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656107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20162016 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年四川绵阳平武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科目2016 下半年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四川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成绩查询笔试科目:1.笔试科目为综合知识和业务基础知识两科,每科卷面满分 100 分;2.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为 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大纲(2016 年修订);3.业务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按招聘岗位分为四类:医技药类岗位:医学公共基础(考试大纲为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医学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护理类岗位:护理公共基础(考试大纲为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护理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教师类

2、岗位:教育公共基础(考试大纲为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其他类岗位: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为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笔试和复习大纲。4.笔试复习大纲请自行登陆绵阳人事考试网在“考试大纲”栏目查阅或下载。详情请参考公告:详情请参考公告:20162016 年绵阳市事业单位招聘年绵阳市事业单位招聘 370370 人汇总人汇总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西晋走向灭亡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西晋走向灭亡羌人分布地区西晋末年的少数民族势力可以分为三类:匈奴是灭亡西晋的策动者,匈奴贵族虽然没有老祖宗称霸草原三百年的雄风,却也有统治中原的野心

3、。羌、羯、氐属于第二类,他们是受压迫的反抗者。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随匈奴人来到中原后由于生活贫困,很多羯人沦为汉族地主的隶农。羌人的苦难自东汉就开始了,昏聩官僚的压迫歧视导致羌人三度叛乱,叛乱后的羌人又由于狭隘的复仇心理屠杀汉人,接着是官军的大肆镇压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乱”中与汉人一起逃亡的流民。第三类是鲜卑人,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多在西晋末年对战争持观望态度。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后来称雄北中国的慕容氏、拓跋氏都是支持西晋政府的,其首领相继被封为大都督和代公,是西晋的盟友。对西晋首先发难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义和羯、羌的小规模反抗,然后是匈奴贵族的起兵,以下讲一下匈奴的情况:自东汉以来南匈奴基本上是

4、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到了魏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武帝曹操执政时,将匈奴的呼厨泉单于留居邺城,派右贤王去卑返回南匈奴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设汉人司马掌握实权,匈奴基本上划入了中央政府辖下。而此时的匈奴贵族也开始学习经史子集,在政府中效力。例如匈奴汉国的皇帝刘渊就曾跟随上党儒生崔游学习,并在成都王司马颍手下供职。他的儿子刘聪也精通汉学,能熟背孙子兵法。匈奴贵族虽然在“五胡”中算是过的不错的了,但久居人下毕竟不是“天之骄子”们的作风,他们时刻等待着时机好征服中原,终于,机会来了。“八王之乱”中,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将军王浚联合鲜卑贵族进攻司马腾驻守的邺城,司马腾不敌,刘渊献计说要回匈奴召集骑兵抗衡鲜卑人,司马

5、颍同意。刘渊得以回到匈奴。刘渊永兴三年(304 年),刘渊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国城,与匈奴权贵密谋起兵。刘渊的从祖父刘宣发表了起兵宣言:“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寸土之业,自诸王侯,亦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之此其时也。左贤王元海(刘渊的字)资器绝人,英武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也就是说,我匈奴要打倒你西晋,恢复权力,顺便替老亲家汉朝复仇(实际是要夺取中原),谁领着我们干呢?自然是俺大侄子刘渊啦!这一番话搞的匈奴人摩拳擦掌,意图起事。当时,并州境内的汉人大多因战祸而迁徙南下,胡汉势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并州的官吏

6、们还在热心内争。于是,刘渊称汉王,置白官,打败司马腾,招降山东起义的王弥等人,形成了各族人民共同反晋的巨大浪潮。永嘉二年(308 年)刘渊称帝,都平阳。他分别于永嘉三年秋冬遣其子大将军刘聪率石勒、刘曜等进攻洛阳,西晋军队顽强抵抗,匈奴败退。后刘渊死,刘聪杀太子自立,又于永嘉四年冬三攻洛阳。永嘉五年西晋摄政兼最高军事统帅东海王司马越病死,王衍等人竟扔下晋怀帝率十几万大军公开逃跑。结果他们被石勒全歼。七月,洛阳失守,建兴四年(316 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士族背叛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既然阶级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说士族背叛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二者不矛盾吗?不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士族的骄奢淫逸,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导致士族地主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放弃西晋,建立东晋,将阶级矛盾转移为民族矛盾。事实上东晋的政治除了个别时期(比如谢安执政时期)之外,并不比西晋清明多少,东晋政权之所以能坚持一百多年,是因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人们不得不维护东晋王朝以抗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袭击。本文来自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四川事业单位笔试、四川事业单位面试,尽在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