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166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级人格重点 充实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重点人格重点1. 人格的概念人格的概念概念:概念: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937 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 学的诞生。2. 人格的特征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人格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 多因素的统一体。 行为模式是独特的;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开来。 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这是讲一个人的人格及其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前后一致性,空间 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不是说一个人的人格是一成不变,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 人格都

2、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起来。4. 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和特征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和特征本我本我:潜藏在无意识中,由先天的本能、原始欲望所组成的,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 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贮藏它们和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里比多)。 自我: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 存在。作为理性化身的自我则是按照“现实原则”办事,即是说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 足本我的欲求。 超我超我: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理想,一 方面是良心

3、。与自我不同,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 本我本我(Id):生物层面生物层面, 遵循快乐原则快乐原则。不顾客观的现实,要求立即的满足。被欲望牵着 鼻子走,常显现不合理,不实际与自私的性格. 自我自我(Ego):心理层面心理层面, 遵循现实原则现实原则。在本我与超我间协调沟通。以社会许可方式寻求 满足本我的欲望。如: 情色或色情 超我超我(Superego):社会层面社会层面, 遵循理想原则。理想原则。道德感与良心的谴责. 如: 我不能, 我应 该5. 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一)性、里比多、动欲区 性 弗洛伊德解释说,人有两种主要的生物本能,

4、一种是维持个体生命的生存本能,另 一种是延续种族的性本能或生殖本能。 狭义的性:生殖活动 广义的性:里比多: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更主要的是提供性本能的能量。动欲区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 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区。 (二)人格(性心理)发展阶段阶段名称 年龄(岁)口唇期01现实原则逐步取代快乐原则,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的最重要的成就。肛门期23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性蕾期36在这个阶段中,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 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潜伏期612里比多冲动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

5、被其他兴趣所取代。生殖期12(三)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停滞停滞 基于性心理的演变,个体的人格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从低级阶段进入到较高级阶段, 首要条件是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反之,不能解决好前一阶段的矛盾和冲 突,发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就不能完全过渡到较高一级阶段,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 段的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fixation)。 倒退倒退 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 挫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之称之为“倒退”(regression)。停滞和倒 退是相互补充的,停滞的现象越是严重,就越容易产生倒退。

6、 人格结构特征人格结构特征 口腔型特征 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安全感,扮演被动和依赖的角色,他们是退缩的、依赖的、 好嫉妒和猜忌别人、苛求别人,遇到挫折易怒,易悲观和仇视人等等。据弗洛伊德的看法, 咬和吮手指、吸烟、酗酒、贪吃和接吻等行为多与口腔期停滞有关。 肛门型特征 便秘型的最基本特征有三种: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啬或节约以及固执或强迫性。 排泄型特征者有肮脏、放肆和浪费的习惯。 性器型特征 具有性器型特征的人,行为轻率、果断和自信,他们常常显出攻击性和挑衅性。 生殖型特征 生殖型人格是弗洛伊德最推崇的理想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不仅在性的方面,而 且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7、6人格三部结构说:人格三部结构说:本我(Id):生物层面, 遵循快乐原则。不顾客观的现实,要求立即的满足。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常 显现不合理,不实际与自私的性格. 自我(Ego):心理层面, 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与超我间协调沟通。以社会许可方式寻求满足 本我的欲望。如: 情色或色情 超我(Superego):社会层面, 遵循理想原则。道德感与良心的谴责. 如: 我不能, 我应该7. 阿德勒阿德勒 (Alfred Adler)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父生活风格:生活风格: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是遗传、环

8、境、成功的目标、社会兴趣以及创造性的权力等互动下的产物。 约在四、五岁左右已形成 健康的生活风格特性:行为具有弹性,具有改善的能力。 产生错误风格的原因产生错误风格的原因 器官缺陷 溺爱或娇纵 受忽视或遗弃 理解个体生活风格的途径理解个体生活风格的途径 出生顺序(家庭星座) 早期记忆 潜意识梦境的分析8. 自卑与缺陷自卑与缺陷器官缺陷的作用器官缺陷的作用 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 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个体补偿的途径个体补偿的途径 第一: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如体弱者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 第二:发展其他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如一个盲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听觉、嗅 觉和触摸

