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案,公开是一剂解毒良药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5452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令案,公开是一剂解毒良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令案,公开是一剂解毒良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令案,公开是一剂解毒良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治观点162013年5月10日 责任编辑: 彭 蔚 美编: 徐秋燕 校对: 黎 娇本报发行代理: 广东省南方报刊发行总公司服务热线: 4008921921全年订价: 154元 零售价: 1元/份陆 侠尽管如网友所言,在“民间断案” 经年累月地发酵升级之后,这个迟到的 回应,确实有些姗姗。但北京警方敢于 直面这一积年已久的刑事案,并做出自 己的说明,这对19年悬而未决的朱令案 而言,无疑是一个可取的态度、一个可 以期待的开端。 不透明是“阴谋论”的温床,在人 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沟通的不畅 更容易引发人们的集体负面揣测。具体 到朱令案,因为缺乏权威信息,围绕着 扑朔迷离的案情,真假难辨的种

2、种内 幕,各种罪行的严厉质控, “舆论审判” 的偏激情绪, “权大于法”的揣测推断, 让社会付出了高昂成本,也透支了人们 对司法的信心。 公安机关不是万能的。接报案时, 案发已时过数月,关键证据已经灭失, 从法律的视角审视朱令案,我们可以期 待的司法跟进其实非常有限。对此,办 案机构的思想负担可以理解,担心回应 舆情会招致过高社会期待的焦虑,也有 现实根由。但唯其复杂繁难,才更需以翔实的信息披露和负责任的回应廓清疑 云,定纷止争。 受制于侦办条件、认识手段和能力 水平等因素,少数案件破不了、抓不 到、诉不了、判不了的情形客观存在, 苛求“命案必破”会给司法公正埋下隐 患,热衷“舆论审判”更会给

3、社会公义 种下祸根。但及时通报相关侦查结果, 让受害方获知完整案件信息,无疑也是 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朱令案之所以引 发各种猜想,正在于有关方面一度对案 情讳莫如深、对过程语焉不详、与其家 人沟通有限。 “消除疑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 ,近 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在一篇文章 中这样强调。确实,公开是维护公平的有 力利器,也是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试 想,如果朱令案的相关信息依然尘封在司 法档案里,不仅对受害人未有一个确切答 复,被怀疑的孙维也始终承受“有罪推 断”的重压,这样的处置如何能保障两者 的权利?如果对朱令家属的信息公开申 请,反应迟缓乃至持久沉默,不去解释真 凶缘何难以伏法,案件为

4、何无法侦破,这 样的处理又怎能避免公众的臆断?信息封 闭之下,猜度四起是必然的。面对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今天的 我国社会,无疑身处公共治理最为繁复 的时期,我国政府也因此被称作世界上 责任最重的政府。在处理矛盾、协调利 益时,政府部门固然无法做全知全能、 有求必应的“包青天” ,但及时准确地公 开信息,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 权,从打造阳光政府出发建设服务政 府、法治政府,却是树立公信、加强善 治的不二路径。 至今年5月1日, 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已正式实施5年。应该说,正是因为 信息公开渠道越来越畅通,政府部门的 公信力在监督中得以逐渐巩固;正是由 于权力运行不断走向透明,人们对实现 公平

5、正义有了比以往更足的信心。法律 界有句名言,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 现,唯有让公众“看得见” ,以公开保证 公正,以透明确保清明,以一丝不苟的 程序正义,践行秉公执法的法治精神, 法律的权威才能树立,政府的公信力才 能增强,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 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 对朱令案,公开是一剂化淤解毒的 良药。唯有公开才能挽回迟到的正义, 唯有公开才能不负公众的期待。朱令案, 公开是一剂解毒良药佘宗明5 月 5 日,浙江宁波某幼儿园报名 日。网友“宁波阿宽”微博曝,他带儿子 排队报名时,听到一番雷人的母子对话 “待会老师问你妈妈在哪上班,你要 怎么回答? ” “教育局。 ” “爸爸在哪里

