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753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学案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案学案 6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 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 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或 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Error!组成(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_形

2、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问题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含有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2同素异形体 (1)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 子个数不同,如 O2和 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 于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_。 (2)混合物:_。【问题思考】 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知识点二 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_”进行, “_”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_法和_法。 3无机化合物的树状分类【问题思考】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

4、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a2O 和 Na2O2均能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知识点三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 _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 分类标准:_。 根据分类标准在数轴上填写分散系名称。2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_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按分散剂划分Error! (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盛有 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进 行观察,可以看到_,这个现象称作_,这是由于胶

5、体微粒 对可见光的_而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_和_。 电泳:在_的作用下,胶体微粒作_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电泳 现象说明_带电荷。 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胶体聚沉的条件有: a._;b._;c._ _。 【问题思考】 4胶体带电吗?为什么胶体是均一、稳定的?(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停止加热,即制 得 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 _。一、化学中的分类思想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许多人因此而感到化学难学, 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学不好化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化学规律,没建立良好的 学科思

6、想,因此也就感到难学,只要方法得当,定能事半功倍。 1物质的交叉分类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 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对于下列几种盐: Na2SO4、Na2CO3、NaCl、K2SO4、K2CO3、KCl,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2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两种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_的变化。如:酒精挥发(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_的变化。如:铁生锈、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中 常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固体或沉淀。 (2)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_有物理变化,而

7、物理变化中 _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Error! 学以致用 根据所学知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探讨总结如下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氧化还原 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典例导悟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D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一定是酸 听课记录: 二、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1将含 1 mol FeCl3饱和液滴入沸水中,使其完全水解,所得胶体微粒的物质的量是 1 mol 吗?2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表内容: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微粒

8、 直径大小分散质微 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 或分子 集合体大量分子 集合体外观特征稳定性较稳定不稳定, 静置有沉 淀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固溶胶、 液溶 胶、气 溶胶悬浊液、 乳浊液实例食盐水、 蔗糖溶液Fe(OH)3 胶体泥水典例导悟 2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 1 nm100 nm 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 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 A.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能透过滤纸 C.不能透过滤纸 D.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听课记录: 变式演练 1 (2011淄博模拟)Fe(OH)3胶体和 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9、A加热时二者均能稳定存在 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溶解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变式演练 2 (2011陕西渭南临渭高三一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2 mL 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 Fe(OH)3胶体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2010上海,5 改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2(2010北京理综,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10、( )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3(2009广东,13)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 含有以下化合物:辛酸;壬酸;环十二醇;5,9十一烷酸内酯;十八烷;己 醛;庚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 10,、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 10 B、是无机物,、是有机物 C、是酸性化合物,、不是酸性化合物 D、含氧元素,、不含氧元素 4(2008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MgO,则钠在空

11、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Na2O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与 SiO2化学式相似,则 CO2与 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 C60的硬度也大 5(2008广东,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 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 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题组二 胶体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2010福建理综8C) (

12、2)AgI 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 (2010重庆理综8B) (3)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2009广东5)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 (2009广东理基28C) (5)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2009全国理综7A)题组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1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 200 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 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2若将 NaOH(s)、P2O5(s)、无水 CaCl2(s)归为一类。从 AD 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 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生石灰 3(2011汕头模拟)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如下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 (2)以 Na、K、H、O、C、S、N 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 的后面。 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HCl _ Ba(OH)2Na2CO3 _CO2 Na2O2 (3)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