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知识点 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181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知识点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宪法知识点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宪法知识点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宪法知识点 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宪法知识点 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知识点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知识点 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第一节 国体概述1, 概念:就是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性质,由社会各阶层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根本属性2,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对人民的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基础,对敌人的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保障3,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 无产阶级专政的表现 1,领导力量一致(工人阶级领导)2,阶级基础一致(工农联盟)3,专政职能一致(对敌)4,历史使命一致(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设社会主义)5, 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 1,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

2、)2,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 3,爱国统一战线为政治联盟6, 领导:1,组织领导 2,政治领导 3,思想领导7, 统一战线的四大新的阶段性特征 1,广泛性 2,包容性 3,多样性 4,社会性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一般的人民团体9,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0,基本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11,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想照,融入共存

3、14,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节 政体概述1,国家形式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又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 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2,政体分类:君主制政体: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二元君主立宪政体特点:君主仍保持很大权利议会君主立宪政体特点: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共和制政体: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3,政体与国体的关系:他们同属于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属于不可分割的整体,又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国家这一社会现象,有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4,国体与政体的表现:1,政体与国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国体是国家的内在表现形式,政体是国

4、家的外在表现形式,任何国家都是一定国体与一定政体的统一体)2,国体是政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政体的存在形态(政体由国体决定,有什么样性质的国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相匹配)3,政体是国体的体现和反映,对国体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或不适合)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 构成环节表述: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照法定的程序,首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织对她负责受它监督的各级其他国家机关,组成统一协调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政治制度2,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共和政体和人民代表制政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3, 构成环节:1,民主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织全部国家机构3,统一协调全部国家机构共同行使国家权利4,贯彻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4,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5,民主集中的体现 1,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2,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3,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国家机关4,国家机关的领导体制上6,人大的作用 1,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社会性质2,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3,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保障国家权力的顺利体现4,保障平等的民族关

6、系(大小民族一律平等,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节,选举制度一,功能的体现1, 选举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治,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形式,选举制度 完善与否,是国家民主程度发展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2,选举不仅是国家政权机关得以组织的起点,也是人大制度得以建立和 完善的起点,选举制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二,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2,仅受年龄和政治权利的限制)2, 平等性原则(1,只有一个投票权 2,选举效力相等 3,每个当选代表的人口基数大致相等)3,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4, 无记名投票原则5, 选民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原则6, 保障原则(1,

7、物质保障 2,法律保障)第五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一,公民的平等权:1, 含义:1,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 履行权利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律特权 2 平等权既是一项原则也是一项权利2, 内容: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最基本首要内容)2,适用法平等和守法平等3, 具体体现:1,民族平等 2,男女平等 3,选举平等 4,宗教信仰平等 5,区域平等二,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最重要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形式)2,政治自由(表达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首要内容,其他政治自由赖

8、以存在的基础出版:合理的出版管理是对出版自由的重要保障结社:我国宪法规定的结社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主要指成立社会团体,3,宗教信仰自由 1,信不信自由 2,信什么自由 3,何时信自由 4,正常宗教自由自治活动自由(1,不影响正常秩序 2,不得损害群众健康 3,不受外国势力支配),4,监督权 1,建议权 2,批评权 3,申诉权 4,控告权 5,检举权 6,取得赔偿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的相同点 1,对公权的监督 2,救济不同点:申诉和控告是私益受损检举权是公益受损5,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 决定,并由公安机关的执行不受逮捕)2,人

9、格尊严不受侵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生命权,健康权)3,住宅不受侵犯4.通信自由和通信私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机关或者追查形式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六章 中央国家机关第二节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1 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形式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其他机关受它监督,对她负责2,组成和任期: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1975 年宪法把任期改为五年3,全国人大的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

10、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五 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3,决定权(1,人事2 财政3,其他)4, 监督权 , 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二,全国人大常委会1,组成人员: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他们都是从每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中选出)2,任职:不能在行政和司法方面3,任期:五年两届4,职权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2,立法权3,解释法律(并不仅限于它自己制定的法律)4,决定权(1,人事2,财政3,其他)5,监督权(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6,会

11、议制度:全体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开并主持7,委员长会议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三,全国人大代表1 代表的权利:1,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决定2,提出议案的权利3,审议议案和报告的权利, 4,提出质询或询问的权利5,人身自由受法律保障,享有非经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的 权利, 6,言论和表决的免责权7,执行代表职务的物质保障权8,参观视察的权利第四节,国务院1,性质和地位:最高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2,组成: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3.任期: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4,领导体制:首长负责制总理负责制(个体首长负责制)的

12、具体内容:1,由总理提名组成国务院 2,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 3,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和集体会议,总理拥有最后决定权,并对决定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4,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国务院有关人员均要由总理签署3, 国务院职权 1,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2,行政措施的规定权3,提出议案权4,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和监督权5,对外交,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权6,行政人员的任免,奖惩权7,行政区划的决定权与紧急状态的决定权8,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第 7 章 地方国家机构第 3 节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

13、人民检察院1,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高级3,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4,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2,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原则(第一,人民法院必须服 从党的领导,第二,人民法院还要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且报告工作,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第三,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 工作,第四,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有权监督人民法院的监督工作)3,任命法院审判案件公开进行的原则 4,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5, 各族公民有权有权用本名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实行合议制的原则7,实行回避

14、的原则单选知识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2,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3,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产生 资本主义社会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5,有权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抗诉的检察机关是上一级人民检察院6,居民委员会任期是 3 年7,各国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立法权8.不需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是中央军委9.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军事机关的职务10.审计署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其领导的是国务院总理11.我国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是审判监督关系12.检察官不得兼任律师1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15、的自治机关14.外交部每日升挂国旗15.我国 1982 宪法共修改了 4 次16.制定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国家是美国17.特别行政区司法人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18.2004 年国歌写入宪法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20.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1.根据现行宪法和检察院组织法,我国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领导关系22.1999 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3.中央军委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5 年25.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省级人大常委会26.美国,法国宪法属于民定宪法27.

16、1983 年宪法是我国第一次确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28.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理论29.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1787 年美国宪法30.宅基地自留地,属于集体所有31.国家正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大常务委会委员长代理3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由国务院审批33.我国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34.外国人申请加入我国国籍最后审批由公安部35.民族自治地方有区,州,县36.有权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37.中央军委会实行主席负责制38.世界上最早的国歌威廉,凡,拿骚荷兰的39.有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