6、上班 呢? ” “公安局。 ” “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 了名也没希望” 。这引发网民热议。 从常理上看,该母亲堂而皇之地撒 谎的做法,确实欠妥。孩子年尚懵懂, 家长当寓教于行,以身垂范。对孩子施 以“谎言教育” ,灌输“权力通吃”的畸 形观念,或是在其价值观白纸上涂抹败 笔,无益于孩子心智的良性培育。尽管 如此,对此行径,不少网民表示理解, 认为谎言虽坏,却纯属无奈。不得不 说,母亲教子撒谎之举,确有为现实所 迫的成分:一者,在时下,幼儿园“入 学难”已是社会性难题,在教育资源配 置失衡、优质资源向公立幼儿园集中的 情境下,公立幼儿园已是一位难求;二 者,教育领域的“拼爹”乱象已屡见不 鲜,在

7、幼儿园入园名额分配上,也存在 着权力通吃等潜规则。在此语境中,为 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将“官 二代”身份嫁接到孩子身上,以积攒入 园筹码,虽说手段离谱了些,却未尝不 是用心良苦。涉事幼儿园称,不可能向 孩子盘问家境。这也许衬出了“教子撒 谎”的过度焦虑,但这般焦虑,其来有 自:在现实中, “拼爹上学”现象并不少 见。据媒体曝,今年年初,在深圳某幼 儿园,家长报名时收到短信,要求将幼 儿父母的职业、工作单位等资料上交学 校。这激起不少的质疑声:读个幼儿 园,莫非还有“身份门槛” ? 在潜规则通行的染缸式环境中,公平 竞争,难免被暗箱操作取代。新闻中劝子 撒谎的母亲,固然情有可原,但其

8、错位的 言行,也是寻租意图的投射:它预设了不 公的前提,然后试图以不公手段来获利, 实现向“利益既得者”的身份移植。教子撒谎与入园难 难分难解媒体人 谢文鑫针对日前有关公司2012年度业务招 待费8.37亿元的相关报道,中国铁建回 应称,公司业务规模较大,2012年度营 业收入达到4843亿元,业务招待费占营 业收入的比例远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 施条例规定的允许税前扣除的上限比 例。但中国铁建同时坦陈,一年产生8.37 亿元业务招待费,确实偏高,力争2013 年业务招待费比上年下降10%以上。 当然,我们一方面静候中国铁建公开天 价招待费之余,也要通过此次公开来进一步 了解央企,进一步推动所有央

9、企乃至国企将 招待费甚至其他费用向公众开诚布公。事实上,用中国铁建的话来说:近年 来,中国铁建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 大,业已跻身世界规模最大的建筑业企业 集团之一。由于点多、线长、面广,而且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生产经营需要而支 付的业务招待费在相应增加,导致绝对值 相对较大。2012年,中国铁建完成营业收 入4843亿元,新签合同额7893亿元,未 完成合同额1.49万亿元,目前有在职员工 24.5万人、外部劳务近200万人,工程项 目部1万多个。2012年度的业务招待费, 就是从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及全球6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个核算单位逐级汇 总上来的,每个核算单位平均约 7.

10、6 万 元。所以,哪怕是央企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光看到一个“总数” ,还 要看这个“总数”是如何拼凑起来! 中国铁建如此庞大的业务、密布的 分支, “天价”平均下去,也变“低 价” 。民众对天价招待费质疑,是因为不 知道这“8.37亿”里面违反“八项”规定 的占去了多少。如果中国铁建能够顺应 民意将该公开的,让民众一览无遗、心 里有底,笔者想,民众也是理解、支持 的。对于其余的央企及国企来说, “天价 招待费”绝不是孤例,你们能效仿中国 铁建去晒一晒你们的账单吗?所以,天 价招待费要少点疑云,关键还是相关监 管部门、央企、民众心到一 块去,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如何驱散天价招待费疑云言必带“局” ,无疑难逃 炫“权”之嫌。诡谲的是, 它竟以“母亲教儿子撒谎” 的形式呈现。这幕景象,委实耐人寻 味,也发人深省。一个多月来始终身处舆论焦点的朱令中毒案,5月8日有了权威部门声音。北京警方法人微博 “平安北京”发布消息称,对该案件“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 素,此案最终无法侦破” 。连日来始终关注此案的公众,终于看到了权威部门的公开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