可以控 制尘肺的发生。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响应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提出的 ILO/WHO 全球消除矽肺国际规划的号召,力争通过 1015 年的努力,基本 实现消除矽肺危害的目标。这是一项重大的政府行为,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我国也会逐步实现消除尘肺的目标。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我国每年都有数

13、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其中 1/41/3 的中毒发生在生产和 使用有机磷的职业活动中。如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工艺落后或管理不善,出 现跑、冒、滴、漏;在包装有机磷农药时,徒手操作,皮肤被污染;运输和销售 农药时,包装破损,药液溢漏;使用农药时,缺乏个人防护、施药器械溢漏、逆 风喷洒、衣服和皮肤污染后未及时清洗等。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危害农药生产 和销售人员的健康,而且已成为我国农村最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 危害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后,可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 中毒,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物模糊、瞳孔缩 小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肌束震颤,中毒严重者会出

14、现昏迷、肺水肿、 呼吸衰竭和脑水肿,如果不及时抢救,中毒者可很快死亡。少数患者在急性中 毒后 14 天可发生屈颈肌和四肢近端肌肉、脑神经支配的部分肌肉及呼吸肌的 肌力减弱或麻痹,被称为“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 有些有机磷,如甲胺磷、敌百虫等引起中毒后 24 周,中毒者可发生迟发性多 发性神经病,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重的运动和感觉神经障碍。 预防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有机磷中毒。 1、大力发展高效低毒的农药,限制或禁止生产和使用对人、畜危害性大的有机 磷农药品种。 2、加强安全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 知识水平。 3、改进生产工艺及施药器械,生产过程应尽可能密

15、闭化、自动化,并加强通风 排毒措施,杜绝跑、冒、滴、漏。 4、施药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和法规,穿长袖衣、长裤和胶靴,戴胶皮手套, 合理配制施药浓度。要在上风向侧喷洒农药,同时要隔行喷药。喷药时不吃东 西,不吸烟。施药结束后要及时换洗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和头发。苯中毒苯中毒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曾进行过全国性的普查,发现在生产中需要用苯的作业有 制皮鞋皮包、油漆、油墨、印刷、绝缘材料等行业。在全国的用苯工厂中,约 有一半作业点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0 万接触苯的工人中,慢性苯中毒发 病率为 0.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也较高。该调查结果促进了城市用苯工 厂生产和工艺的改革,减少了苯作为溶剂的使用。这些措施使得上世纪 8090 年代我国大中城市相关行业生产车间苯浓度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乡镇企业的 发展,许多制皮鞋皮包的小工厂或家庭作坊遍地开花,仅河北省白沟镇就有 3700 多家私人皮包加工厂。工人在没有通风防护的条件下使用含苯的粘胶,生 产场所空气苯浓度常常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十倍甚至百倍。急性苯中毒、再生 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时有发生。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签到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签到表(海勃日戈镇中心卫生院(海勃日戈镇中心卫生院 )单位)单位姓名姓名科室科室职务职务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