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3685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3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ICS 43.040.50 T2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xxxxxxxxx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Safety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automobile wheels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6.09.22)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会 发布 GB X X X X X2

2、0 X X I 前 言 本标准第4、5章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的实施日期定为标准发布后12个月,在本标准发布前已经生产的产品型号在标准发布后24 个月实施。 GB X X X X X20 X X 1 汽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的标识、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车轮,不适用于车辆制造厂配套

3、的车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3 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 GB/T 2977 载重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2978 轿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3487 乘用车轮辋规格系列 GB/T 31961 载货汽车和客车轮辋规格系列 中国轮胎轮辋气门嘴标准年鉴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33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车辆制造厂配套的车轮 whee

4、ls supplied by the vehicle manufacturer 由车辆制造厂提供的带有车辆制造厂商标和部件号的车轮。 4 车轮标识 车轮标识应永久可见,符合GB/T 2933的规定,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 a) 车轮制造商的识别标记(名称、符号或商标); b) 轮辋规格代号; c) 偏距; d) 车轮额定载荷; e) 生产日期(年月日)。 5 技术要求 5.1 车轮规格 车轮规格应符合GB/T 3487、GB/T 31961或中国轮胎轮辋气门嘴标准年鉴的规定。 5.2 乘用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 GB X X X X X20 X X 2 5.2.1 动态弯曲疲劳性能要求 5.2.1.

5、1 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见表 1。 表1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要求 材料 强化系数 S 最低循环次数 钢 1.60 30 000 1.33 150 000 轻合金 1.60a 100 000 1.33 270 000 注:钢车轮认证试验时两种系数均要选用,轻合金只选用其中的一种系数。 a为优先选用的试验系数。 5.2.1.2 失效判定 5.2.1.2.1 钢车轮的失效判定 按照6.2.1进行试验,车轮在试验过程中或完成表1规定最低循环次数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判定该试验车轮失效: a) 车轮不能继续承受载荷; b) 原始裂纹产生

6、扩展或出现新的可见裂纹 (用着色渗透法或其他可接受方法, 如荧光探伤法检查) ; c) 在达到要求的循环次数之前,加载点的偏移增量超过初始加载偏移量10%。 5.2.1.2.2 轻合金车轮的失效判定 按照6.2.1进行试验,车轮在试验过程中或完成表1规定最低循环次数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判定该试验车轮失效: a) 车轮不能继续承受载荷; b) 原始裂纹产生扩展或出现新的可见裂纹 (用着色渗透法或其他可接受方法, 如荧光探伤法检查) ; c) 在达到要求的循环次数之前,加载点的偏移增量超过初始加载偏移量20%。 5.2.2 动态径向疲劳性能要求 5.2.2.1 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 动态

7、径向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见表2。 表2 动态径向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要求 强化试验系数 K 最低循环次数 2.25a 500 000 2.00 1 000 000 a 为优先选用的试验系数。 5.2.2.2 失效判定 按照6.2.2进行试验,车轮在试验过程中或完成表2规定最低循环次数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判定该试验车轮失效: a) 车轮不能继续承受载荷; b) 原始裂纹产生扩展或出现新的可见裂纹 (用着色渗透法或其他可接受方法, 如荧光探伤法检查) 。 GB X X X X X20 X X 3 5.2.3 轻合金车轮冲击性能要求 轻合金车轮按照6.2.3进行试验后,出

8、现下述任何一种情况,则认为试验车轮失效: a) 可见裂纹穿透车轮中心部分的截面; b) 车轮中心部分与轮辋分离; c) 在1 min 内,轮胎气压全部泄漏。 如果车轮变形,或者被冲锤直接冲击的轮辋断面出现断裂,则不能认为试验车轮失效。 5.3 商用车车轮安全性能要求 5.3.1 动态弯曲疲劳性能要求 5.3.1.1 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见表3。 表3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要求 材料 轮辋直径代号 内偏距或外偏距/mm 性能要求 强化系数S 最低循环次数 钢 13、14、15、16 和更大a 小于 101.6 1.6 60 000 所有

9、 101.6 或更大 1.10 300 000 轻合金 16 127 或更大 1.35 300 000 1.63 120 000 17.5 和更大a 所有 1.35 300 000 注:轻合金直径代号为 16 的车轮选用其中的一种系数。 a不包括轮辋直径 17.5 和 17.5 以上、宽度 266.7mm(10.5 in)和更宽的轮辋(宽轮辋车轮)。 5.3.1.2 失效判定 按照6.3.1进行试验,车轮在试验过程中或完成表3规定最低循环次数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判定该试验车轮失效: a) 车轮不能继续承受载荷; b) 原始裂纹产生扩展或出现新的可见裂纹 (用着色渗透法或其他可接受方法,

10、 如荧光探伤法检查) ; c) 在达到要求的循环次数之前,加载点的偏移增量已超过初始加载偏移量15%。 5.3.2 动态径向疲劳性能要求 5.3.2.1 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 动态径向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见表4。 表4 动态径向疲劳试验强化系数和最低循环次数要求 材料 轮辋直径代号 内偏距或外偏距/mm 性能要求 强化系数 K 最低循环次数 钢 13、14、15、16、17(5深槽轮辋) 所有 2.2 500 000 15、16、17、18、20、22、24(5平底轮辋) 所有 2.0 500 000 17.5HC、19.5、22.5、24.5(15深槽轮辋) 所有 1.6 1 0