9、觉等功能来补偿其视觉的缺陷。 在某些情况下,有器官缺陷的人不仅可以通过补偿机制克服自身的缺陷,而且还可能 通过过度补偿,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自卑感具有普遍性自卑感具有普遍性 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孱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 弱小的儿童的身上,即使是成人,也会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因此,自卑感具有普遍 性。 自卑感的双重作用自卑感的双重作用 1)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自卑感时,他往往会力图发展自己,做成某些事情,以自身的发展 和成功来克服自卑感。这时,自卑感就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2)自卑感有时也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强大的自卑感有时会把一个人压倒,此时,他 就自

10、暴自弃,不去努力追求成功。这种无法克服和摆脱的自卑感发展为严重的自卑情结, 此人的神经症就产生了。 自卑感人人都有,它可以导致神经症,也可以产生成就的动力。9.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并解释海上钢琴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并解释海上钢琴师 1900 的现的现象(另见)象(另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5 岁)(敌意)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添煤老工人对 “1900”十分爱护有加,放在自己工作地方的附近,使其产生信任感;爱抚和照料有缺陷, 反复无常,老工人不能时刻在其需要饮食的时候发现其需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 岁)自主性意味着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父 母训练过严

11、或不公正的体罚产生羞怯和疑虑,“1900”在老工人的呵护下不得离开船舱,免 受伤害,对这个世界产生疑惑。 主动对内疚(3-5 岁),主动性想象力自信,被父母讥讽内疚,小“1900” 在老工人关爱下开始学读书识字,他天性聪明,常常因此得到老工人和其他工人的赞美。 勤奋对自卑(5-12 岁),学习各种必要的技能,产生勤奋感,而不能发展出勤奋 感则产生自卑感,小 1900 学习能力很强,但 8 岁老工人死后就陷入一段时间的沉寂,但当 他遇到钢琴,所有的天赋都迸发出来了。尽管船长认为他这不符合规矩,但是他仍钟爱于 他的音乐。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 岁),青春期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12、指 不能选择生活角色。当 1900 青年时期遇上了知己的 max,喜爱音乐并能通过音乐洞察每一 位参加宴席的客人的心理。 亲密对孤独(20-24 岁)与异性伴侣的亲密关系。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 音乐带给他的快乐。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录制唱片,女孩顺 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他立刻爱上了她。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为爱情的柔情似水 的曲子。 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 十分的痛苦,他想去找她。max 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 憬打动了他,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 着 max 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走到一边时,他茫然的

13、看着诺大的纽约市,凝视 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回头,返回了船上。他对 max 说,我再也不下船 了。 繁殖对停滞(25-65 岁)不仅指照料下一代,而且指通过工作创造事物和思想。早 已离开维珍尼亚号的 max 偶然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 1900 在船上, 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他。但是 1900 执意不肯下船,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这 个船对他就是一切。max 最终悲伤的离去,在远处目送维珍尼亚号和 1900 一同被炸弹粉碎。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65 岁以上):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理和健 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

14、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 冲突。10.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核心概念,认为青年期所面临的危机是同一性对 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 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11. 特质的概念特质的概念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 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特质被看作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虽然不是具体可见,但可由 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人以特质来组织经验。没有两个 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因为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是不同的。特质

15、并非只与少数 特殊刺激或反应相联系,而是相对概括的和持久的。12. 特质的分类特质的分类奥尔波特:奥尔波特: 核心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表现了一个人在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以至 于主宰这个人的全部人格,他的每个行为都可以追溯到这种特质的影响。 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比首要特质更为有限的情景中的行为倾向(诚实,善良, 武断),但仍代表了行为上的广泛的一致性。 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表现在个体生活的某些有限的领域的人格特质,且在人 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相对小些。 卡特尔:卡特尔: 个别特质(unique traits):某个人

16、所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一个 社区或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的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 外部行为特点。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 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动力特质(dynamic traits):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 动力特质分为三种:动力特质分为三种: 能(erg) :类似本能,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先天的。 外能(metaerg) :来自环境及外界因素,后天习得,分为情操和态度。态度由 情操衍生而来,情操的范围更广,态度是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事物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的倾向。 辅助(subsidization) :按照卡特尔的理论,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 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辅助。情操是能的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