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656115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 年国考常识热点手册:政治理论华图教育华图教育 岳虹倩岳虹倩知识点一:知识点一:物质观物质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确定了物质的决定性作用,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是我们学习马哲唯物论时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唯物论较为核心的概念。一、定义一、定义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于这个概念来说,首先要知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一个最高而且是最一般的概念,而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永恒不变,不会因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发生变化。物质的这个概念是到了列宁时才被正式提出和总结出来,其实,物质这个词有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

2、提出过,但目前我们所普遍认可的是列宁提出的这个概念。二、运动二、运动运动这个概念是和物质密切相关的,大千世界中,任何的物质都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不论是机械的物理变化,或者是化合等这样的化学变化,甚至是人类社会的变迁,无不体现出事物在不断的运动当中。所以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它是随着物质的生成便生成。还有一种运动的方式比较特别,那边是运动的相反面静止。静止是相对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事物是静止的,那么前提必须是有一个参照物,某物 A 相对于某物 B 是静止的,比如同一个教室里的坐在课桌前的学生,相对于班里其他学生是静止的,当时相对于操场上正在体育课上跑步

3、的学生却是运动着的。例 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 【解析】选 C,所谓的参照物并不是绝对不动的物体,一是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二是参照的不动的物体是相对于本身来说无论是速度或者变化的频率相近的物体。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运动或是静止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所以选项 A、B 是不对的。宇航员在飞船中,如果选择飞船作参照物的话,会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利于

4、对周边环境的洞察,所以对宇航员是不利的,选项 D 也是不对的。三、规律三、规律前面说了,物质是运动的,而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的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同样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作为转移,是永恒不变的,比如万有引力,水火相克,生老病死,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不能随意更改。当然了,在规律面前,我们就毫无力了么,当然不是,我们虽然不能够创造规律,但是却可以认识规律并且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发展,从而建立起新的联系。规律的普遍存在的,它不是单单在某一个领域或是某一个方面,而是在世界中普遍都存在,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关联,这种关联都或多或少都以规律的形式呈现,这种关系是稳定

5、的,不容易发生改变,比如鱼离不开水,生物离不开氧气,水往低处流,一个时期的生产力决定着这个时期的生产关系等等。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要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才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福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同样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事情。物质观是学习唯物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要知道物质是客观的,物质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作为我们来说,就要用理性把握客观规律,发挥能动性来认识规律,并为我们所服务。知识点二:矛盾观知识点二:矛盾观矛盾是辩证法中的核心词汇,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中核心要点,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原理的学习过程里

6、,都是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热点。一、定义一、定义这里的矛盾并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前后矛盾,逻辑上的矛盾,在日常中常常说到的非 A 即 B,是逻辑上的矛盾,在哲学当中的矛盾并不是指这种前后逻辑上的,而是指事 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却又能相互转化的关系。比如有高才有低,高低共同存在于一个矛盾体中,互相依存,互为前提,比如磁场中的南北两极,父与子等等,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便是我们要研究的哲学的矛盾。二、基本属性二、基本属性矛盾既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由于对立在矛盾双方中表现为斗争性,而统一在矛盾中表现为同一性,所以我们又把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称之为矛盾的两

7、个基本属性。矛盾首先先有斗争性才能称之为矛盾,所以这个属性是绝对的,世上任何的一个矛盾都是有双方同时存在,并且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的,而同一性确实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统一于一个事物当中,矛盾双方若要达到同一,需要一定的前提,比如在近代中国,国共的两次合作,处于矛盾双方的国共两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呈现出了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辅相成,相互连结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是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的。二者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比如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之间,粮食产

8、量的增大是与科技发展为条件的,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比如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通过学习吸收老师身上的优势来发展自身,同时,老师也要从学生身上学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对于矛盾的考查往往会以某一个具体事例或是结合时事来进行。例题: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到 202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翻一番,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和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也有人认

9、为,发展是最重要的,要全速发展。请你结合矛盾的相关原理,谈谈自己的看法。【解析】这个题谈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是对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考察,答题中只要能够用材料的内容结合原理即可,重点说明斗争性和同一性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要合理把握二者的关系。 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矛盾出现,稳定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发展便是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的结果,稳定是为发展创造好的环境,而发展才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所以要处理好矛盾双方,促进事物的发展。三、普遍性和特殊性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

10、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包含,相互转换的。正是因为矛盾的这两种特性,就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在处理事情过程中要看到矛盾是存在于任何事物当中,并且要认清每个矛盾的特点,具体矛盾要具体分析。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正是由于我国发展中有自己的特点,才要在结合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同具体国情相结合,来发展自己。知识点三:否定之否定知识点三: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中三大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这个规律中最为重要的是几个关键的词。一、肯定和否定一、肯定和否定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

11、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在这里的肯定和否定并不是我们在判断中认为的对或是错,而是指保持事物的现状即是肯定方面,比如水在保持液体状态的时候便是水的肯定方面,而打破事物的现状即是否定方面,比如水在零度以下是变成了固态,这种冰的状态便已是水的否定方面了,这里的肯定和否定的区别便在于此。当然,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结成冰的水当它在零度以上时便有成为水,此时的水又成为了冰的否定方面,所以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二、辩证的否定二、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是在发展过程中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表现,其实质最早被黑格尔所提出,即扬弃,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就

12、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吸收周围有利的因素来发展自己。对糟粕的丢弃,对优点的发扬和继承。在扬弃的过程中,否定是事物内在作用的结果,比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三、否定之否定三、否定之否定事物都是经过肯定方面再到否定方面,再到在否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发展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对原来

13、事物的否定和倒退,是对原来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所以这种规律表明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断否定不断向前。例题:1、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规律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B、这一规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这一规律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D、这一规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解析】D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D、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解析】A D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

14、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解析】D 知识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报告强调,中国要始终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这个词是今年的有一个热点词汇。一、发展历程一、发展历程在 1982 年十二大时,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15、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中国特色一词。1992 年 10 月 12 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1997 年 9 月 12 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到二十一世纪后的 2002 年 11 月 8 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二、内涵价值二、内涵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