11、00 000 轻合金 16 127 或更大 2.0 1 000 000 GB X X X X X20 X X 4 17.5 和更大 所有 2.0 1 000 000 5.3.2.2 失效判定 按照6.3.2进行试验,车轮在试验过程中或完成表4规定最低循环次数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判定该试验车轮失效: a) 车轮不能继续承受载荷; b) 原始裂纹产生扩展或出现新的可见裂纹 (用着色渗透法或其他可接受方法, 如荧光探伤法检查) 。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应是全新车轮,每个车轮只能做一次试验。 6.2 乘用车车轮安全性能试验方法 6.2.1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6.2.1.

12、1 试验设备 试验台应有一个被驱动的旋转装置,车轮可在固定不动的弯矩下旋转,或者车轮固定不动,而承受 一个旋转的弯矩,见图1。 图 1 乘用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台示意图 加载力臂应有足够的刚度,其长度应在0.5 m1.4 m之间。测量系统可连续测量力臂轴位移值;加 载系统的精度应控制在2.5%范围内。 6.2.1.2 弯矩的确定 按下式确定弯矩M,单位为牛顿米(N m): ()VMRd F S 式中: 轮胎与路面间的设定摩擦系数,取0.7; R车辆或车轮制造商规定的该车轮配用的最大轮胎的静态负载半径,单位为米(m); d车轮的内偏距或外偏距(内偏距为正,外偏距为负) ,单位为米(m) 。 VF车

13、轮制造商规定的车轮额定负载值,单位为牛顿 (N)。 S强化系数(见表 1) 。 GB X X X X X20 X X 5 6.2.1.3 试验步骤 6.2.1.3.1 将车轮牢固地夹紧在试验夹具上。 6.2.1.3.2 试验装置连接件用无润滑的双头螺栓和螺母(或螺栓)连接到车轮的安装平面上,安装情况 应与装于车辆上的实际使用工况相当,以星形拧紧方式把车轮螺母(或螺栓)拧紧至车轮制造厂所规定 的扭矩值。试验装置连接件安装面和车轮安装面均应光洁、平整。 6.2.1.3.3 空载时,车轮加载点的跳动量不应超过 0.15 mm。 6.2.1.3.4 车轮螺栓和螺母在试验过程中可再次紧固。 6.2.1.

14、3.5 达到表1规定的循环次数要求或车轮失效后终止试验。 6.2.2 乘用车车轮动态径向疲劳试验方法 6.2.2.1 试验设备 试验机应装有在车轮旋转时能施加一恒定径向负载的装置,见图2。应装有一个被驱动的可旋转的 转鼓,转鼓具有比轮胎断面宽的光滑表面,推荐的最小转鼓外径为1700mm。试验装置应使加载方向垂 直于转鼓外表面,并且加载方向通过试验车轮和转鼓的中心线。转鼓和试验车轮的轴线应平行。加载系 统的精度应控制在2.5%范围内。 图2 径向疲劳试验台示意图 6.2.2.2 径向载荷的确定 按下列公式来确定径向载荷rF,单位为牛顿(N): rVFF K 式中: VF由车辆或车轮制造商规定的车

15、轮额定负载值,单位为牛顿 (N); K强化系数(见表2)。 6.2.2.3 试验步骤 6.2.2.3.1 按 GB/T 2978 或中国轮胎轮辋气门嘴标准年鉴选用试验轮胎。 6.2.2.3.2 根据选用轮胎的使用气压来确定试验时轮胎气压。试验轮胎的充气气压应符合表 5 的数值: 表5 试验的充气气压 使用气压/kPa 试验气压/kPa 驱动鼓 轮胎 车轮 径向负荷 Fr GB X X X X X20 X X 6 小于等于160 280 161至280 450 281至450 550 6.2.2.3.3 将车轮轮胎总成安装到试验装置上,用无润滑的双头螺栓和螺母(或螺栓)连接,试验装置 连接件安装

16、面和车轮安装面均应光洁、平整,安装情况应与装于车辆上的实际使用工况相当。采用星形 拧紧方式把车轮螺母(或螺栓)拧紧至车轮制造厂所规定的扭矩值。 6.2.2.3.4 车轮螺栓和螺母在试验过程中可再次紧固。 6.2.2.3.5 在试验期间,胎压升高是正常的,且无需调整。 6.2.2.3.6 达到表2规定的循环次数要求或车轮失效后终止试验。 6.2.3 乘用车轻合金车轮冲击试验方法 6.2.3.1 试验设备 试验机具有一个可沿铅直方向移动的钢制冲锤, 可拆卸的部分宜紧固在冲锤装置上。 冲击面宽度至 少为 125 mm,长度至少为 375 mm,棱边应倒圆或倒角,见图 3。冲锤质量 m 的偏差应在2%之内, 单位用千克(kg)表示。校准用质量为 1000 kg。 1钢制冲锤 a棱边倒圆或倒角,建议倒圆为 R5 GB X X X X X20 X X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