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641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课题 1 空气(空气(1.5 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X K b1 .C om(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4)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人 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物质空气。【板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1 空气【提问】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小实验】将烧杯倒扣入水中问题:烧杯里有什么物质?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的烧杯?思考回答:烧杯是空的回答:因为烧杯里

3、有 空气。让学生意识到空气 的存在,初步认识 到空气会产生压力, 同时引入新课。引入课题同样的道理,如果将胶头滴管插入水中。 【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 1、 怎样才能吸入更多的水? 2、 每次吸入水的体积都相同吗? 3、 吸入水的体积与挤压出的空气有什么关系?讨论,集体交流。归 纳小结,形成共识, 得到启示。激发学生兴趣。 感受空气占据一定 的空间。空气会产 生压力,把水压进 烧杯。为测定一定 容器内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的实验打下 基础。【提问】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谈谈对空气的认识【板书】一、空气的组成【提问】在这些气体中哪种气体与我们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如何证明它的存在?【追问】空气

4、中氧气的含量又是多少,能否设计实验来研究?【板书】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原理: (2)装置: (3)现象 (4)反应: (5)结论: (6)讨论: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 知识和生活经验,讨 论、交流。 回答:氧气。供给呼 吸,支持燃烧。了解空气与人类生 活的紧密联系。 知道空气主要成分。培养学生表达交流 能力。 为用燃烧法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实 验做铺垫。探究活动:设计实验,用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设置问题: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能不能用类似胶头滴管吸水方式测定氧气的含量呢? 资料: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固体) 气体 固体硫(固) + 氧气(气) 二氧化硫(气)石蜡(

5、固) + 氧气(气) 二氧化碳(气)+ 水(液)2、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药品、仪器、操作) 3、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组讨论,选择实验 用药品,设计实验方 案并相互交流。 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成果。 发现问题用燃烧 蜡烛、纸张、火柴的 方法无法准确测量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体会当很难用机械 的方法把空气中的 氧气排出时,可以 用点燃蜡烛(或纸 张、火柴)的方法 把氧气消耗掉,定 性的认识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在体验成功的喜悦 和探究乐趣的同时, 发现新的探究问题。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介绍可燃物红磷(展示

6、红磷样品 暗红色固体) 。 介绍实验装置。提出问题:(1) 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空气) (2) 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 (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 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水进入集气瓶约 1/5 体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导致集气瓶内 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4) 该反应是什么?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 (5)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体积。)熟悉药品、装置。预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探究报告。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

7、础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产生认知冲突,进 一步激发探究欲望。提供资料,启发学 生对实验结果作出 合理的猜想。 在前面两个小实验 的基础上,初步理 解空气中氧气含量 测定的实验原理, 知道气体体积的测 定方法。对学生的 实验设计做激励性 的评价,增强其对 事物认识的好奇心、 求知欲。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 5 分钟后回答: (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 (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因为燃烧

8、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红磷在氧气含量过低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 ) (6) 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7) 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上述实验可以知道 N2的什么性质?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总结【讲述】两百多年前,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做的实验与我们今天的实验异曲同

9、工。打 开课本课本 26 页。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的结论。【讲述】在十九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 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之外,还有其他的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 的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板书】 2、空气的组成 (1)空气是混合物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符号体积分数【讲述】 大气有自净作用.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或是向广阔的德育教育:通过空 气成分发现过程的 学习,认识到科学

10、研究过程中美的真 谛在于求真,作为 科学家最大的美德 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敢于质疑权威。 了解,最初化学研 究的手段空间稀释,使其浓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较重粒子沉降于地面,或是在雨水洗涤下返回大地, 或是被分解破坏等从而使空气净化.这种大气的自净作用是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的重要机能. 应当指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一种自净过程. 所以,正常情况下,空气各组分的含 量是比较稳定的。(2)含量比较稳定(自净作用)【课后自学】 你如何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 害物质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和自然界万物的生 长。

11、空气是人类生命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人在 5 周内不吃饭,5 天内不因水,尚能生存,而 隔绝空气 5 分钟就会死亡。所以,空气污染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那些物质会造成空 气污染呢?这些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怎样防治空气污染呢?把探究从课堂引向 课外,进一步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学生小结。http: /www.xk 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空气中的各成分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各成分又有何种用途呢? 2、地球上没有空气会怎样?谈这节课的收获:从 知识的获得、认识气 体的途径和测量气体 体积的方法等方面谈。梳理知识,归纳方 法,进行自我评价。【板书设计】课题 1 空 气 (第一课

12、时)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使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力差,烧杯内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 气瓶,烧杯内水的体积约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装置 (3)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松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 1/5 (4)反应: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学式) (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讨论: 点燃(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防止瓶内

13、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 (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 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上述实验可以知道 N2的什么性质?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6)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红磷在氧气含量过低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 ) (7) 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就

14、打开弹簧夹。) 2、空气的组成 (1)空气是混合物名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化学式N2O2CO2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 水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制硝酸、化肥,保护气, (灯泡、食品、焊接) 冷冻麻醉,超导材料潜水、医疗、炼钢、 气焊、化工生产、宇宙 航行不活泼(稳定性)可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物理性质)(可作各种用途的电 光源)等 激光技术 制造低温环境(氦) 医疗麻醉(氙)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

15、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有固定的熔、沸点) (2)含量比较稳定(自净作用) 三.保护空气:烟尘煤烟、金属尘、 1污染源 二氧化硫 金属冶炼厂、化工厂、含硫燃料 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 煤的燃烧 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 2.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2)提高汽油、柴油的质量二氧化硫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新 课 标 第 一 网 health effects of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二氧化硫 (SO2)是一种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在五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物、飘尘、氮氧化物)中,它的含量约占 15。二氧化硫形成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硫酸雾有两种过程:一是二氧化硫遇水蒸汽可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进而被氧化成硫酸雾;一是二氧化硫在阳光或 空气中氧化物的作用和催化下,可氧化成吸湿性强的三氧化硫而形成硫酸雾。此外,飘尘中所含的铁、锰、镁等金属成分,也可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 若大气干燥清洁,二氧化硫可停留 12 个星期。若大气潮湿或含有其他污染物,则只需 1 小时就可能氧化成三氧化硫并以硫酸雾的形式沉降到地面。污染来源污染来源 主要有下列三个来源: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 程。到 20 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